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人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我的祖父是朱元璋 > 第一百零二章 重大经济问题

第一百零二章 重大经济问题

推荐阅读:一千零一个诡异夜重生到60年代被过继叶罗丽:遁后所有人穷追不舍仙界消失:诸仙恐慌杀穿万界不好啦大佬们又在装柔弱白莲青春莫流意外中奖后,爱情也跟着来了宝可梦:从真新镇开始让你重生当辅助,没让你当主角啊九天太清宫

    所谓救驾汤,就是淮南牛肉汤。
    当年宋太祖赵匡胤出征,被困南塘,外无救兵,内无粮草。
    是当地老百姓自家耕牛纷纷宰杀掉,煮成大锅汤,送进赵营。
    传闻是这样的,其实也不知是自发的,还是被迫的。
    后来赵匡胤陈桥兵变,登基称帝,民间称此牛肉汤为“救驾汤”。
    凤阳府的特色小吃,勾起了朱元璋儿时的回忆。
    看着热腾腾的牛肉汤,他瞬间心情大好。
    明朝规定不能私自宰杀耕牛。
    就算是耕牛,伤病死亡的,去官府报备就能开剥了。
    明朝的牛肉,可比猪肉便宜。
    二十一世纪,农村都四十年没人养牛了,市场的牛肉照样很多。
    在封建王朝,几乎家家都养牛,牛的数量,仅次于人。
    最不缺的就是牛!
    “爷爷小时候,给刘财主家放牛,汤和他们非要吃牛肉,俺就把牛给宰了。”
    朱元璋面露回忆:“那牛熬的汤,可真香啊!”
    “当时咱们八个人吃了好几顿,就剩下一条牛尾巴!”
    说着哈哈大笑起来。
    这件事在当时的凤阳闹的沸沸扬扬。
    朱允熥笑道:“八个孩子一头牛,日月同行照九州!”
    “咦,你听过俺的故事?”朱元璋惊讶。
    当然听过......全国人民都听过。
    “先前孙儿在凤阳历练,常听幼童们说这首歌谣,有老人与我讲过。”朱允熥道。
    朱元璋的虚荣心得到了满足,又喝了一碗牛肉汤。
    除了牛肉汤,还有薄薄的饼子,比烧饼还香!
    祖孙二人吃的不亦乐乎,一碗接一碗。
    周围的便衣的锦衣卫都看懵了!
    堂堂大明皇帝和皇太孙,这么能吃吗?
    刚才在外面还吃了几个烧饼,这里又吃这么多?
    在宫里受委屈了?
    吃饱喝足后,付款。
    朱元璋依旧使用大明宝钞。
    店家面露难色,摇摇头:“不收不收!”
    朱元璋以为自己拿的面额大了。
    想想也是,吃顿饭花了一百文出头,自己拿一贯让人找,给人的感觉是装大款?
    一贯是一千文,相当于一两白银。
    于是朱元璋又把先前面值一百文的大明宝钞掏出来,另外加了八個铜板。
    “一百零八文,正好!”
    店家看着桌上的大明宝钞和铜板,感觉自己的智商受到了侮辱。
    他面色不善道:“你是来找茬的吧?”
    朱元璋耐着性子道:“这顿饭不是一百零八文?”
    店家点头:“是一百零八文。”
    朱元璋又问:“那桌上的钱不是一百零八文?”
    店家冷笑一声:“想吃霸王餐就直说!”
    “混账东西!”
    老朱当场就火了,一拍桌子:“说的什么混账话!”
    一声怒喝,立即引起了周围食客们强势围观。
    “爷爷,息怒息怒!”
    朱允熥稳住来住,又招呼马和。
    马和会意,给店家递上了一钱银子:“跟我们老爷好好说话!”
    店家一看是银子,立马换了副表情:“好好好!是我犯贱了!”
    “等等!”
    他刚准备走,被朱元璋喊住:“为什么不收宝钞?”
    他终于看出了问题所在。
    店家看了下朱允熥,又看了朱元璋。
    见老头子相貌堂堂,还有随从,态度变得恭敬:“小店不收宝钞,还请老先生见谅!”
