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人小说 > 历史小说 > 大唐盛世之天降太白 > 第63章 最大度的皇帝诞生

第63章 最大度的皇帝诞生

推荐阅读:吞噬神王七零:炮灰知青只想吃瓜看戏末世:从红月开始我靠发疯拯救了主角团末世:丧尸爆物资,我的爆率有亿点强!极道器尊穿到十年后,冷戾夫君把我宠懵了替嫁太监三年,哥哥们跪求我原谅穿成炮灰就流放,搬空王府一路浪大明伪君子

    李二实在是不敢相信世界上有这样的奇葩。

    一个这么有能力的人对权力却没有欲望,这很反常。

    但想了想,若这人是玉太白,似乎反常也不觉得奇怪,因为玉太白本身就不寻常。

    而且他师傅孙思邈就没有对权力有任何欲望,只对名望很看重。

    在多次试探之下,李二终于放下了戒心。

    这小子若真有不臣之心,朕也能将他镇压,更何况他现在还要朕来保护。

    李二嘴角一扬,总算打消了顾忌,道:“明年来朝廷做官,不想做官也得做!”

    “这……”玉太白苦着脸。

    “嗯?”李二瞪了玉太白一眼。

    玉太白立刻拱手道:“是!”

    他能感觉得到李二心态地变化,这皇帝对他的猜忌应该打消了。

    长孙无忌刚才可谓是天人交战,脑中闪过无数想法,如今见陛下的变化,心里也大大地松了一口气。

    李二又看了看印刷机的设计图,想到了什么,便放下了书本。

    “太白,新的造纸术已经成了,朕也说过会满足你的愿望,现在就满足你!”李二面容轻松地道。

    玉太白小心地看了李二一眼,道:“能不能不当官?”

    “你这小子,别人求朕朕都不给他们官职,你还不愿意!”李二板着脸道。

    “不是说过不危害朝廷社稷就行吗?”玉太白反问道。

    李二撇过头去,道:“你不当官是朝廷的损失,于朝廷社稷有害而无益!”

    “为什么?”玉太白不解。

    “朕也想详细了解那‘两不愁三保障’该如何具体实施。”

    “哦!”玉太白有些丧气。

    “你这小子!”李二气得牙痒痒,心却松了下来,戒心彻底放下后,便觉得他的偏爱用得不值。

    又回忆起之前的天机,李二突然也觉得自己戒心太重了。

    想到这他都有些后怕,若是连玉太白都有谋逆之心,他这皇帝算是真的要遗臭万年了,还怎么当个明君圣君。

    若是连这么优秀的人都容忍不了,后世的人还怎么评价他这个“杀兄逼父”的皇帝,那些重臣又会怎么看他?

    朕可不能像汉高祖那般杀尽开国功臣。

    看来朕还是不够大度,得改改!

    要大度!

    李世民的心态又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自此之后,李二的包容心也越来越强,也将成为最大度的皇帝。

    李二看着正在摸头的玉太白,道:“说,你想怎么提升名望、让读书人护着你?”

    玉太白有些意外,没想到李二会这么说。

    长孙无忌也觉得陛下好像有了一些变化。

    “怎么,你不是想让朕帮你吗?”李二还挑了挑眉。

    “陛下,您果然是有史以来最有度量、最大气的皇帝!”玉太白很开心,他也感觉到李二的变化。

    之前李二虽然很大方,但某些对江山社稷有着深远影响的东西,还是非常谨慎的。

    而且玉太白捣鼓出纸张的时候,能感觉得到李二看他的时候,有一丝谨慎和忧虑。

    如今那丝忧虑已然消失得无影无踪。

    李二笑骂道:“少拍马屁!”

    不过这话确实很受用。

    “陛下度量如海,臣……”长孙无忌也很激动,道,“臣……佩服!”

    目前朝中还是有很多开国功臣胆战心惊,也怕李世民对他们麾下屠刀。

    李靖,李积,秦琼等人就非常害怕,哪怕是尉迟恭都很担忧。

    他长孙无忌虽然是李二的妹夫,但说不怕是不可能,尤其是李二连兄弟都杀干净了,太上皇都被幽禁在皇宫里。

    而且先前李二还特意将他作为玉太白的挡箭牌,不怕是不可能的。

    李二咧嘴轻笑,道:“辅机,说来惭愧,前些日子造纸之事,朕那么做也是权宜之计。”

    长孙无忌面容轻松了很多,道:“陛下,若有什么吩咐……”

    李二见他语塞,便道:“但说无妨!”

    “若陛下有什么要让微臣去做,还望直言,微臣自当义不容辞!”长孙无忌拱手道。

    李二拍了拍他的肩膀,哈哈大笑。

    心态变了,整个人感觉都好了很多。

    其实没有玉太白,李二再过个一两年也会走这条路,只不过心态有所不同罢了。

    长孙无忌不可能不注意君臣礼节,最起码的尊敬还是要有的,今后和陛下论事,应该会少很多猜疑了。

    玉太白一开始还一头雾水,但很快就想到了关键,也摸了摸鼻子。

    “太白,说!”李二道,心里也在想:你不是想要名望吗,朕就满足你,若是世家人都没有了对你动手的心思,朕也省心。

    玉太白这才放心,笑道:“陛下,您应该去一下书纸铺和造纸坊,勉励一下读书人,表示对他们的关系和期望。”

    李二和长孙无忌对视了一眼,心道这主意不错,不但给读书人承诺造纸的事情,还能拉拢读书人。

    玉太白突然有些腼腆,道:“微臣也跟着过去,露个面,说说造纸术的进度,若是世家派人来刺杀我就更好了!”

