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人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唐盛世之天降太白 > 第101章 报纸新闻发酵

第101章 报纸新闻发酵

推荐阅读:文娱:开局反串最美贵妃全网爆红重生我要复仇我恨的人七零:霍团长,你媳妇被国家收编啦!变身女剑仙,她们总想当我道侣五年内必死?我选择速通修仙界!大夏世子,从一介书生开始重回60年代不遗憾杀疯!真千金横冲直撞整顿豪门!红楼:贾琮崛起当欧皇穿成七零年代大佬的团宠妻

    舍得花钱买报纸的家境都不错。

    毕竟一张报纸的价格就顶得上小县城一顿饭的钱了。

    读书人们得知卖报童卖的报纸跟时政有关,人每人凑一文就弄了一套报纸。

    贞观日报里很多政策内容在大年初六的时候已经公布过了。

    如今这份报纸还介绍了这些政策的实施情况和进度。

    一些落马的贪官污吏的恶行也被公之于众,受到了什么惩罚都写得清清楚楚。

    看完所有的政策和实施情况后,终于看到了少年强则国强的文章。

    又看到了禁止人口买卖的言论。

    今天早朝百官争辩是否禁止人口买卖的事情也被记录。

    皇帝陛下以人为本的治国观念也被写了进去。

    尤其是关于人口买卖的那篇文章,更是痛斥人口买卖的弊端,遭难的百姓妻离子散,被贩卖的孩子一辈子为奴为娼。

    这些孩子还没来得及长大,就没了未来!

    这是何等的悲凉!

    一个国家的孩子都没了未来,国家的未来又何在?

    长安城里的人只知道卖报的孩童是太白金星的人,却不知道有些是昨天刚买来的。

    报纸中提到玉太白打算散尽千金,甚至倾家荡产也要对那些被贩卖的儿童负责后,都钦佩不已。

    “太白金星仁心!”

    “皇帝陛下也是个明君啊!”

    一些寒门读书人之间相互转告,报纸的信息很快就传遍了长安。

    今天早朝议论的人口买卖问题也被百姓知道得一清二楚。

    那些反对的官员被大部分百姓唾骂。

    “这些没良心的官员,难道他们是人咱们就不是人了吗?”

    尤其是听到大唐有数万孩童被贩卖后,百姓都倒吸了一口凉气,回家后还叮嘱自家孩子不能乱跑,当心被人拐卖。

    失去的痛惜,还未失去的珍惜,百姓们也发表了自己的意见。

    “太白金星说得好啊,那些个狗官就是逼苦一些的人家不做人。”

    “狗官!”

    “那个叫王冲海的是谁,当真是个狗官,竟然逼人贩卖子女。”

    一些拼命做工养家的人也是怒火中烧。

    有读书人提醒:“慎言,王冲海是太原王家的人。”

    “太原王家怎么了,粮食涨价就是他们干的,现在都十一文一斗米了,去年才八文。

    长安城一顿饭都要四文以上,小县城都要三文,还不是他们抬的米价。

    他们就是贪官,狗官,不得好死!”

    百姓的火气也上来了,破口大骂,引起不少人共鸣。

    “要不是他们抬价,那些人犯得着卖女求生吗?”

    “还是太白金星仁厚,下个月就发土豆了,以后有粮食了谁还会卖子女!”

    “对,这些世家收了不少粮食,粮价长得快的离谱,土豆都要出来了还涨价,这不是成心的吗。”

    报纸新闻发酵得很快,不少人对世家的感官有坏了很多。

    在一处街角,一个混混见两个卖报童怀中鼓鼓的,那是铜钱堆鼓的,就起了抢劫之心。

    两个卖报童对此浑然不知,在路过转角的时候,那混混动作极快,两个卖报童猝不及防之下,就被抢空了钱。

    混混出了转角后,就发现一个腰间挂着刀的人瞪着他看,转头后又看到一个同样装束的人。

    混混心里咯噔,他们是从哪冒出来的。

    “盯你好久了,卖报童的钱也敢抢?”

    两个禁军出手就将这个混混制服了,亮出了禁军身份的令牌,还把混混抢来的钱全部还给了那两个孩子。

    两个孩子原本还哭哭啼啼地,见到禁军把人抓了后,还把钱还给他们,这才止住了哭声。

    “别哭啊别哭,我们是禁军,你们的老师玉国公有令,以后我们会暗中保护你们,放心。”

    “谢谢军爷!”两个孩子抹了把眼泪后,又小心翼翼地上街卖报,发现确实能看到两个军爷在关注他们后,才胆大了不少。

    其中一个军爷瞪着那混混道:“走,去衙门。”

    负责压混混去衙门的军爷还一路上吆喝。

    “这厮想抢卖报童的钱,良心喂了狗,那些卖报童有些是被人贩卖的儿童。

    玉国公仁心买下他们给了份差事让他们卖报,谁要是敢抢他们的钱就等着牢底坐穿!”

