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人小说 > 都市言情 > 重生之悠闲山村生活 > 第五十三章 小卖部和诊所

第五十三章 小卖部和诊所

推荐阅读:饥荒年代:我靠空间发家致富!禅境觅心:修行之路穿成年代娇娇女,靠空间带飞全家宿舍求生:给我配校花,我拿校花孵金蛋渔民:从打捞间谍装置开始偏执爱恋神医归来:十个女囚要我负责刚上高三,系统说校花暗恋我30年?我是清冷师尊惨死的女儿冥王出狱

    面对江宁,三爷实话实说。
    “如果卖不到五千元,那只能让他们继续传下去,就当给后代留点祖传物件吧!”他其实明白,以现在国内的环境,想要卖出天价几乎不可能。
    就不知道这种环境要保持多久,能不能等到古董的盛世了。
    此话一出,江宁倒没什么感想。
    但屋内的周村长和三爷的其他家人都吓了一大跳。哪怕前不久他们收了一笔巨款,但五千元依旧给人很大的冲击力。
    这家人一个个目光灼灼地望着江宁,暗想:老爷子这般狮子大开口,千万别把人家吓跑了。
    更让他们吃惊的是,江宁没有说贵,而是思考起来。
    五千元在这年头确实是一笔不小的钱,半个万元户了。不过,比起后世一两个亿,终究还是小巫见大巫。
    江宁能听出,三爷这话是说真的,而非故意要高价。
    事实上,只要再过五年左右,到了九十年代,一件汝窑笔洗没有十万以上,也根本搞不到手。
    之前那件鸡缸杯,自己便占了大便宜。
    想了想,江宁点头:“行,但先说好啦!以后不管值多少钱,那都是没办法反悔的。”
    三爷一家大喜,连连保证:“那肯定,那肯定。”
    “放心吧!我特意让小昌子也过来,就是做个见证,以后他们要是闹事,那……”
    还没等三爷说完,周村长就附和道:“我给你们写个协议吧!你们都签名,再盖上我们村的印章。”
    这么一来,绝无漏洞。
    剩下的四件,每件作价两百元,也被江宁拿下。加上前面的茶叶,一共7000元。三爷当场就给分下去,一身轻松。
    其实,三爷还是保留了点东西,比如那个鼻烟壶。
    走出三爷的家门,耳边传来这家人的欢笑声,江宁暗道:也不知道二三十年后,他们会不会后悔得肠子都青。
    接着,江宁和赵教授、高教授等研究人员吃了一顿,才返回双河村。
    而赵教授他们也正式确立了第一个研究项目。
    回到家,江宁就听见外婆在心疼盐吃得快,让三舅明天在镇上顺便带点回来。农村就是这点不方便,其他的倒还好。
    江宁清楚,后面会更难,毕竟卖货郎都被他拐歪了路,以后不挑货来卖了。
    他想了想,长久下去,似乎真的不太好呀!
    在村里开个小卖部,无疑是最好的。问题是谁来开店?家里就他和外公外婆,以及小表妹果儿是清闲的。
    江宁他自己不想干,让外公做?
    这似乎可行。
    外公年纪不小,江宁也希望他不去干农活,坐在店里收银什么的,应该会轻松一点。反正进货什么,让二舅去干就好。
    想到这,江宁也就开口道:“外公,您闲着也是闲着,要不在村里开个小卖部?”
    现在南方对于个体户包容性很强,已经有不少人开始下海做生意。不像北方,个体户经营都还得小心翼翼,生怕政策忽然改变,竹篮打水一场空。
    “我哪会呀?”外公立即摆手道。
    有点怂,没有一丝的经验。怎么进货,卖多少钱等,他一窍不通。
    “有什么难的?进货交给二舅,您老就坐在店里收钱,每样东西的售价都明码标价,很轻松的。
    我们村开个店,方便自己家,也方便村民,不用啥都去镇上。”江宁说道。
    大舅难得开口赞同:“小宁说得没错!反正二弟经常到镇上,进货是顺带的事。上次锄地闪了腰,还是注意点好。”
    其他家人也纷纷附和,都赞同家里开个小卖部。
    于是,这件事就这么决定下来。营业执照什么的,让三舅去了解,如果需要,就搞回来。如此一来,还真不需要外公做太多事情。
    不仅是小卖部,江宁还想到诊所。
    村里连个赤脚医生都没有,平时头疼发热都是靠老一辈传下来的经验,小问题就自己熬过去,中等问题就吃点田埂挖回来的草药,大问题才去镇里的卫生所。
    前些年,村里有个孩子没熬过去,送到镇里的时候,人已经走了。
    这种事情,在农村屡见不鲜。
    江宁出门去找村长,跟他聊了这个事,希望能在村里建一个诊所,请一名医生过来。
    “可能有点难请呀!”村长纠结。
    这建议肯定是好建议,提高村民们的医疗水平,看病不需要去镇里。有个医生坐镇,安全感大增。
    “要不这样吧!村里腾出个地方来,让人家开诊所。我去找医生,并且给一定的补贴。”江宁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
    一个小村子,不是天天都有人生病的,在这里开诊所,恐怕能把人家饿死。所以,只能靠补贴来吸引人家。
    “嗯!我看行,就是又得让你破费了。”村长无奈地说道。
    江宁笑道:“过段时间我帮忙想想,搞点村里的集体产业,所产生的的利润,村委先收着,用来改善村民们的福利。比如道路维护,孩子们读书,老人免费看病等等。
    总之,村里确实要有钱才行。”
    村长听后,顿时眼睛一亮。
    “哦?有什么赚钱的项目?”
    “先别急,让我想一想。”
    村长连忙点头:“行,你慢慢想,不着急。”
    他是真的被江宁说得心痒痒,改善村里的民生,把医疗、教育等搞上去,他这个村长功德无量,以后村民们也会记住他的好。
    村长马上安排,在村里找了一栋空屋子,有点类似金洞村的粮仓,都是那个时期遗留下来的。
    然后找人进行改造一下,还特意让人将木窗换成玻璃窗,显得高档一点,好吸引医生的到来。
    村民们也得到了消息,对此所有人都持赞成的态度。
    毕竟关系到全村人的身体健康,他们不用出一毛钱,以后就能在村里看病,何乐而不为?反对的人,脑子恐怕进了水。
    “还是小宁靠谱呀!”
    “我听村长说,宁哥儿要自个掏腰包补贴医生。”
    “不止呀!我刚听说,他让老杨在村里开个小卖部。以后我们买酱油什么的,就不用等卖货郎,或者去大老远跑镇上去。”
    ……

本文网址:http://www.lazytxt.top:8081/xs/2/2004/127280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lazytxt.top:8081/2/2004/1272809.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