    李二笑道:“让世家人派人刺杀你,这计策倒是够毒的,还是明着来,你是想让读书人跟世家对立吗?”

    玉太白腼腆地笑了笑,道:“世家出手一次应该就不会动手了,世家的人也不笨,可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

    李二道:“真就怕你自以为是,认为世家的人都是傻子!”

    长孙无忌很欣慰,道:“太白贤侄,你有这般聪慧,入朝为官,倒也能和世家一派的官员斗智斗勇。”

    玉太白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道:“我若当官,应该不会跟他们玩很多阴谋诡计!”

    李二和长孙无忌都面色揶揄,心里都在想:

    到时候可由不得你!

    罗洪见他们聊得差不多了,便道:“陛下,左右仆射求见!”

    ……

    皇宫之外,皇家书纸铺。

    掌柜的做牛车而回,牛车上有两沓一尺多高的纸张,每张都有两尺多宽。

    读书人都激动地看着这辆牛车,一些上前的人被禁军侍卫拦住后,也冷静了很多,不再那么冒失。

    “掌柜的,真的两文一张宣纸?”一个读书人大叫。

    “这不是宣纸,但确实是两文一张!”掌柜回应道。

    “这么白的纸还不是宣纸?”有些人迷糊了。

    掌柜地见人太多,秩序不好维护,许小河又瞪了他一眼,这才有了主意。

    “诸位,想买书纸的就排队,纸张有限,这里大概有三千张,不排队的不卖,读书人该有读书人的礼节!”

    掌柜的话音一落,很多毛躁读书人都觉得有些不好意思,书纸铺的秩序才好了起来。

    排在最前边的那几个笑嘿嘿地抱着一小卷白纸出来,宝贝的不得了。

    “真是两文一张?”不少在后边排队的人问道。

    一个住在西市的抱着纸张道:“还真是,买一百张还附赠十张,可惜我只有二十文,只买了十张。”

    有些读书人开始探脸挠腮,希望能快一点排到自己。

    “十张就得了,还想买多少!”排在后边的很着急。

    一个小二对着众人道:“不要急,明天还有,掌柜的说了,以后每天都有这么多纸。”

    读书人们立刻交头接耳,却没有出格的举动。

    “每天都有三千张,皇家造纸坊当真了得。”读书人纷纷讨论。

    许小河见秩序维护得不错,后方又有数百人的军队赶来了,便让禁军侍卫们开始排查安全隐患。

    这些读书人见侍卫一个个扫视排队地人,令他们很不舒服,但见到军队来了后,也不敢多说什么。

    许小河亮出禁军身份令牌,道:“劳烦尔等配合,身上带有利器的暂且先交出来。”

    读书人们交头接耳,搞不明白这是为何。

    一个家道中途的勋贵子弟拱手道:“这位校尉,不知为何要如此兴师动众?”

    “待会儿陛下和太白子爵要来,这是例行公事,安全排查!”许小河道。

    “原来是陛下要来!”众人议论纷纷。

    果然,片刻功夫后,皇帝陛下就到了。

    众人拱手躬身行礼!

    皇帝身旁跟着玉太白,后边是长孙无忌以及左右仆射房玄龄和杜如晦。

    奇怪的是在后边的三个朝廷重臣丝毫不觉得玉太白在前边有何不妥。

    李二到了店铺门口,对着这些排队的读书人道:“免礼!”

    见到军队们将此地护得严严实实的,还有老兵在观察高处房屋,李二放心了很多。

    看了看数百人的长龙队伍,李二也没想到长安有这么多读书人,这还只是一早上的功夫。

    若是太白不说,他还真的不会注意这些细节。

    这些读书人面色各异,但多数人都充满了期待,朝气蓬勃。

    李二很欣慰,拿出了一张大宣纸,宣读在甘露殿里讨论好的演讲稿。

    “朕今日来,一是看看我大唐的读书人。

    诸位都很年轻,你们也都是大唐的希望……”

    “二是为了让更多人知道新的造纸术功成可期,新造纸术之事由太白县子爵玉太白负责,太白子爵会与尔等细说。

    三是要言明这纸张的重要性。

    远古时,先民以言语相传,少数人将古文刻在……”

    李二说了一通勉励的话,也提到玉太白,然后就说语言和文字的发展。

    “书籍是文字最好的载体,也是知识的传承……有了文书的传承,读书人才能轻松获取一代代先民累积的知识经验……”

    讲了良久,李二才结语。

    “朕作为统御天下的皇帝,需很多良才兼得之辈为朕管理天下,助朕开创一个大唐盛世。”

    在场的读书人听得清清楚楚,陛下说了白话文,这有些浪费纸张。

    但唐人交流时,也不是完全像文言文那般之乎者也,很多时候还是白话居多。

    只有少数大儒满口之乎者也,而且那交流速度慢的一批。

    一个斗志满满的读书人大声道:“谢广文定不负陛下所托!”

    聪明的人也反映了过来,纷纷爆出自己的名字,希望陛下记住他们的名字。

    一时间都自报家名,不负陛下所托。

    李二大笑,道:“真希望未来在满朝文武之中、或者各州县里为大唐出谋划策,造福百姓之时,能看见你们!”

    人群激昂,纷纷说要发奋读书,不负陛下所托。

    好一会儿才平息。

    李二看了一眼玉太白。

    该轮到玉太白了。

本文网址:http://www.lazytxt.top:8081/xs/17/17646/782557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lazytxt.top:8081/17/17646/7825579.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