    街上本来还有这种想法的人一听要牢底坐穿,就打消了念头。

    路过的百姓听闻后,还朝那个混混扔了一把泥土或者烂叶菜。

    长安有好几处地方都有人对卖报童动手,不过都被暗中保护的禁军逮住了。

    得知情况的百姓也对玉太白钦佩不已。

    “玉国公仁心,玉国公大义,玉国公不愧是太白金星。”

    通过报纸以及军爷的宣传,大部分人都知道了卖报童的身份,也没人再敢去抢他们的钱。

    一些被拐卖子女的家庭听说了今天早朝的事情后,嗷嗷大哭,上街找军爷一顿哭诉,说自家的孩子被拐卖了。

    “军爷,救救我家孩子,衙门找不到人,我们找遍了长安也找不着……”

    哭泣声不断。

    人心都是肉长的,路过的百姓听得也揪心。

    “你们莫哭,玉国公在尽力推行禁止人口买卖的禁令了,我带你们到长安城西学院,今早玉国公又买了一批孩童,说不定有你们的孩子在里边。”

    禁军带着这几个寻子女的父母到了学院,即便希望渺茫,还是值得一试。

    一些热血的百姓见状,对玉太白钦佩的同时,也破口大骂。

    “陛下都打算立法下禁令了,那些狗官在干嘛?”

    “说不准狗官也拐卖人口。”

    “有这种可能!”

    “太白金星倾尽家财都要保大唐的孩子,那些贪官狗官又在干什么?”

    “那些狗官也有份,所以要阻止!”

    “狗官害人啊!”

    “他们根本就不管我们的死活!”

    民声鼎沸,声讨那些反对禁令的狗官,责问他们是不是也拐卖贩卖人口。

    寒门读书人声讨得更厉害,那些世家的官员排挤他们,嫌他们贫穷,如今有机会爆出世家的黑料,逮找了就不能放。

    报社里的新闻记者也开始想办法挖世家官员和人贩子的关系。

    一些满城孩子的家庭到处观察这些卖报童,没想到还真有一个家庭找对了。

    一个正在卖报的孩子无意间看到自己的父母,顿时就停住了脚步,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跟玉家庄的孩子道:“他们是我爹娘。”

    那对夫妻见到自家孩儿后,愣住了好久,听到孩子脆生生地喊爹娘后,便纷纷跑过来抱着这个孩子嗷嗷大哭,引得无数人围观,还惊动了衙门。

    被贩卖的孩童八岁以前,语言组织能力不强,而且人贩子似乎有办法让他们不敢提起为什么会被卖。

    可见这个行业做了多少准备,有多么黑暗。

    这对夫妻和孩子还被带到了衙门备案,但很快就转给了大理寺审理。

    毫无疑问,这是一起拐卖儿童案件,那对夫妻还是从洛阳一路打听寻来的,八百里的路程啊。

    报社的新闻记者得知后,人一组,争取明日刊登此事。

    这件事爆出来后,百姓对禁止人口贩卖的支持率飙升,从洛阳拐卖到长安,想想都可怕,这可是隔了八百里路啊。

    长安的百姓也怕自家儿女被拐卖。

    一些从事人口贩卖生意的人也被百姓唾骂。

    今天一早所有孩童都被买光了,当然是玉太白买下的。

    这些孩子也被带到了玉太白开设的学院。

    玉太白从学院出来的时候,看到很多百姓都看向他,守卫的禁军紧张得不得了。

    还有不少百姓大喊支持玉太白。

    “太白金星好样的,我们支持你,我们支持陛下发布禁令!”

    “扳倒那些鱼肉百姓的狗官。”

    “世家的每一个好东西,太白金星干碎他们。”

    “太白金星,太白金星……”

    玉太白也差点被这阵仗给吓到了。

    但见到那些前来寻子的家庭后,看到他们期盼的眼神,又害怕失望的眼神,玉太白突然就觉得身上的担子重了无数倍。

    玉太白深吸一口气道:“多谢诸位抬爱,我玉太白言必行行必果,定当竭尽全力推行禁止人口买卖的禁令。”

    在宫里的百官也知晓了外边的情况,还通过关系买了今天的长安日报和贞观日报。

    王冲海等人看到贞观日报后,一口老血险些喷了出来。

    这份报纸明显就是败坏他们的名声。

    卢尚书道:“太白小子图谋不轨,既有了安置那些孩童的方案,还挖坑让我等跳,这可如何是好。”

    几个世家的核心官员悄悄聚在一起商量。

    “卖报童卖五十份报纸就有十文钱,若是包吃住也有五文,比一些小县城的作坊都好,这小子是下了血本啊!”

    “这太白小子好生歹毒!”王冲海咬牙切齿,今天就属他反对得最厉害,和玉太白争辩的也最多。

    今天早朝的事报纸上刊登得一清二楚。

    王冲海被长安百姓骂得相当狼狈,骂他是狗官,他脸都绿了。

    王冲海,崔民干,卢尚书,郑中郎商量后,纷纷向李二谏言,说这些报纸擅自泄露朝廷机密,玉太白有罪。

    李二淡淡道:“这报社朕知晓,朕也支持,没有朕的同意玉国公能发行报纸吗?”

    “这份报纸不单单是长安发行,全国各州也会尽力发行。

    若报社做得不错,朕还会将报社纳入新闻社,专门管理发行报纸!”

    几个世家的核心官员脸色惨白,这是要搞臭他们世家啊,偏偏还是李二支持的,发不发报还由李二和玉太白说了算,根本不用经过百官。

    好狠毒的计策啊!

    放在新纸张出来之前,世家根本就不怕这些穷酸的泥腿子胡言乱语,更不会想到用这种刊登报纸的办法散播消息。

    但如今纸张如此便宜,又有报社报纸,以后做什么事情都得小心翼翼了。

    他们今天下班回去的时候,路上都还被人指指点点。

本文网址:http://www.lazytxt.top:8081/xs/17/17646/782561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lazytxt.top:8081/17/17646/7825617.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