    “这宝钞乃是朝廷发行的钱币,你为什么不收?”
    朱元璋发现了问题,就会刨根问底。
    他出来微服,就是找问题的。
    大明宝钞作为朝廷发行的货币,一定程度上代表朝廷的信誉。
    现在商贩居然不收!
    这还得了?
    不承认朝廷?
    朱允熥决定不再当哑巴,硬着头皮低声道:“爷爷,宝钞越发不值钱了,所以他们都不敢收。”
    果然,朱元璋怒了:“朝廷明文规定,宝钞一贯折铜钱一千文,白银一两,宝钞四贯折黄金一两,怎么就不值钱了?”
    汤馆里,有人嗤笑道:“老头,你是哪里来的,不知现在一贯宝钞,只能折铜钱一百六十文吗?”
    一贯宝钞只能换一百六十文?
    不仅朱元璋惊住了,就连早就听过大明宝钞不值钱的朱允熥,也被吓了一跳。
    大明宝钞发行才十几年,这贬值速度,也太离谱了吧?
    这玩意到了正德朝才废除。
    按照这贬值速度,是怎么撑一百年的?
    朱元璋这才意识到。
    刚才哪是小贩品德高尚不要一百文,明明是亏本的生意!
    一名带着浓厚的晋地口音的商人说话了。
    “洪武八年时,宝钞刚出,一贯的确能当一千文用,到了洪武二十三年,一贯宝钞只能折铜钱二百五十文。”
    商人眼中现出叹息之色:“现在,只能兑换一百六十文,谁还敢用啊?”
    他的话引起了众人共鸣。
    下方一人道:“依某之见,乃发行过多所致。”
    那商人缓缓点头。
    又有一人说道:“宝钞虽便捷,却不能兑换金银,这与废纸何异?”
    汤馆内七嘴八舌。
    朱元璋脸色有些不自然,但还是认真倾听民众的抱怨。
    “都别说了,老半仙来了!”
    有人高呼道。
    食客们迅速结账,蜂拥而出。
    “什么老半仙?”
    朱允熥出于好奇,顺着人群,看到了一个立起的白布牌子。
    上面分别写着“神机妙算”、“测字面相”等字。
    算命的?
    只听汤馆里二人对话。
    “听说那个老半仙,算命特别准,可以预言未来!”
    “怎么可能!”
    “你别不信,昨日老半仙算出了城东徐公有大运将至,今日果然在祖宅下发现了千两黄金!”
    “真的啊,我也要去算算!”
    两个路人风风风火火的跑过去。
    一番对话让朱元璋眉头大皱。
    这世上真有这么厉害的人?
    他想到了自己当和尚时曾找人算命的往事。
    一声不吭的往那算命的摊位走去。
    朱允熥忙跟上去。
    那是一个穿着道袍的老道长。
    他静静地坐在小桌前,身后四个大字格外显眼:神机妙算!
    前来算卦的人有很多,如同后世追星场面,老道士不慌不忙的一一接待。
    客户这么多,这老道有点东西啊......
    朱允熥站在老朱身旁,驻足观看。
    旁边的人还在议论。
    听说这位老半仙在直隶一带非常的有名。
    连京师的达官贵人,有什么问题都喜欢找这个道士来预言。
    只因这个道士的预言非常的灵验!
    朱元璋默不作声,看了一会儿。
    算财运和姻缘的人比较多。
    人生在世,总归逃不了钱和情的折磨......
    朱允熥忽然突发奇想。
    穿越者的命他能算出来吗?
    不容他多想,身旁的朱元璋已经挤到前面了,还问了一个让所有人感兴趣的问题。
    “道长,你看我还能活多久?”
    朱元璋盯着老道。

本文网址:http://www.lazytxt.top:8081/xs/2/2155/138944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lazytxt.top:8081/2/2155/1389446.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