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人小说 > 其他小说 > 四合院:原本只想当个小透明 > 第147章 有利和不利(得填坑写解决办法,不喜请跳过)

第147章 有利和不利(得填坑写解决办法,不喜请跳过)

推荐阅读:吞噬神王七零:炮灰知青只想吃瓜看戏末世:从红月开始我靠发疯拯救了主角团末世:丧尸爆物资,我的爆率有亿点强!极道器尊穿到十年后,冷戾夫君把我宠懵了替嫁太监三年,哥哥们跪求我原谅穿成炮灰就流放,搬空王府一路浪大明伪君子

    第147章 有利和不利(得填坑写解决办法,不喜请跳过)

    毛熊教会我们工业化,本质上是解决了“有没有”的问题,但解决“好不好”靠毛熊的套路就不行了,必须得靠学习西方的“标准化”来进行提升。

    对现在种花家来说,想要更加快速的发展,是需要工业化和标准化齐头并进才行。

    学习了毛熊工业模式的优势,又加入西方工业生产中的精细与高标准。

    才让后世种花家生产的装备,有了“工艺民主、威力专制”的国际形象!

    以往的种花家,还需要摸着鹰酱过河,但现在,有了林胜利后,就直接省了把鹰酱一点一点摸秃的过程,现在可以直接把鹰酱的毛给薅秃了都成!

    现在林胜利的种种做法,就是在告诉鹰酱,鹰酱你抓紧时间找块好点的沙滩,等着我们种花家把你拍死在上面!

    说完了标准化,那就再来说说流水线的问题。

    只有先实行了流水线的生产模式,才能去推动接下来标准化。

    但在现在这个时代的种花家搞流水线,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不是说流水线不好搞,这玩意搞起来,技术和流程是相对简单,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但却容易出现内部矛盾。

    为什么这么说呢?

    咱就先来说说好处,流水线是什么。

    流水线是一种生产方式,指将生产分成许多步骤,每一个位置都专注处理一个步骤的生产方式。

    流水线最早出现,是在1769年,一个英国人在他的陶瓷厂里,将原来只由一个人完成的制陶流程,分解成了十几道工序,每道工序由专人负责,这就是流水线的雏形。

    流水线是现代制造业生产的主要生产方式,因为它能最大程度的提高工作效率,而且还能节约人力,节省成本。

    对工厂来说,尤其是四分厂这种,以后可能专注于生产林胜利研制的新式轧机,这种单一产品的工厂。

    采用了流水线模式进行生产的话,整体的生产效率和产能,至少可以提升一倍以上。

    而且还可以降低对高级技工,过高的依赖程度,可以让更多的低级技工,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可以在不增加人力的情况下,提高工作效率、提升产能,又能节约成本,这对工厂来说,是百利而无一害,工厂里的各个领导,也会得到相应的功劳,厂领导们,是一定会支持搞流水线的。

    好处说完了,就得说说为什么,在这个时代的种花家搞流水线,会激起内部矛盾。

    首先,现在的种花家,是计划经济时代,是吃大锅饭的时代。

    这个大锅饭,是对分配方面存在的平均主义现象的一种形象比喻。

    拿轧钢厂为例,这大锅饭,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工厂吃国家的“大锅饭”即工厂不论经营好坏,盈利还是亏损,工资照发,企业工资总额与经营效果脱节;

    二是职工吃工厂的“大锅饭”,即在工厂内部,职工无论干多干少,干好干坏,都不会影响个人工资分配,工资分配存在严重的平均主义。

    搞了这个流水线作业之后,虽然工厂的效率和产能增加了,但工人的劳动强度,也可能随之增加,但工人的工资,可没随着增加。

    这流水线一搞,用人成本减少,轧钢厂每年的招工名额,随之就会减少,而那些在厂里的临时工,想要转正的机会,就更少了。

    而且由于流水线的岗位固定,相应岗位的工人,就很难学到其它的技术,不利于技工等级的提升,搞不好的话,容易形成高等级技工的青黄不接!

    这搞标准化的流水线,除了上级和厂领导支持外,工人师傅们,恐怕不会理解,甚至会有很大的抵触心理!

    总结一句话就是,流水线这个东西,对国家和各大企事业工厂来说,是绝对有利的事情,但对一线的职工来说,可就不那么友好了!

    但不搞流水线,后面的标准化,就更不好搞。

    不搞流水线和标准化,肯定是竞争不过别人,在计划经济时代还好说,一旦过了这个时期,进入市场经济,落后就等于挨打。

    后世那些体制僵化、劳动积极性差,生产效率低下,没有任何竞争力的工厂企业,破产兼并的比比皆是。

    而那些厂里的广大职工们,最后落下了什么好处了吗!

    这标准化和流水线,搞是一定要搞的,但怎么样搞,既能更好的推行标准化,也能兼顾到广大一线工人的利益,这个就需要好好的斟酌一下了。

    林胜利把他的想搞流水线和标准化的这些想法,以及遇到的困惑,和杨厂长、袁厂长都聊了一下。

    俗话说,一人计短、三人计长,三个臭皮匠,还顶个诸葛亮不是!

    最后集思广益,集众家之所长,搞出了一个,适合现阶段,推广流水线和标准化的最优方案。

    首先,搞流水线和标准化,不会强行的在四分厂的全厂,一次性就直接开搞。

    而是循序渐进的,先挑出来一两个车间,来进行试点。

    并且,林胜利搞的这个流水线,没有生搬硬套的照搬后世的那些流程和管理方法。

    而是结合当下的社会环境和实际情况,搞出来了一个变相的标准化流水作业工序来。

    并且搞了一个新式的轮岗升降级制度。

    林胜利将试点实验车间的所有班组全部重新组合,一、二级技工一个班组,三、四级技工一个班组,五、六级技工一个班组,七八级技工一个班组。

    根据这些技工相对应的技术水平,林胜利将需要生产的各种零部件,也分为了八个等级。

    一、二级技工的班组,主要按七三的比例生产一、二级的零部件,即一级件的比例占70,二级零部件占30。

    三、四级技工班组,按三三四的比例,生产二、三、四级零部件,即二级件的比例占30,三级件的比例占30,四级件的比例占40。

    五、六级技工的班组,同样按三三四的比例,生产四、五、六级零部件及四级件的比例占30,五级件的比例占30,六级件的比例占40。

    七八级技工班组就有些特殊了,因为人数过少,加工的也是一些高精度的少量精密部件,除了分配给他们20六级件加工外,车间里需要精加工的零部件全部由这组来完成。

本文网址:http://www.lazytxt.top:8081/xs/18/18295/818418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lazytxt.top:8081/18/18295/8184189.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