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人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登基第一剑,先斩太上皇 > 第12章 尘埃落定,固守京师

第12章 尘埃落定,固守京师

推荐阅读:一不小心掉到富贵人家穿书后成了顶流女明星和男配HE了四大家族:禁欲大佬宠上天我在暴力城市当刑警小师妹天生神力,一拳就能捶破天我靠表情包杀成一字并肩王!一人之下:带着十四亿人成仙笔友来信重生红楼之庶子贾环撩你又不肯,我死遁后你疯什么?

    “陈卿果然公忠体国,实为群臣楷模。”

    “不过这言路一途,乃是臣民畅谈匡扶社稷之言,安定天下之计。”

    “若是祸国殃民,若是贻害江山,取之又有何用?”

    陈循,是朱祁钰要争取的一方势力。

    所以对于陈循,朱祁钰足够重视,也不愿用言语和他发生不快。

    “臣愿从军,保家卫国!”

    陈循何其聪慧,他听出了朱祁钰对他招揽的意图。

    户部尚书王佐死在土木堡,陈循作为户部侍郎,可还想更进一步。

    内阁首辅曹鼐也死在了土木堡,陈循还想着把自己从内阁次辅变成内阁首辅。

    “臣以为,若是我大明京师南迁,天子身陷敌营,当永无还朝之日!”

    王直为百官之首,他的表态很重要。

    而王直这句话,也坚定了孙太后固守京师之心。

    孙太后比在场的任何人,都更想她的儿子回来,继续坐到龙椅之上。

    “臣,愿从殿下之言!”

    身为展书官的商辂,也是挺身而出。

    商辂其人,幼天资聪慧,才思过人。

    于宣德十年乡试、正统十年会试及殿试均为第一名,是明朝唯一一个三元及第的人。

    商辂在进士之中名气很大,他赞同固守京师,也起到了稳定人心的作用。

    “臣江渊,同贼人势不两立!”

    这个时候,刑部右侍郎江渊奔进大殿。

    因为这次朝会事发突然,江渊在外公办,所以才姗姗来迟。

    可是当路过皇城广场的时候,江渊看到了他的昔日好友,也就是已经身首异处的徐珵。

    在听卫士说徐珵是因为首倡南迁,才被朱祁钰让人咔嚓之后,江渊决定不步好友的后尘。

    “江卿,匡扶社稷之言,关爱百姓之举,大仁大义!”

    朱祁钰很是欣慰,也是别有心思。

    你们看,身为徐珵的好友,江渊都知道不可因私废公。

    尔等再敢胡言乱语,莫非是想试试卫士快否?

    王直、胡濙、于谦、陈循、江渊……

    这些人赞同固守京师的人,不是尚书就是侍郎,个个都是中枢重臣。

    “臣请太后、郕王,若有再敢言南迁者,斩!”

    于谦这个时候大步流星走了出来,他的这一句,算是彻底宣誓了他和京师共存亡的决心。

    “准奏!”

    “本宫也以为,当固守京师。”

    “只有击败瓦剌,也先才不好加害天子!”

    “只有把瓦剌打疼了、打败了,他们才会顾忌之下,送天子归国!”

    孙太后当机立断。

    她所作所为,是为了大明江山,也是为了她那不成器的儿皇帝。

    身居高位者们纷纷立主抗战,众大臣们也跟着群起而动。

    原本提议南迁的那几个大臣,顿时成了过街老鼠,被昔日同僚所怒斥。

    见到大局已定,朱祁钰心满意足。

    “儿臣启奏母后,如今皇兄下落不明,还需全力寻找。”

    “儿臣请以传令边关诸将,派出斥候侦查天子车驾,又严令锦衣卫往来胡汉之地打探消息。”

    “一旦知悉皇兄所在之处,朝廷当以重臣前往探视,并且同也先商议送还圣驾的条件。”

    朱祁钰刚刚强硬的杀了人,这一刻突然又温顺的对着孙太后行礼。

    因为朱祁钰现在没多少亲信嫡系,他还必须借助孙太后的法统。

    “依你!”

