第45章 忠魂,以国礼祭

推荐阅读:一不小心掉到富贵人家穿书后成了顶流女明星和男配HE了四大家族:禁欲大佬宠上天我在暴力城市当刑警小师妹天生神力,一拳就能捶破天我靠表情包杀成一字并肩王!一人之下:带着十四亿人成仙笔友来信重生红楼之庶子贾环撩你又不肯,我死遁后你疯什么?

    “微臣以为,朝廷确实该派出重臣前往祭拜。”

    “战死沙场者,理应享受国礼。”

    尚书胡濙,执掌礼部。

    国家祭祀,本来就是礼部该做的事情。

    “要是这次朝廷派出的官员品级太低,会让军民觉得朝廷不重视,也是对阵亡将士的不敬。”

    “诸公,可有人自告奋勇?”

    朱祁钰这是希望重臣之中,有能够毛遂自荐的人,毕竟强扭的瓜不甜。

    然而重臣们用来回应朱祁钰的,却是鸦雀无声。

    这是让朱祁钰没有预料到的。

    朱祁钰原本还以为,这次前往土木堡祭奠大军亡魂,会有不少大臣愿意主动前往。

    因为这是一次很好的露脸机会。

    明军出征三十万大军阵亡过半,随行重臣也是死伤惨重。

    北国之中,家家户户披麻戴孝。

    前往土木堡替天子祭奠的大臣,就会受到阵亡者家属们的感激,就会在朝野内外声名鹊起。

    然而在见到无人应答过后,朱祁钰才知道自己的想法错了。

    再仔细一想,朱祁钰也就明白了其中关键。

    经过土木堡一战,京营主力几乎全军覆灭,边军也只能够勉强保住几个重要城池不被瓦剌攻破。

    鉴于敌强我弱之势,明军放弃了很多外围堡垒,全军回撤长城以南。

    如今的瓦剌娇纵,视大明如无物。

    从甘肃张掖,到山西大同,再到宣府,再到辽东。

    蒙古人兵分四路,对大明发动全面战争。

    现在明朝的北边,处处狼烟。

    这个时候去土木堡祭奠阵亡明军将士,很有可能遇上蒙古人骑兵,很有可能被“请”去和太上皇朱祁镇作伴。

    一群老狐狸,还知道趋吉避凶!

    朱祁钰心里暗骂一声。

    当然朱祁钰也明白,这就是人的本性。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更何况今日内阁里面这些位高权重,执掌国家权柄的重臣们。

    朱祁钰还清楚,这个时候要是再有重臣被瓦剌俘虏,也会对军心产生影响。

    “臣愿往!”

    就在君臣相对沉默的时候,兵部侍郎项文曜主动站了出来。

    “项卿,忠勇可嘉!”

    朱祁钰先是看了看其他沉默不语的重臣,然后才对项文曜一番夸奖。

    这是一种鞭策。

    “微臣得陛下看中,日前升为兵部侍郎。”

    “微臣每每想到此事,心中都不由得惶恐不安。”

    “臣本愚钝,于国无功,德不配位。”

    “如今国家有事,臣启能龟孙不出,臣当肝脑涂地!”

    项文曜是个有野心的人,他渴望建功立业,渴望一展毕生所学。

    只不过他这几句话,惹来了其他重臣的不快。

    重臣们觉得,项文曜吹捧自己可以,但是没必要把其他人给踩下去。

    再加上项文曜每日和于谦形影不离,在重臣们的眼里,项文曜坐实了“于谦妾”这个外号。

    “好!”

    “项卿拳拳之心,朕会记住,军民也会记住!”

    “如今百姓民生疾苦,国运黯淡无光,朝廷正是需要敢于挺身而出的忠良之士。”

    朱祁钰可不管重臣们怎么想,他只是不由得走到项文曜身前。

    如今这个时候,朱祁钰知道自己就是应该激励项文曜这种,愿意为国出力的大臣。

    “土木堡之败,为国捐躯者众多。”

    “朕每次午夜梦回,都会于心不忍。”

    “除了项卿此次代朕前往土木堡祭祀以外,朕还觉得朝廷对于忠臣之后,该有所抚恤。”

    “该继承爵位、官职的,你们也要拿出一份奏章来。”

    朱祁钰这是在收买人心。

    “吏部这面已经列出了名单。”

    王直上前。

    “兵部也已经完成。”

    于谦站了出来。

    王直和于谦,一个掌管兵吏部,一个掌管兵部。

    吏部管理文官,兵部负责武将。

    “朕原本是想击退蒙古贼人以后,再行颁布旨意。”

    “既然吏部和兵部已经准备妥当,不如就今天定下来。”

    朱祁钰这是秉持择日不如撞日的态度。

    “启禀陛下,微臣以为现在就公布文武大臣阵亡名单,是否有所不妥?”

    朱祁钰亲信,中军都督府断事官的项忠出列。

    “微臣所虑者,有两处。”

    “一来,是不想因为噩耗的传播,而打击军民士气。”

    “二来,微臣担心有些人是被瓦剌俘虏,而不是真的战死沙场。”

    “要是被朝廷宣布死亡了的大臣,日后又从草原逃回来了,这样就会影响朝廷的公信力。”

    项忠所考虑的,也引来君臣深思。

    不得不说,项忠说得很有道理。

    “朕亦像你这般考虑过。”

    朱祁钰对着项忠点头。

    朱祁钰不害怕他的亲信们犯错,因为只要不是大错,就还有改正的机会。

    朱祁钰是怕他的亲信为了不犯错,而不敢做事,不能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成功是失败之母,只有不断犯错才会得到成长和进步。

    “朕以为,朝廷的威仪忽然重要,可是如今激励臣民人心更重要。”

    “土木堡一战过去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对于朝也没在来说,也是时候该做出一个总结了。”

    朱祁钰这是从政治层面来考虑的。

    朝廷的总结,是一个对过去的总结,还会对未来展望。

    借着这个机会,朱祁钰可以向全天下表示,朱祁镇的时代已经过去,朱祁钰的时代已经来临。

    “至于朝廷公布的阵亡大臣日后回国,这是值得庆贺之事。”

    “朕宁愿朝廷公信力下降,也乐于看到这样的人间喜事发生。”

    朱祁钰这样子,引来重臣们心中一热。

    “陛下圣明!”

    重臣们齐刷刷跪了下去。

    朱祁钰的这番话,在重臣们看来,很符合孟子的思想。

    君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

    “成敬,把王卿和于卿手里的名单,给朕拿上来。”

    朱祁钰是看到金英、兴安两个大太监在忙着起草委任官员的圣旨,所以才喊了成敬。

    而朱祁钰的这一举动,在重臣们看来就有提升成敬位置的心思了。

    成敬身为郕王府旧人,又是朱祁钰的伴读老师,再加上成敬是进士出身。

    基于这些,重臣们也是接受了朱祁钰提升成敬在内廷的地位。

    内廷和外廷,内外有别。

    重臣们也知道,朱祁钰登基,一定会一朝天子一朝臣。

本文网址:http://www.lazytxt.top:8081/xs/20/20060/856237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lazytxt.top:8081/20/20060/8562372.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