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三爷

推荐阅读:饥荒年代:我靠空间发家致富!禅境觅心:修行之路穿成年代娇娇女,靠空间带飞全家宿舍求生:给我配校花,我拿校花孵金蛋渔民:从打捞间谍装置开始偏执爱恋神医归来:十个女囚要我负责刚上高三,系统说校花暗恋我30年?我是清冷师尊惨死的女儿冥王出狱

    办完事后,老周在亲家的家中吃了一顿,然后回去汇报。
    带着五百元,他走起路来都有点飘了。这算是超额完成了任务呀!
    “老周,怎么样?聊了吗?”金洞村的村干部,都在等待消息,根本没心思干其他事,毕竟那关系着全村人以后的命运。
    老周哈哈一笑,颇为得意:“我女儿那外甥,还是很给面子的。虎皮他收下了,表示以后要扩大规模,会优先考虑我们村。”
    “租金呢?谈了吗?”有人着急问道。
    租金才是大家关注的点。
    当然了,一千元每亩的价格就不要想了。人家恐怕也是特意照顾双河村,才给那么高的价格。他们金洞村可没有这个命。
    昨晚商量的时候,他们就说好,哪怕是每亩两百左右,他们也都完全能接受。
    “只是浅谈了一下,刚开始的时候,他还为难,我只好告诉他,我们村的期望价格,后面点头了。”老周如实说道。
    “两百左右?”
    老周点头:“不低于两百。”
    此话一出,在场的人全都激动、兴奋起来。
    “有没有个大概的时间?”金洞村的村长追问。
    “恐怕得等到明年,你们也知道,他在双河村租了四百亩,短时间内是不可能再扩大的。”
    大家倒也理解。
    讲真,这已经是人家的魄力大。
    换做是他们,敢承包那么多土地吗?
    “一年半载,我们可以等。那些东西送得值呀!”有人高兴地说道。
    这时候,老周告知大家:“人家不是喜欢占便宜的人。那瓶酒,我实际上是送给了他外公。他真正收下的,只有那张虎皮。”
    “三爷的那只小碗,他没要?”众人一愣。
    按理说,那应该是一件古董的吧?虽然现在的古董不值钱,但好歹也是古董呀!
    “要了,但人家出钱买,没白要。”
    “出钱买?多少呀?”
    张主任也忍不住摇头:“老周,糊涂呀!怎么能要他的钱?这不是坏事吗?”
    周鸿发苦笑:“我要什么呀?人家说了,三爷的那只小碗是宝物,不能白拿。还说了,以后不能反悔。让我回来告诉三爷,不能接受的话,明天拿着这五百元去赎回。”
    说着,周鸿发将那五百元拿出来。
    在场的人看着那一叠的现金,面面相觑。
    有人咽了咽口水:“三爷的那只小碗,这么值钱?”
    “行了,我把钱拿去给三爷,顺便跟三爷说几句话。”村长说道,接过那五百元。
    主要是不能让三爷真的拿钱去赎回,否则,他们村和江宁的关系可能就要僵了。不管那只小碗值不值五百元,就那样吧!
    三爷是他们村的族老之一,以前是村里的大户人家。不过,民国的时候就衰落了。也正是这样,家里遗留一些传家宝。
    实际上,他们村不少人家都受过三爷家的恩惠。
    所以,哪怕他是村长,面对三爷也十分敬重。
    如今,三爷家挺落魄。即便家里还有几件传家宝,但不敢轻易拿出来。一家人过得有点拮据。
    以前的老宅据说挺气派,但早已破落,现在住的,是后来村民们帮忙修建的矮房,跟其他村民的屋子没啥区别。
    屋内的空间不算很大,随着三爷的两个孙子结婚,里面明显有点窄了。
    村长到的时候,三爷正在抽烟。抽烟的工具很特殊,是一个小瓶子。这种方式,在他们这里,多少是有点另类的。
    三爷说过,那是以前的鼻烟壶,古代有人就是这么吸烟的。
    “太公,村长爷爷来咯!”门外一个小女孩朝屋内喊道。
    村长摸出一颗糖,放到那小丫头的手上:“乖!拿去吃吧!”
    “谢谢村长爷爷!”小丫头的眼睛都笑眯成两道弯线,小心翼翼地剥开糖衣,舔了几下,又包起来。
    三爷的年纪有点大,半躺在屋内的一张躺椅上,见村长进来,他才放下手中的鼻烟壶。
    “小昌子,又什么事?”
    村长的名字叫周世昌,三爷一直喊他小昌子。对此,周村长也早就习以为常。
    “三爷,您那宝贝,人家不白要,非得出钱买。这不,给您送钱来了。”
    话音一落,三爷家的其他人猛地看过来,一个个目光都带着期盼。
    “哦?还有这事?看来,那小伙子的人品不赖嘛!”
    周村长也不废话,拿出那五百元,放在三爷面前的桌子上:“人家出五百元,还说,三爷您要是不满意,明天可以带这钱去赎回,过了明天,那以后可就没得后悔了。”
    除了三爷,屋里其他人瞪大眼睛。
    他们无法想象,那只小碗,能卖五百元那么多。
    有了这五百元,他们家能宽裕不少。
    反倒是三爷很淡定,跟三个儿子说道:“你们每人拿一百,剩下的留着家用。”
    得!有这句话,周村长便知道,三爷不会反悔了。
    三爷又叹了口气:“可惜呀!这个世道,古董不值钱。”
    否则,那件明成化斗彩鸡缸杯,不可能就卖五百元的。
    周村长接着说道:“江宁保证了,下次扩大规模,一定优先考虑我们村。到时候,三爷您家的田地可以多租两三亩。”
    这也是村里给三爷家的补偿,都商量好的。
    “嗯!达到目的就好。”三爷也希望大家能过好点。
    他这把年纪,说难听点,已经是半边身子躺进棺材,没多少日子可以活了。
    该享的福享受过,该吃的苦也吃过,对生活也就没那么多的奢求。
    三爷的大儿子跟村长同辈,问道:“昌哥,那人什么时候来我们村?”
    有五百元意外惊喜,当然高兴,但最重要的还是地什么时候能租出去,那才是真正让他们家富裕起来的关键。
    “估计得明年,别着急。正好这段时间,我们村也得改变一下,比如将道路搞好。镇长说了,想要富,先修路!这句话,据传还是从江宁口中传出来的。”
    别到时候江宁过来一看,村里的道路把人家给吓退了。
    最好就是在明年之前把电也拉上。

本文网址:http://www.lazytxt.top:8081/xs/2/2004/127254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lazytxt.top:8081/2/2004/1272543.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