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买粮记

推荐阅读:看守废丹房三年,我偷偷成仙了你娶青梅当平妻,我养将军夺天下离谱,天天要抱抱,还冰山魔女?重生1978,为国铸剑皇朝:挟我以令诸侯?朕直接屠你满门!东晋北府一丘八钟焉战纪网球:开局绑定龙马,倍增返还千山灵俞:我欲成魔综武:我是菜鸡但我叔叔猛啊

    第二天一早。
    天还黑着,李卫东就从暖和的被窝里爬起来。
    这次,李卫斌没醒。
    倒是奶奶听到动静,披着衣裳从里面走了出来。
    “你刚到城里,人生地不熟,遇到什么事千万别逞能。”
    说着,奶奶就将一些钱塞给李卫东。
    “奶,您就放心吧,您孙子什么时候吃过亏?”李卫东摆了摆手,没接。
    昨天中午,后妈张秀珍给的钱,他回到屋后数了数,十一块八毛,已经很不少了。
    更何况,他之所以要钱,是为了给大家一个错觉,免得凭空弄出粮食来,惹人怀疑。
    “不逞能还跟你哥打架?这在家里打打闹闹也就罢了,出去了,一定要保护好自己,遇到事,就跑。”
    奶奶没好气的瞪了李卫东一眼,固执的把钱装进李卫东的口袋里。
    “行,我保证跑的比兔子还快。”
    李卫东没再推辞,他从小在奶奶跟前长大,很清楚奶奶的性格。
    拿上手电,跟奶奶道别后,李卫东便匆匆离开。
    鸽子市在哪,李卫东已经跟小弟李卫斌打听清楚了,甚至为此还专门让他领着自己去了一趟,算是踩点。
    而昨天吃完午饭,他愣是在外面坚持了五个多小时,能量积攒了一些,但也冻得够呛。
    不过看到五个大大的老南瓜,受的那点罪,也就不算什么了。
    六十年代的鸽子市,算是一种不得已的产物。
    严格的来说,它是不合法的,但因为这個年代的特殊性,很多情况下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而大部分人,更愿意称之为黑市,不仅仅是这里乱,见不得光,更关键的是,价格黑。
    李卫东进入黑市后,就把手电关掉,眼睛开始在蹲在路两旁的人身前扫视。
    或许有人会觉得这年代的黑市就跟后世的早市一个样,市场两边摆满卖菜的小贩,想买什么就买什么。
    实际上,两者根本就不是一个概念。
    李卫东慢悠悠的走了十几米,面前真正摆东西的人屈指可数,大多数人就蹲在那里,要么是个空筐,要么堆着几块石头,还有的手里捏着几根鸡毛。
    “大叔,卖什么呢?”
    李卫东来到手里捏着鸡毛的中年男子面前,轻声问道。
    “鸡蛋,只换不卖。”
    中年男子看了李卫东一眼,着重说了后面几个字。
    “得,那您怎么换?”李卫东也反应过来。
    “一斤棒子面。”中年男子回答。
    李卫东没有傻傻的问一个鸡蛋还是一斤鸡蛋。
    这年头,鸡蛋比肉还金贵,堪比奢侈品。
    尤其是前两年,直接停止了对普通市民供应鸡蛋,住在城里的,要是没个农村的亲戚,一年到头连个鸡蛋都见不着。
    小说年轮里,在这个时期,有个城里的赶车老头说过一句话:我都忘了鸡蛋是圆的还是方的了。
    而今年,虽然初步恢复了鸡蛋的供应,但每户每季度只有一斤的定量。
    平日里,普通城里人想要吃个鸡蛋,是真的不容易。
    因此,对方虽然要一斤棒子面,但这个价格并不离谱。
    毕竟,棒子面一斤九分钱。
    但那是在有票有证,并且去粮油所的情况下。
    想要在黑市不用票买到一斤棒子面,少则两三毛。
    “用钱呢?”
    “不换。”
    中年男子态度坚决。
    “那南瓜呢?上等的老南瓜,换不换?”李卫东又问道。
    “老南瓜?”
    这次,中年男子犹豫了。
    虽然比不得棒子面,地瓜干,可老南瓜也不是不能填饱肚子。
    相比而言,比直接吃鸡蛋,实惠太多了。
    “你想怎么换?”
    “三斤换一个,怎么样?”李卫东想了想说道。
