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人小说 > 其他小说 > 美人尸 > 第5章 荒地

第5章 荒地

推荐阅读:通天命相师开心超人之我成为了她们的哥哥玉皇大帝转世之长生诀续!悟性逆天,我在诸天薅羊毛海贼:开局抢错果实,我竟无敌了开局神级隐藏技能!我已看透一切异能双雄:闪耀寻光路女帝后悔变病娇,疯狂赎罪帝皇九重决绝杀!NBA冠军教练的奇迹时刻

    打完电话后,爷爷从布包里取出符笔符纸和朱砂,让我给他画一张寻物符。

    符箓一道我还没学多久,只能勉强画出少数几种最简单的,寻物符便是其中一种。

    苏有富家的大门口也没桌子啥的,我干脆把符纸放在地上,回忆着寻物符的模样,屏气凝神,一口气画了出来。

    画符讲究一挥而就,神凝不断,方能成符。而且符箓大都十分复杂,想一笔画出,是非常耗费心神的。寻物符虽然简单,但画完之后,我也鼻尖冒汗,微微有些喘息。

    “能一次画成,看来你最近也算用功。”

    爷爷少见的表扬我了一句,然后就继续考校起来,“你说说,我为什么让你现在画一张寻物符?”

    我思索片刻,迟疑的回答道,“是要找那个饿鬼的阴气源头?”

    爷爷点点头,“寻物符究其本质,出自六壬之数。壬通亥,亥为水,乃是溯源之道,寻物是溯源,寻阴气也是溯源。所以说符箓一道,用法存乎一心,不光要能画出,还得知道符箓的本质是什么。”

    听着爷爷的教导,我对符箓的理解愈发深刻了些。

    讲完课后,爷爷拿着那张寻物符,揉成一团,塞进了手里的旱烟烟锅里,随手一搓便无风自燃,很快烧成一团灰烬,然后又拿出一根从苏杭衣服上撕下来的布条,放在了烟锅上。

    寻物符虽然烧完,但灰烬中却有袅袅青烟升腾,透过那根布条飘到空中,指出了一个方向。

    我和爷爷便沿着那个方向寻了过去。

    别看灰烬只有小小的一烟锅,但那缕青烟却一直升腾不断,引着我和爷爷走了半个多小时,来到一处山坳里的荒地前,才忽然一抖,消散在空中。

    寻物符只能大致指出位置,确定阴气的来源就是眼前这片荒地,但这片荒地足有好几亩,上面也没有明显的坟包之类的特征。

    我和爷爷溜达了一圈,暂时没找到线索,远远看到附近有几户农家小院,便抬脚往那边走去。

    一边走还一边继续教我门道,“符箓虽然神异,但也不能只知道用符箓,这里附近就有人家,多半知道那片荒地里的事,该问鬼神的时候问鬼神,该问活人的时候,也要记得问活人。”

    说着,我们来到一个小院外,爷爷很自然的敲门进去讨水喝。看到开门的是个年轻人,就问附近哪里有上了年岁的老人,很快打听到旁边两户就都有老人。

    于是爷爷又带着我来到了旁边的小院,见到了一个坐在院子躺椅上晒太阳的老头。

    这老头看起来得有八九十岁,头上的白头发都没剩下几根。

    平时爷爷总是一张冷脸,跟我相处也更像一个“严父”,此时找人闲聊打听,却也能笑呵呵的跟人打招呼,看起来还挺和善。

    院子里晒太阳的老头反而显得有些冷僻,听我爷爷问起那片荒地,他嘬着牙床上仅剩的那颗门牙,目光有些警惕,“你这后生,问这干啥?”

    爷爷虽然一把年纪了,但跟这个老头比,确实还显得年轻,被叫一声后生倒也合理。

    “老哥哥应该也能看出来,俺是吃风水行的,最近给人看事儿,牵涉到了那片荒地,就来打听打听。”爷爷笑呵呵的说着,也不避讳自己的身份。

    谁知那老头却不领情,摇了摇头,“俺哪能看出你是个干甚的,也就是早些年见过几个阴阳仙儿死在那荒地里头,才跟你这后生说道说道。你听俺老汉一声劝,别去碰那个荒地。”

    我在一旁也听明白了,这老头竟是真的知道那片荒地的事。

    爷爷叹了一口气,“老哥哥说这话在理,要是别的事我肯定听老哥哥这句劝,但这回是救人命的大事,总不好看着人家一个小娃娃把命丢了。”

    “咋又是一个小娃娃……”老头嘀咕了一声,瘪着嘴倒是感慨了起来,“这人呐,害人容易救人难,你别救着救着人,回头倒把自个儿害了。”

    爷爷也跟着感慨,“是啊,害人容易救人难,但终归是一条命,能不能救的,总得试试。”

    “俺老汉也不懂啥救人不救人,就是活的比别人长些,记的事多些,你这后生真想知道那片荒地的事,俺就跟你说说……”那老头此时口气也软了下来,浑浊的双眼微微眯着,似乎已经陷入了回忆中。

    爷爷把自己的烟锅装满烟丝递了过去,老头嗒嗒的抽了几口,终于打开了话匣子,说起一段几十年前的民国旧事。

    那是民国二十七年,当时这一片还不叫张家湾,而是水湾镇第十八保,有个保长叫张守业,原本是一个穷小子,后来在外面做生意赚了大钱,唯一的独子意外遭难,就带着一个小孙子回乡,买田置地做了地主,再后来政府设了保甲,他当选为第一任保长。

    说是地主,但这个张守业可不是什么土豪劣绅,反而是远近公认的大善人。年景好收成好的时候他不逼租,荒年遭灾的时候,他甚至主动免租发粮,做了保长之后,更是把家里的粮田分给了各个佃农,干脆连地主都不做了。

    当时村里人都说他败家,但实际上,张守业做生意时候读过书,接触了当时的先进思想,成了知识分子,回到家乡也不是为了做地主,而是抱着建设家乡的心思。

    那时正值战乱,各地烽烟四起,人命贱如草芥,但在张守业的治理下,张家湾却是风景独好,人人都有地种,连续几个丰收年,家家户户温饱自足,把乱世硬生生过成了桃花源。

    村里人也都知道好歹,晓得一切都是张保长带来的,任谁提起张保长,都得竖起个大拇指,不少家还给供起了长生牌坊。

    直到那年夏收之后,黄河忽然决堤,浩浩荡荡的天上水冲出了大片黄泛区,彻底改变了一切。

本文网址:http://www.lazytxt.top:8081/xs/19/19763/846100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lazytxt.top:8081/19/19763/8461003.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