    孙太后本来是愤怒的。

    因为朱祁钰未经过她的允许,就公然斩杀大臣,这是一种对她权威的蔑视和践踏。

    可是当朱祁钰时刻不忘朱祁镇安危后,孙太后这才转怒为喜。

    孙太后也是宫斗的胜利者,她可不是全无心机。

    朱祁钰要是在监国之后就立马表现得急不可耐,那么孙太后就会对朱祁钰生出警惕之心。

    孙太后没有用“准奏”,而是用“依你”,这就是在说亲情之重,而不是君臣之别。

    “于谦,传令边关之事,就交由兵部去办!”

    朱祁钰的指令,在众人看来并无不妥。

    兵部尚书邝埜随着朱祁镇御驾亲征,如今生死未明。

    作为代理邝埜处理兵部事务的侍郎于谦,自然就是如今主导兵部的不二人选。

    “臣领旨!”

    于谦当即接受朱祁钰的命令。

    朱祁镇是一定要寻找的,这关于君臣大义,哪怕于谦是个主战派。

    只不过瓦剌要是狮子大开口,于谦也没打算让他们得逞。

    “都督张軏,你本是武将勋贵之家。”

    “你父亲河间王张玉,靖难名将。”

    “你兄长英国公张辅,于土木堡誓死不降。”

    “望你继承父兄遗志,不可再有南迁之心!”

    朱祁钰突然开口,教训起了之前想要护送太子南下的张軏。

    朱祁钰这是在给残存的武将勋贵们打招呼,让他们要奋勇杀敌,而不是畏敌如鼠。

    “臣当知耻而后勇!”

    听到父兄英名,张軏顿时觉得汗颜。

    “今日朝会的各位臣工,都是我大明肱股之臣。”

    “诸位回去以后,务必冥思苦想,求得保家卫国之策。”

    “如此,可报我大明百年养士之恩,也可全我华夏衣冠五千年传承之重!”

    孙太后见今日已经定下了固守京师的国策,只觉得已经是成绩斐然。

    百官才正式知道了土木堡大败的消息,朝廷这才表示绝不南迁,混乱时局才刚被理清。

    与其在群臣惊惶未定的时候讨论接下来的方针,还不如放他们回去。

    等到心情平复了,等到把现状消化干净了,才会有集思广益,才会取得御敌对策。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大太监金英,得了所太后的旨意,对着群臣台阶下群臣大喊。

    群臣默不作声,因为他们都听出了孙太后话语里面散朝的意思。

    “臣,有本!”

    右都御史陈镒,越众而出。

    陈镒身穿紫色官袍,胸前锦鸡补子。

    右都御史和左都御史同掌都察院,是朝廷监察机构。

    “太祖有言,都察院为风宪耳目之官,总负正风肃纪之责。”

    “臣时刻不敢忘!”

    “权阉王振,结党营私,祸乱朝政,陷天子于险境,实为国贼。”

    “臣请太后、殿下,诛杀王振余党,灭其满门!”

    随着陈镒的出班禀奏,朱祁钰感到一丝血色开始蔓延。

    虽然不是历史学家,可朱祁钰也不知道历史小白。

    他知道,午门血案力量拉开帷幕。

    “王振乃是天子近侍,就算要诛其九族,也要等到天子平安归来再作商议。”

    孙太后抢在朱祁钰前面,拒绝了陈镒的进谏。

    在土木堡之变后,孙太后一直担心外臣势力坐大,进而威胁皇权。

    要是今日准了陈镒所请,那么日后大明天子的权威就会下降。

    “若太后、殿下不从臣之谏言,臣当跪死在大殿之上!”

    虽然孙太后开了进口,不过陈镒这面毫不退让。

本文网址:http://www.lazytxt.top:8081/xs/20/20060/856233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lazytxt.top:8081/20/20060/8562339.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