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请殿下登大位

推荐阅读:一不小心掉到富贵人家穿书后成了顶流女明星和男配HE了四大家族:禁欲大佬宠上天我在暴力城市当刑警小师妹天生神力,一拳就能捶破天我靠表情包杀成一字并肩王!一人之下:带着十四亿人成仙笔友来信重生红楼之庶子贾环撩你又不肯,我死遁后你疯什么?

    “重臣们想要劝进郕王,太后真会答应?”

    “东宫太子还在,为什么不让太子继位,让郕王辅政?”

    “周公旦辅佐武王、成王的美名在前,郕王完全可以效仿古人!”

    商辂是东宫展书官,也就是太子的老师,他当然希望是东宫太子登基,而不是换成朱祁钰。

    商辂还推断,孙太后不会放弃他的儿皇帝。

    因为这段日子以来,朝廷和瓦剌之间,书信、使者往来不断。

    明朝想要迎回皇帝朱祁镇。

    瓦剌想要迷惑明朝,为他们接下来大举南下争取时间。

    所以双方你来我往,都打着想要和平共处的机会。

    孙太后为了她的儿皇帝,更是前后派出几队人马,把内库的金银珠宝,一车一车的往瓦剌送。

    “我也听宫里面的人说了,太后不顾朝臣们的反对,执意要用金银贿赂瓦剌,还美其名曰赏赐。”

    “瓦剌人的德行,大家都知道怎么一回事。”

    “他们贪得无厌!”

    “陛下在他们手里面,随时可以用来勒索我大明,他们根本就没有打算放陛下回来的打算。”

    “为了断了瓦剌的念想,重臣们才想立郕王为帝。”

    “你们想啊,要是太子登基,瓦剌人索要财物,他给是不给?”

    “要是给了,天下人就会说太子放纵贼寇,致国家大义于不顾。”

    “要是不给,那太子就是不孝。”

    “所以,为了不让太子背负千古骂名,由郕王登基最为合适!”

    李贤说的这些,是当时王直劝说孙太后的话。

    而且这话,很有说服力。

    孙太后如今把太子看得很重,她必须要为朱见深考虑。

    要不然,朱见深就是赵构第二。

    而满朝文武也就成了畏敌如鼠的秦桧之流。

    “如此说来,郕王登基,倒也是两全其美的法子。”

    彭时看了看商辂,又看了看李贤。

    对于郕王朱祁钰,彭时也是报有好感的。

    朱祁钰做了两件事情,让他在朝野中收获了不少的人心。

    第一件事,诛杀王振余党,为国除害。

    王振仗着朱祁镇的宠信,欺压的百官日久,早就民怨沸腾。

    杀王振,闻者无不拍手称快。

    第二件事,朱祁钰监国后,为了弥补朝廷职位空缺,启用了一批大臣。

    那些原本被迫远离朝堂的大臣们,在重新进入仕途后,自然是要对朱祁钰歌功颂德。

    “重臣们都是值得信赖、可以托付大事之人。”

    “今日他们劝进,在下当从之!”

    彭时说到激动之处,双手报拳,对着文华门一拜。

    “商兄,你也不必担心。”

    “你虽然是东宫展书官,可你任职之前,东宫储君还是确定,你也没有教导过太子一天学业。”

    “郕王也看中商兄你的才华,不然就不会让你入阁。”

    看着愁眉不展的商辂,彭时说出开导的话语。

    “对了,说起入阁,我今日听见了一个趣事。”

    “这次咱们入内阁,民间说是蚤入内阁。”

    “咱们原本只是翰林,不是部院侍郎,本来属于人微言轻。”

    “这一次咱们得以入阁,就像跳蚤一样,一下子蹦得老高。”

    说完,彭时就笑了几下。

    “虽然难听,也是事实。”

    商辂被彭时逗笑了。

    商辂在京师也呆了几年了,他对于官场制度也是知道的。

    在此之前,进入内阁辅政的大学士,多是六部副职的侍郎。

    然而商辂的开心并没有维持多久,

    “可是宫里的那位,不可能就这样让皇位易主?”

    商辂有一个担心。

    他害怕朱祁钰让他进入内阁,只是做做样子给大臣们看。

    如今东宫已立,商辂也就要辅导太子朱见深的学业。

    朱祁钰让商辂入阁,只是表达他任人唯贤,不会对大臣们区别对待。

    这样做,朱祁钰会收获好名声。

    但是商辂毕竟属于东宫属官,他不是朱祁钰的心腹,朱祁钰很可能行明升暗降之事,对商辂不会重用。

    要真是这样,也就意味着商辂的政治生涯不会有所建树。

    十年寒窗苦,一朝入内阁。

    商辂可不想自己弄有满腹经纶,却无用武之地。

    “怎么可能就这么轻易答应?”

    李贤又插话了。

    “我听宫里传出消息,说太后原本是打算让襄王进京。”

    “只不过襄王坚持拒绝,所以这事才没成。”

    李贤现在虽然还不是侍郎,但是他做的就是侍郎的事。

    经常出入皇城,李贤的消息很灵通。

    “这事,不难理解。”

    “太后虽然地位尊崇,可是无兵无权无势,不可能真的左右朝中局势。”

    “百官们倾巢而出,执意请立郕王为新君,就算是太后也阻拦不住!”

    彭时在翰林院观政也有段日子了,他的政治嗅觉很准。

    就在彭时、商辂、李贤,这三位历史上内阁首辅小声交流的时候,文华门被缓缓打开。

    “好了,不可在喧哗!”

    陈循这是回头,严厉斥责了他的后辈们。

    陈循如今执掌这户部,要是作为户部官员的李贤惹出麻烦,陈循也会脸上无光。

    “下官知错!”

    李贤闻言,连忙告罪。

    陈循这个人虽然有点尖酸刻薄,可他也十分护犊子。

    这样的上司,让李贤又敬又怕。

    在骂人的时候,陈循是雷声大作。

    在维护自己人的时候,陈循敢于据理力争。

    “百官入朝!”

    作为司礼监掌印太监的金英,从文华门内走了出来。

    然后就是文武百官依照品级次序,在金兴的带领下,步入文华门。

    “众位大臣,可有奏本承上?”

    一阵三跪九叩的繁文缛节过后,金英开口询问。

    “臣率六部九卿五府六科十三道官员上奏。”

    吏部尚书、百官之首的王直,迈着大步从文官之列走了出来。

    “天子北狩,国运危急,社稷动荡。”

    “太子年幼,不足托付军国大事。”

    “臣等恭请郕王殿下登基为帝,以正大位。”

    “外拒瓦剌,内安人心。”

    今天的劝进,其实相关三方已经达成了妥协。

    孙太后、重臣们、朱祁钰,他们都各自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

    按照事前商议,整个过程先由群臣劝进,然后孙太后颁布懿旨,然后朱祁钰三辞三让。

    只不过对于那些不知道内情的大臣们来说,王直的声音在文华门内来回炸响,如同惊雷一般。

    或许是年迈的原因,王直的嗓门并不大,显得有些飘渺不定,让人觉得不那么真切。

    听到王直这么一说,群臣顿时寂静无声。

    唯有广场角落的清水落珠,一滴又一滴的敲击在百官的心头。

本文网址:http://www.lazytxt.top:8081/xs/20/20060/856236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lazytxt.top:8081/20/20060/8562367.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