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往司礼监插钉子

推荐阅读:一不小心掉到富贵人家穿书后成了顶流女明星和男配HE了四大家族:禁欲大佬宠上天我在暴力城市当刑警小师妹天生神力,一拳就能捶破天我靠表情包杀成一字并肩王!一人之下:带着十四亿人成仙笔友来信重生红楼之庶子贾环撩你又不肯,我死遁后你疯什么?

    “臣以为,可行。”

    “范广其人,通晓军事,秉性正直,清廉如水。”

    于谦执掌兵部,对将领的认知,在重臣排第一。

    只不过从于谦对范广评价“清廉如水”,就可以看出于谦这个人太过看重个人道德。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水至清,则无鱼。

    于谦属于古典文人,对于有道德瑕疵的人,他会厌恶,会不用。

    也正是因为这样,于谦只能做个孤臣,而做不了权臣、奸臣。

    做奸臣和权臣,必须要有一群同伙,必须要有一群狗腿子。

    于谦嫉恶如仇,眼睛里面容不下沙子,所以能和他走到一起的官员并不多。

    “臣亦认为可行。”

    “辽东本就属于右军都督府的管辖范围,范广这也算是人尽其才。”

    “何况经土木堡一战,我朝武将死伤惨重,也确实该晋升一批能征善战的大将。”

    王直也点头附议。

    明朝的五军都督府,就像后世划分的战区。

    王直这是因为辽东属于右都督府管辖,所以同意辽东出身的将领晋升到右都督府。

    因为辽东上一次归属华夏,还是在唐朝。

    到明朝收复辽东的时候,前后已经隔了几百年。

    作为重臣,王直心里清楚辽东的战略重要性,辽东可以用来作为侧翼牵制蒙古人,能够拱卫京师。

    “如此,便下旨!”

    其实就算群臣不同意,朱祁钰也还是会坚持己见。

    只不过有了于谦和王直的附议,朱祁钰就不用强行任命,面子上会好看很多。

    “奴婢这就去拟旨!”

    作为内相的司礼监掌印太监,金英很识趣。

    “现在各部各司都奇缺能做事的可用之才,你们有什么好的举荐,可以畅所欲言。”

    朱祁钰知道,自己想要把控朝政,免不了重臣们协助。

    适当的放权,可以提升重臣们的积极性。

    而且文臣集团是这次劝进的幕后推手,朱祁钰必须要给他们一点甜头。

    官场也好,商场也罢,要是没有好处,谁跟着你混?

    “陛下,东王先生。”

    于谦对着朱祁钰和吏部尚书王直,都是行了一礼。

    “臣以为,吏部文选司郎中李贤有大才,可堪大用。”

    于谦举荐的李贤是吏部官员,加上王直又一直很支持于谦,所以于谦在启奏朱祁钰的时候,才会把王直一起带上。

    这个李贤,在历史上被朱祁镇、朱见深父子重用,做过明朝的内阁首辅。

    李贤能力很强,声誉很高。

    自三杨以来,得君无如贤者。

    这就是当时对于李贤的赞誉。

    “臣,附议!”

    “臣以为,可以进李贤为吏部侍郎。”

    王直先是对着于谦点头,然后对着朱祁钰一个拱手礼。

    “既然如此,拟旨!”

    朱祁钰显示了他的从谏如流。

    而刚刚才誊抄好关于范广晋升圣旨的金英,不得不又一次忙碌起来。

    接下来,朱祁钰又的宣布了十几个官员的升迁黜陟。

    当然,朱祁钰没有乾坤独断,也没有只是听信举荐人的一家之言。

    每一次都是大臣举荐,朱祁钰都会询问其他大臣的意见,在赞同者多过反驳者的情况下,朱祁钰才会欣然接受。

    “陛下,要不奴婢去帮忙?”

    司礼监秉笔太监兴安,是内廷第二号人物。

    他看到金英要起草几十份圣旨,所以就想要分担一些。

    “去!”

    朱祁钰点了点头。

    “王诚,你也去帮忙。”

    朱祁钰这一次,叫的郕王府出身的一个太监。

    “陛下,奴婢非是司礼监太监,怕是不合规矩?”

    谁知道,王诚没有听从朱祁钰的命令,而是说了这么一句话。

    “这有何难?”

    朱祁钰笑了笑。

    “朕今天就升你为司礼监秉笔太监,这样你就可以帮着金英、兴安分担了。”

    朱祁钰笑了笑,目光扫过重臣们。

    然而重臣们都是犹如老僧入定一般,一个个眼观鼻、鼻观心,对此不发一言一语。

    重臣们都是人精。

    他们知道朱祁钰就是以金英、兴安忙碌为理由,借机把原郕王府太监王诚给安插进司礼监。

    司礼监自从朱瞻基以后,就成为了内廷二十衙门之首。

    司礼监太监的排名,就是整个内廷太监的排名。

    这样一个要害部门,朱祁钰安插心腹,本来就无可厚非。

    刚才朱祁钰已经答应了重臣们的举荐,投桃报李之下,重臣也知道自己不能在内廷任命上面,和朱祁钰唱反调。

    重臣们之所以不说话,那是因为他们只能默认。

    王振专权的教训近在眼前,天下舆论此刻还是以讨伐太监们为主。

    这个时候重臣们要是出来附议,就会被说成是有心结交太监,就会被士林舆论所唾骂。

    只怕到时候,那些御史言官就会上奏弹劾。

    不反对,不赞成。

    就是重臣们最好的选择。

    “一群老狐狸!”

    朱祁钰在心里骂了一句,他明白重臣们的那点小心思。

    “你们今后可要多教导晚辈才是。”

    在重臣这里得不到明确支持,朱祁钰又转向了金英、兴安。

    朱祁钰能够询问金英和兴安的意见,已经给足他们面子。

    而且朱祁钰也只是让王诚进入司礼监,并没有让王诚超过金英和兴安。

    “老奴遵旨!”

    金英的回答,虽然只有短短四个字,可是里面包含了不下两种意思。

    老奴,表面是说自己年纪大,实际是在说他的资历老。

    遵旨,只是因为朱祁钰下旨,所以金英才会听命。

    “奴婢绝不藏私!”

    兴安拍着胸口保证。

    相比于金英的中规中矩,兴安这话就是在向朱祁钰表忠心。

    “今后,还请多多指点!”

    王诚走到金英和心安身边,对他们以前辈见礼。

    “想之前土木堡一战,我大军死伤无数,白骨露于野。”

    “至于重臣勋贵,更是凋零不少。”

    “如今大战在即,为了告慰阵亡将士,为了鼓舞京师军民之心,朕欲派遣官员,前去土木堡祭拜英魂。”

    当着重臣们的面,朱祁钰说出了他的打算。

    “臣附议!”

    又是于谦站了出来。

    “如今京师内外的军民,虽然士气日益高涨,可军中将士多有父兄阵亡。”

    “臣以为,此时前往土木堡祭拜,可以勉励军心。”

    “与此同时,前往祭拜官员,还需要沿途视察边关要塞的防卫情况。”

    “到了宣府过后,还需要组织人手,把杨洪之前收集的,大军散落在荒野得军械运回京师。”

    于谦这是在其位,谋其政。

    作为兵部尚书,于谦都是现站在军事方面来考虑。

本文网址:http://www.lazytxt.top:8081/xs/20/20060/856237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lazytxt.top:8081/20/20060/8562371.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