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人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登基第一剑,先斩太上皇 > 第6章 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第6章 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推荐阅读:一不小心掉到富贵人家穿书后成了顶流女明星和男配HE了四大家族:禁欲大佬宠上天我在暴力城市当刑警小师妹天生神力,一拳就能捶破天我靠表情包杀成一字并肩王!一人之下:带着十四亿人成仙笔友来信重生红楼之庶子贾环撩你又不肯,我死遁后你疯什么?

    朱祁钰和于谦从深夜入宫,跟孙太后商议到现在,时间不知不觉已经过去了好几个时辰。

    鸡鸣几声过后,预示着黑夜即将过去,光明就要到来。

    又过了一会,几缕光线透过镂空花雕,从窗外照了进来,洒在地砖之上。

    “启禀太后,吏部尚书王直和礼部尚书胡濙,正在宫门外联名求见。”

    沐浴着金色晨光,大太监金英进到了太后居所的慈宁宫。

    “这两把老骨头,消息倒是挺灵通!”

    孙太后微微一皱头,就猜到了王直和胡濙前来皇城的意图。

    吏部尚书王直,永乐二年进士,任职翰林二十余年,稽古代言论编纂纪注事,为当世大儒。

    礼部尚书胡濙,建文二年进士,先有受朱棣之命寻访建文下落,后为朱瞻基托孤五大臣之一。

    门生故吏遍天下,说得就是王直和书胡濙这样的中枢重臣。

    王直和胡濙,还都是实权派。

    王直掌握的吏部,负责文官的考核、选拔、升迁。

    吏部尚书又被称为天官,是能和内阁扳手腕的存在。

    胡濙掌握的礼部,虽然表面看上去是个清水衙门,负责的只是祭祀、礼仪、教学。

    可是礼部还有一个让人忽略的职能,那就是负责科举。

    明朝文人进入仕途,大多只有科举一条路可以走,通过科举的士子,都要尊称胡濙一句“老先生”!

    更重要的是,只有科举出身的文官,才能进入内阁,执掌国家权柄。

    有句话,非翰林不得入阁。

    礼部尚书,文坛领袖,文官座师。

    面对这样两个重臣,而且还是执掌六部事务十多年的老臣,就连皇帝都不能轻视,孙太后自然也不敢怠慢。

    “他们说了些什么?”

    孙太后的眼神有些忽远忽近,显得心事重重。

    “他们说是来给太后请安,顺便也看看陛下昨日有没有圣旨传回京师,他们也好把陛下交代的事情给办好。”

    金英老实的回答。

    “这两个老油条!”

    孙太后听出了王直和胡濙的弦外音。

    之前虽然朱祁镇御驾亲征在外,不过并没有因此而失去对朝廷大事的过问。

    每日京师收到各地官员的上奏的折子,都是快马加鞭呈送到朱祁镇的御案之前。

    奏章经过朱祁镇御笔亲批后再送回京师,然后才是交由内阁和六部去执行。

    孙太后知道,王直和胡濙是听到了一些风声,所以才来皇城探听消息。

    明军要是安然无恙,那么朱祁镇御批奏章就会源源不断送回京师。

    若是大军折戟沉沙的传闻是真的,则朱祁镇就不可能有圣旨传达。

    王直和胡濙,表面是来给孙太后请安,是来聆听朱祁镇的圣谕,实际却是来确认朱祁镇有没有出事。

    他们的说法冠冕堂皇。

    他们的目的简单明确。

    他们的理由无懈可击,还用词得当。

    “你去告诉他们,就说本宫昨夜收到了一封家书。”

    孙太后的处置,也是暗藏玄机。

    朱祁镇是孙太后的儿子,朱祁镇给孙太后写信就是修一封家书。

    既然孙太后收到了家书,就是说明军未败,朱祁镇也没有成为瓦剌人的阶下囚。

    而且孙太后收到的是家书,就不方便给外人看,外人也就不知道家书到底有没有。

    家书不是圣旨,也就不用通告群臣,王直和胡濙也就孙太后说的是不是真的。

    “奴婢谨遵太后懿旨!”

    金英弯腰弓身,就要退下。

    “太后,两位尚书公说了,他们今天一天都会待在内阁,和户部侍郎陈循一起处理国事。”

    就在出门的最后一刻,金英又一次转身,并且把王直和胡濙的话,原封不动的转给了孙太后。

    “放肆!”

    孙太后听出了王直和胡濙的倔强。

    明朝内阁大学士们办公地点在文渊阁,于永乐十九年建成,在午门之内,面对皇城。

    王直和胡濙说他们一整天都会在内阁办公,摆明了就是孙太后不见他们,他们就会赖着不走。

    “他们要等就等!”

    孙太后是铁了心不见外臣了。

    “郕王,要不然你去见一见他们?”

    突然,孙太后看似无心的说了一句。

    “儿臣不去!”

    朱祁钰连忙摆了摆手。

    孙太后还没有正式颁布朱祁钰监国的懿旨,朱祁钰不想自己苟到一半失败。

    “孺子可教也!”

    孙太后满意的点了点头。

    “启禀太后,给瓦剌的赏赐,已经装车完毕。”

    这一次前来禀报的,是慈宁宫总管太监李永昌。

    说完,李永昌就把详细记录的册子给呈了上去。

    为了减少土木堡之变消息的扩大化,此番给瓦剌人的金银财宝,都是从皇城内库出的,而不是动用户部管理的国库。

    九龙蟒龙段十匹,南海珍珠六托,黄金二百两,白银四百两。

    “让锦衣卫派人押送!”

    看清账册后,孙太后特意嘱咐。

    锦衣卫,天子爪牙,只对皇帝负责,不接受其他任何人的监管。

    “奴婢这就去办!”

    李永昌从躬身弯腰,到后退走出慈宁宫,整套动作行云流水。

    ……

    大明内阁。

    “学生拜见东王先生!”

    户部侍郎陈循,对着吏部尚书王直,就是一个后辈见礼。

    王直比陈循年长,王直品级比陈循高,王直在文坛地位比陈循重。

    王直在文坛与金溪王英齐名,时人称之为“二王”,又按居住地将王直称为“东王”。

    “学生拜见洁庵先生!”

    胡濙号“洁庵”,所以陈循这是以此作为称谓。

    三人都是读书人,所以陈循不以官职相称,这样会显得天下读书人都是一家,可以彼此间亲近。

    “今日两位先生今日不在部里处理部务,来我内阁不知所为何事?”

    让身将王直和胡濙迎进了内房,陈循亲自沏茶两杯。

    “芳洲,你这就是明知故问了!”

    王直官职最大,所以他先开口。

    芳洲,陈循字德遵,号芳洲。

    “你是内阁次辅,又是户部侍郎,这前方大军每日所需粮草辎重,都是经过你的手来筹集。”

    “说你是大明的管家,一点也不言过其实。”

    “要是出征大军有什么风吹草动,你难道会不知道吗?”

    王直大大咧咧坐在了上首。

    古人以左为尊,所以胡濙坐在了左边,陈循坐在了右边。

    “听到了一些闲言碎语,不过还未证实。”

    陈循神色变得严肃起来。

    内阁在皇城中,又是天子秘书机构,宫里有什么风吹草东,自然是瞒不过陈循这个内阁次辅。

    “所以两位先生,也是听说了?”

    陈循试探性问了一句。

本文网址:http://www.lazytxt.top:8081/xs/20/20060/856233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lazytxt.top:8081/20/20060/8562333.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