    这个价格是他估算之后得出来的。
    先前张秀珍说过,她在黑市买的南瓜八分钱一斤,三斤就是两毛四。
    “四斤。”
    中年男子直接说道。
    “我看也别三斤四斤了,我一个老南瓜最少三十斤,跟您换十个鸡蛋,总可以了吧?”
    “行。”
    中年男子点点头。
    “那您稍等。”
    李卫东说完,就扭头离开。
    因为黑市不安全,加上第一次,所以李卫东很谨慎,并没有早早把南瓜拿出来。
    等他钻进一条巷子,见四下无人,直接从游戏农场的仓库里取出一个南瓜,然后用衣服一盖,原路返回。
    “大叔,您看一下。”
    中年男子接过老南瓜,只是一掂量,脸上便露出一丝喜意。
    相比李卫东估摸的重量,对方明显更精通。
    手里的南瓜,绝对只重不轻。
    “老六,给这位小哥拿十个鸡蛋。”
    这时,中年男子对着后身几米外蹲着的一个身影说道。
    “嗯。”
    那身影闷着应了声,也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小心翼翼的掏出十个鸡蛋。
    不过,李卫东麻爪了。
    虽然他准备了一条破麻袋,但那是用来装南瓜的。
    游戏农场里倒是有地方,可众目睽睽之下,总不能来个大变魔术吧?
    “大叔,有篮子吗?我花钱买。”李卫东不得不求助对方。
    “我篮子里还有十个鸡蛋,要不你一起换了?正好把篮子也送你。”中年男子出了个主意。
    “额,也行,那您再等等。”
    李卫东又重复了一遍刚刚的动作。
    再次接过南瓜的中年男子面色古怪的看着李卫东。
    “小伙子,你有多少南瓜?”
    “没了,就两个,我怕被人抢了,就让我爹在那边看着。”李卫东咧嘴一笑。
    “行,每隔一天我都会来一趟,伱要是还有南瓜,就来找我换。”
    中年男子点点头,等李卫东拎着一篮子鸡蛋离开,才朝身后的老六使了个眼色。
    后者悄悄摸进李卫东刚刚进入的那条胡同。
    几分钟后,他满脸失望的回到原地。
    李卫东离开后,随便找了个角落,把鸡蛋往游戏农场一送,就拎着个空篮子继续晃悠。
    两个南瓜换二十个鸡蛋,反正在他看来很值。
    毕竟,也就相当于他晒两个小时太阳。
    “小哥,要票不?”
    不知道是不是拎着个篮子的缘故,李卫东深深体会了一把上辈子早期在火车站的待遇。
    随口问了问价格,李卫东就熄了心思。
    没有粮本,你就算拿着粮票去粮油所,人家也不卖给你。
    而且粮票也都是有日期的,基本都是当月使用,过期作废。
    所以,这些额外的粮票,更多的用处是下馆子,或者买一些副食品。
    李卫东的目标很明确,那就是现成的粮食。
    当然,如果是鸡蛋,肉,油一类的东西,他也不会犹豫。
    没多久,李卫东就找到了一个卖白面的。
    所谓的白面,实际上也是分等级的。
    最好的是精面,也叫特等粉,就是后世常说的30粉、40粉。
    然后是上等粉,大家一般都直接叫白面,标准是60粉,后世家庭主要食用这种。
    而富强粉,则是70粉,还要再差一点。
    不过如今,最多的还是80粉,这是在粮食紧缺的情况下,实行的一种标准,颜色发灰,口感差。
    可即便如此,放在当下,那也是标准的细粮,不知道有多少人家吃不到。
    对方卖的便是这种80粉。
    八毛钱一斤!
    差不多是粮油所使用粮票后的5倍。

本文网址:http://www.lazytxt.top:8081/xs/2/2253/146515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lazytxt.top:8081/2/2253/1465154.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