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倒霉的总是她

推荐阅读:社恐我装的,凶手我追的从小媳妇要传宗接代开始全民船娘:我的船娘全是BUG级!大佬十代单传,我为他一胎生四宝和前女友分手后!天降京都大小姐剑道仙宗睡觉就能升级,我成至尊懒鸟开局流放:从罪囚营杀到天下之主太虚剑主!和离后,矜贵夫君跪求我原谅

    楚榆听得入神,她能想象出陈百福所说的户型,德阳的十字路口有不少这样的小楼。

    如今十字路口还没有红绿灯,十字路口的店铺汇聚了不同路段的人流,是名副其实的旺铺。

    十几年后红绿灯才会完全普及,建红绿灯后,生意免不了打折扣。

    虽说做事要长远考虑,可谁也不知道这间肉夹馍铺子能开多久,说到底,能赚个几年就不错了,难不成要指望这一家小铺子干到天荒地老?

    “有多贵?”楚榆问。

    “楼下是两个大通间共50平方,价格是6毛一平方,贵就贵在楼上。楼上有三间居民房,那个位置不容易出租,也没办法出租,因为这套房子的产权在胶鞋厂,这种国民大厂不可能把一套房子分几个部分出租。他那边的意思是,楼上算10块钱一个月,要租就租一整套。”

    一整套就是40块一个月了,着实不便宜,可这套铺面位置绝佳,离德中和百货大楼都很近。

    如今百货大楼还不是后世的综合体,也没有专门设立的美食广场,附近只有零星几家饭店能用餐。

    这个铺子虽说离百货大楼有两条街,却也是去百货大楼的必经之地,想吃饭的人肯定跳不过他们家。

    饭点主要做德中学生的生意,其他时间靠路人撑着,有了铺面就能拉长营业时间,别说70斤猪肉了,就是翻一倍都能卖得出去。

    楚榆从陈百福那得到门牌号,就带舒爱国和舒蕙几人去看了房子。

    房子钥匙在房管所手里,自然是没法进去看的,但外头是玻璃木门,贴着玻璃就能看清里头的格局。

    虽说只有50平米,却比楚榆前世在老家买的80平铺面都要大,谁叫这年头内地的房子还不流行公摊面积呢?

    两间铺面是大通间,看起来宽敞气派,楼上看着比楼下要大,大的是铺面后头的走道和厨房间那一块。

    舒二舅还得回家养鹌鹑,不是天天来德阳。

    楚榆虽然有心把芸芸、小江、楚楚、楚湘都转来德阳读书,可借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她也不过在德阳待一年,没必要兴师动众,思来想去,就没跟舒二舅提这件事。

    常住在这里的,就只有舒蕙邓芳萍和楚榆三人。

    三间房足够了。

    舒爱国挺看好这房子的,邓芳萍却觉得贵了点。

    “还有没有更便宜的了?”

    “斜对面那间听说便宜点,可位置比这间差远了。”

    邓芳萍瞥了眼楚榆说的铺面,一脸嫌弃,看过这种宽敞的大铺子,哪里还能看上那种灰扑扑的小房子?一个月四十的房租着实贵了点,可转念一想,她们摆摊一天能赚二三十,有铺子后,晚上能迟点关门,生意好的话,一天就能赚回来,真不算贵了。

    “我没意见。”邓芳萍豪气道。

    舒蕙一向没意见的,她闺女孝顺、会赚钱、学习还好,摊上这样的闺女她乖乖听话就行了。

    “我听楚榆的。”舒蕙说。

    楚湘偷笑,“你是妈妈,怎么还听女儿的话?”

    舒蕙笑笑:“你要是能考上德中,妈也听你的话。”

    楚湘撇撇嘴,觉得被她妈伤害的很深。

    虽然房子还没租下来,但定好了签合同的时间,一家人就算了了心事。

    路过农贸市场,楚榆特地拐进去买了两斤猪蹄肉,回家后她切了几根萝卜,想炖个萝卜烧肉,刚生了柴火,就被邓芳萍撵出厨房。

    “去看书复习考试!听说德阳中学的学生都很厉害,既会学又会玩。我记得你那个表妹茅夏就在德中?要不要找她问问情况?看考试会考哪些知识点,让她给你补习补习?”邓芳萍拿着锅铲说。

    楚榆没把周芳春的事告诉他们。

    楚榆不想舒蕙再跟周家人有牵扯,一旦楚榆说了周芳春挑衅的事,舒蕙肯定觉得周家人欺人太甚,一想起这事心里就不痛快。

    舒蕙跟楚榆不一样,周芳春挑衅楚榆,楚榆不会吃一点亏,不高兴不痛快就直接怼回去。

    舒蕙却不同,她遇到事只会胡思乱想。

    离婚对舒蕙而言是个不小的打击,只是因为有三个女儿陪在身旁,又被楚榆推着往前走,带楚楚看病,跟邓芳萍一起卖肉夹馍,才没心思想离婚的事。

    好不容易把她从情绪的沼泽里拉出来,何必又让她再陷进去?

    周芳春只有茅夏一个女儿,张口闭口都在炫耀茅夏成绩好,是德中校花,可要是她们重视的一切被楚榆轻易抢了过来,周芳春自然痛不欲生。

    楚榆能搞定的事就不想让家里人担心。

    “不用了,舅妈,我不想跟周家人扯上任何关系。”

    邓芳萍点点头,“上次你二姑去医院看楚楚,我看她人挺好的,还以为你们愿意跟她亲近。”

    楚榆摇摇头,“她只是表面好罢了,也不知道背地里在打什么主意,我还是离她远点!”

    楚榆这么说,邓芳萍也不敢不当回事。

    “也是,周家人都不是什么好东西,总不能一片歹竹里就出了这一颗好笋?说不定就是你奶奶在背后撺掇她。”

    楚榆回屋把张志和带的书拿出来看,不得不说,这位老师很负责任,带给她的书上都记了满满的课堂笔记。

    楚榆哪里有不明白的,翻看笔记也能懂个七七八八。

    八一年高考理科增加了生物,八三年英语又被定为必考科目。

    也就是说,楚榆穿来的挺不是时候,明年高考一共要考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和政治这几门。

    其他倒是没什么,可前世楚榆所学的理科并没有政治这一门。

    刚恢复高考前两年,试卷确实挺容易,但到了八三年,高考难度明显提升,八四年高考难度只增不减。印象中明年的数学卷难度非常大,楚榆的大学老师正是这一届考生,据说当年首都的数学平均分只有17分,全国平均分只有26分。

    楚榆不得不感慨,什么倒霉事都能让她给碰到。

    前世她高考那年有人偷试卷,高考试卷被换成了备用卷,备用卷难度较大,考完数学考场里空了一大片,要不是楚榆数学成绩好,铁定是要复读的。

    高考难度太大还有一个弊端,那就是好学生和差生的数学拉不开差距来。

    说到底,高考讲的不是分数,而是录取率。

    但是想太多也没用,考试难也不是针对她一个人,她能做的不是焦虑还未到来的高考,而是担心近在眼前的摸底考。

    算了,好好背政治!

本文网址:http://www.lazytxt.top:8081/xs/19/19000/821299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lazytxt.top:8081/19/19000/8212990.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