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人小说 > 都市言情 > 人生重启后 > 第39章 第三个小目标

第39章 第三个小目标

推荐阅读:重生八零小娇妻,被高冷硬汉宠爆了穿越之开局觉醒阴阳眼医道真仙大唐:李世民的头号打手身为宇智波,暴揍火影很合理吧岁月逆流重返十八律剑宝可梦:隐藏进化,精灵秒变神兽我家卧室通七零,拿下疯批当老公一笙慕君

    第二个问题,是奶奶的养老和医保。

    爷爷是个体户,没有这些福利,也没有这些烦恼。

    奶奶是国营工厂退休职工,养老金和医保都由国家负责,而她户籍在陵城,这就使得事情有点儿麻烦。

    一是退休金方面。奶奶生活在永镇期间,就有几次养老金政策调整,需要她亲自回陵城办一些手续,而那时信息传播效率低下,若非奶奶以前的工友辗转找到她的联系方式通知她,她可能就错过了,那后果不堪设想。

    这令奶奶心有余悸,也是她后来决意要回陵城的原因之一。

    至于老人领退休金所需的“健在证明”,倒是可以异地办理。

    二是医保方面。奶奶的医保在陵城,异地使用医保又免不了一系列手续,而且永镇的医疗水平自然是比不上陵城。

    奶奶的晚年几乎是在病痛中度过的。数不清得过多少种病,住过多少次院。秦立自己身体很好,但上一世没少在医院里度过,都是陪护家人,对医院的味道和环境熟悉得很。

    奶奶最严重的其中一次患病,就在爷爷去世前一年。那一年秦立在上大学,秦志国一个电话告知他奶奶生病了,秦立立刻请了长假回家,和爷爷一起照顾了奶奶好几个月。

    奶奶以为自己会熬不过那一次,没想到她熬过来了,而那时还有余力照顾她的爷爷,在次年身体迅速变差,说走就走了。

    高考、医保、养老,归根到底就是户籍制度,这些活生生的政策阻碍一道道横在秦立面前。

    他这才发现,“想让爷爷奶奶在永镇老宅安度晚年”这个想法,充满了孩子气的浪漫主义与理想主义。

    哪那么多仗剑走天涯的自由与快意。人越长大越明白,现实中更多的是那句烂大街的“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他也才明白,原来当年奶奶作出这个决定,绝非心血来潮,一定也经过了深思熟虑。

    之所以说是奶奶作出这个决定,是因为爷爷对搬去陵城这件事始终是不情愿的。

    但爷爷没办法。对于他,奶奶在哪,家就在哪。

    年轻时,奶奶是不离不弃,彻彻底底做到了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最后他们都老了,便轮到爷爷娶鸡随鸡、娶狗随狗。

    爷爷不情愿,却并不心怀怨恨。他去世后,奶奶整理他的遗物,找到了一首爷爷生前不知何时写的诗。

    奶奶把这首诗拿给秦立看。

    皱巴巴的纸页上,有液体滴落、洇湿后又干涸的痕迹。

    秦立猜,那是奶奶的眼泪。

    爷爷一辈子就写了这么一首诗。

    他在这首长诗里反省了自己的一生,说自己年少无知、蹉跎半生,辜负了妻子与儿子。

    秦立记得很清楚,其中有一句是:“只恨年轻贡献微”。

    爷爷说,如果他这一生能做得更好,他们这一家人,应该可以更幸福的。

    秦立重生后这三年,有时想想,他这重生,还挺耐人寻味。

    看似可以逆天改命,实则他出生后,很多事情已成定局。

    他能改变的事情,说多不多。

    说少也不少。

    浪漫主义、理想主义,也没关系。秦立决意试一试。

    至少让爷爷在这座老宅里安详闭眼。

    前面两个问题是政策问题,第三个问题是硬件问题。

    这座四层自建房,是楼梯房。

    这是废话。93年,谁家自建房会装电梯?

    这一年,爷爷67岁,奶奶63岁,爷爷身子骨算硬朗的了,但也顶多还能在楼梯上上下下蹦跶个十来年。大概到秦立上高中后,爷爷奶奶走一层楼的楼梯都够呛。

    在陵城买的房子也是为了迁就老人,买在2楼,可依旧没有电梯——钱不够。

    能用钱解决的问题就不是问题。

    秦立看着面前建到一半的房子,脑海里浮现出两个字:改装。

    改装方式有两种。

    一种是在自建房外面装电梯。根据秦立上一世笼统的了解,这种操作很昂贵,他猜自家那两位抠搜节俭了一辈子的老人大概率不会愿意。

    另一种改装就简单得多,将一楼前间改装成卧室,隔出玄关,后间改成厨房,加装一个浴室,让爷爷奶奶直接生活在一楼。

    这种方案简便省钱,唯一不好的是采光。

    前间的正门对出去是一条很宽敞的路,足够并排行驶四辆小轿车,对面是另一排自建房,一般都是五层高,所以一楼前间的采光还算过得去。

    一楼后间,不可能在左右两边开窗户——戳个洞就能直接钻进邻居家了,后院对面是一栋民居,楼间距比较宅,采光很差。

    用作厨房和浴室,勉强能接受。

    不是秦立龟毛,这些细节,无一不影响着实实在在的生活质量。

    在他高中毕业前,他都不可能靠赚大钱发大财来改善家人的生活状况。

    只能从最切实的地方入手。

    一个人的头脑风暴进行得差不多了,秦立的结论是,以上这几个问题,繁琐,艰难,但只要愿意想办法、愿意努力,都是可以解决的。

    不过,到目前为止,一切都是秦立自己的一厢情愿。横在这一番宏图大计面前的,是他要如何让奶奶在2005年之前改变主意。

    路漫漫其修远兮。一步一步来。

    二周目,第三个小目标,让辛劳一生的爷爷奶奶在永镇尽可能安详平和地度过余生。

    秦立斗志盎然地当完了思想上的巨人,就心安理得地躺平了。

    他才3岁,他能干些啥?

    不就只能优哉游哉、吃吃喝喝过日子了么。

    非常理直气壮。

    他得好好珍惜这段咸鱼时光。

    秦立出了社会后才深刻明白一个道理,从上高中开始,他的人生就再也不存在真正的“休息”。

    一天还喘着气儿,一天就得想办法搞钱。

    退休?

    呵呵,他都不确定自己能不能活到退休那天。

    事实证明,第一世确实没活到。

    1993年年底,秦家在永镇的四层自建房建好了。

    这年头还没甲醛这说法。房子一建好,爷爷奶奶就迫不及待搬进新家,并大张旗鼓搞乔迁宴。

    奶奶一个个打电话,先勒令远在外省折腾的秦志国,不管他正在忙几个亿的大项目,都得立刻滚回来。

    再打电话给陵城的严兰珍,让她带上秦好来秦家新宅住一段时间。

本文网址:http://www.lazytxt.top:8081/xs/18/18093/791584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lazytxt.top:8081/18/18093/7915842.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