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孙太后召襄王入京

推荐阅读:一不小心掉到富贵人家穿书后成了顶流女明星和男配HE了四大家族:禁欲大佬宠上天我在暴力城市当刑警小师妹天生神力,一拳就能捶破天我靠表情包杀成一字并肩王!一人之下:带着十四亿人成仙笔友来信重生红楼之庶子贾环撩你又不肯,我死遁后你疯什么?

    “太后有什么事,不能告诉我们?”

    作为百官之首的王直,也是被孙太后这样鬼鬼祟祟的行为,给弄得不满。

    因为朱祁镇年幼,所以之前一直都是三杨主政,朝政大权也都是文官集团在操持。

    王直虽然不爱冒头,可在如今内阁暗弱的情况下,他这个吏部尚书就是文官集团的代言人。

    作为文官集团第一人,王直也有自己的想法和立场。

    “此事,恐怕不简单!”

    于谦也是看了看慈宁宫的方向。

    孙太后、襄王朱瞻墡、懿旨、襄王金符。

    这四个关键词连在一起,也让人精一样的大臣们,都是被惊出了一身的冷汗!

    襄王朱瞻墡,是明宣宗朱瞻基的亲弟弟,两人都是张太后所出。

    朱瞻墡还是朱祁镇和朱祁钰两兄弟的亲叔叔,更是孙太后的小叔子。

    而且襄王朱瞻墡素来就有贤名。

    当年宣宗朱瞻基驾崩的时候,还是皇子的朱祁镇年幼,太皇太后张氏本来动过兄终弟及的念头。

    只不过后来为了大局考虑,张太后还是坚定的拥立朱祁镇坐上了皇位。

    在现在这样的时间点,孙太后下诏书给襄王,颇为显得不寻常。

    一时之间,所有的大臣都提起了精神,他们都在想孙太后是想干什么。

    “本朝亲王金符,是用来召藩王入京的。”

    “太祖有言,若是国有奸臣,藩王可起勤王之师,以清君侧。”

    尚书胡濙,掌管礼部多年,熟悉各种礼仪和官制。

    “想当年太宗文皇帝之时,便是打着诛杀奸臣黄子澄、齐泰之流的口号,进而问鼎天下。”

    胡濙这一番话,如同惊雷一般划过了天空,响彻在众人心中。

    “襄王在诸藩王中年龄较长,又和先帝同父同母,且有贤名,还有过两次监国。”

    “若是他进了京师,只怕让本已经稳定下来的局势,再一次风起云涌。”

    胡濙这是在提醒重臣们。

    “襄王就藩二十多年了,朝廷之中大部分人都是只听过他的名字,没有见过他本人。”

    “这样一个藩王突然入京,军民必定猜疑,对于稳定军心没什么好处。”

    于谦如今统领京师防务,他是从军队的立场来分析事情的利弊。

    “微臣斗胆一猜,太后是不是也和想太皇太后当年的心思一样,想要拥立襄王?”

    “襄王远离京师多年,若是他继承大明皇位,必然需要太后鼎力支持。”

    “反正太子已立,襄王无权无势,又加上太后掌握大权,最后只能将皇位传给太子。”

    内阁首辅、户部尚书陈循,直接痛陈问题的关键所在。

    孙太后选择襄王,就是看他势单力孤,这样孙太后就可以在后面把握权柄。

    因为京师最近有一种议论,说太子年幼无法理政,为了彻底杜绝瓦剌以朱祁镇作用人质要挟,不如另立一个成年皇族男子当皇帝。

    一来可以避免主少国疑,二来可以彻底断了瓦剌的痴心妄想。

    “她想学当年的太皇太后?她怕是没那个手腕!”

    “从来只有父死子承、兄终弟及,那里有侄儿传给叔叔的?”

    胡濙作为礼部尚书,自然是要维护纲常的。

    “就算是要另立新君,也还是先帝后裔,而不是襄王!”

    “先帝血脉尤在,启能容旁支小宗来继承大统!”

    胡濙豁然站了起来。

    “我等附议!”

    一众重臣,都是纷纷支持。

    有明一朝,士林都是信奉程朱理学。

    纲常人伦,已经深深烙进了文人们的骨子里面。

    “太后,终究是防着孤!”

    “孤从开始到现在的一心一意、所作所为,都是为了大明江山,都是为了皇兄能够早日归国。”

    “既然太后想让襄王入京,那么孤就不必再监国,孤就去做个逍遥快活的王爷就是了!”

    朱祁钰开始了他的表演。

    只见朱祁钰先是脸色苍白、拳头紧握,然后突然就苦笑一声,整个人如同丢了魂一样。

    “殿下,何必自暴自弃?”

    陈循如今是内阁首辅,户部尚书。

    作为朱祁钰提拔众人中,到利益最大的一个,陈循了不愿意看到换一个效忠的对象。

    “这些日子以来,殿下兢兢业业、如履薄冰,不敢有一丝一毫的懈怠。”

    “这些,朝廷上下都是有目共睹!”

    “臣就算粉身碎骨,就算摘了头上乌纱帽,也会向太后死谏。”

    “监国只能是殿下,不可由襄王入京!”

    陈循除了是真的一心为国以外,也有着私心。

    要是襄王入京以后,和他陈循不对付,那么陈循好不容易得到的权势,不就要让给他人了吗?

    熬了几十年,才能身在最高层,陈循不允许有人拿走属于他的东西。

    “罢了!”

    “孤已经心灰意冷,实在扛不起大明这副重担!”

    朱祁钰的表演还在继续。

    “殿下,不可有如此丧气之言!”

    “殿下乃是先帝血脉,不可堕了先帝威名!”

    礼部尚书胡濙,明宣宗托孤五重臣之一。

    随着英国公张辅身死土木堡,胡濙就是最后一个还活着的托孤大臣。

    对于朱瞻基的感激,胡濙是不可能看到皇位被非朱瞻基血脉所占据的。

    “臣虽然风烛残年,可还是知道大是大非。”

    “太后那里,臣就算拼了这把老骨头,也要力争到底。”

    “反正老臣已经古稀之年,能为纲常而死,也是死得其所!”

    胡濙很激动,他的山羊胡子都翘了起来。

    “孤乏了,这调南军入京,军械粮草,以及其他事情,你们商议着办就是了。”

    朱祁钰说完,就无精打采的走出了内阁。

    一众郕王府亲信,看到朱祁钰离开,连忙向着重臣们一礼,然后就纷纷追赶朱祁钰而去。

    ……

    “成敬,你既然已经入了御马监,你立刻派人严密监视慈宁宫一举一动。”

    “这几日,若是有人奉太后之命离宫,立刻问清楚姓名、年龄,并且画下相貌。”

    出了内阁,看到身边再无外人,朱祁钰这才开口。

    “内臣记下来!”

    太监成敬,哄然一诺。

    如今虽然还没有成为御马监首领太监,可是成敬已经按照朱祁钰之前的吩咐,交好了很多御马监的人,尤其是腾骧四卫禁军。

    “卢忠,你现在已经是锦衣卫千户了,到了你为孤排忧解难的时候了。”

    朱祁钰在锦衣卫里面安插了两个人,一个是卢忠,一个是朱骥。

    只不过朱骥不是郕王府出身,所以朱祁钰更信任卢忠。

本文网址:http://www.lazytxt.top:8081/xs/20/20060/856235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lazytxt.top:8081/20/20060/8562354.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