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考察玉家庄

推荐阅读:恩重山海警察陈书游戏制作:一声协议三,全网泪崩八零警花娇又飒,高冷队长心慌了穿书后,女明星她逃婚包养小叔子四合院重生,大国科技工匠被少妇认老公后,返还神话级血脉皇后的贴身侍卫陛下莫慌,臣弟无敌了玄幻:开局投资气运之子

    耕地里,李二手里握着犁柄,满脸笑意地驱赶着马,丝毫不在意靴子和裤脚沾染了污泥。

    一个汉子在一旁指正李二的动作。

    玉太白玩味地看着那不知情的汉子,估计这也是那汉子的人生巅峰了。

    “对对,就是这样!”那汉子高兴道,他只指点了几句,这秦员外就掌握了关键技巧。

    “当真轻松多了,这马也不吃力,”李二笑道,“有时候还得让它慢点。”

    “可不是嘛,听说孙老神医也尝试过,只要还有一些力气,老人家也能上手!”那汉子笑道。

    难怪孙老神医也能驾驭这曲辕犁。

    此时孙思邈在远处清楚地看到这一幕,心道:这李二郎确实比那李渊强多了。

    几个重臣围在旁边,也是满脸笑意,先前听陛下说那曲辕犁的作用时,还没怎么注意,主要是孙思邈吸引住了他们。

    到现在算是真正见识到了曲辕犁的好处。

    “秦员外,此物您应该向朝廷推荐,大力引进民间。”杜如晦果断谏言。

    “太白子爵,此物进献给朝廷,你说不定能谋个一官半职。”房玄龄也赞许道,“老夫在朝廷也有认识的人,可以为你推荐一番。”

    主要是周围有几个小孩和汉子,他们吃饱了无事,也就来看看。

    所以他们说话还得有分寸。

    李二他们也已经知道这庄子里在摆宴席,多多少少也能猜到跟他们有关系。

    “方谋士,你可要好好给朝廷引荐啊,爵爷很聪明,说不定以后能当宰辅!”一个没有参与昨日会议的壮汉道。

    旁边的一个汉子的神色则有些古怪,却什么都不敢说,心道:这还用他引荐吗,搞不好他就是某个大臣,这气质出众的秦员外搞不好就是皇帝陛下。

    也只有少数几个胆子大的知情人过来凑热闹,想见见皇帝陛下。

    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能亲眼看到皇帝陛下已经是莫大的荣幸。

    而周伍和许小河则随时警惕,程咬金和秦琼都时不时观察一下周围。

    “好说好说!”房玄龄笑道。

    片刻功夫后。

    “方兄,你也来试试?”李二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珠,他犁了一小片地,有些累了。

    “好,我试试。”房玄龄感到莫大荣幸,只有在春耕之时,少数重臣才能和陛下共同犁地。

    杜如晦和长孙无忌一脸羡慕,不过待会儿他们也有机会。

    杜如晦道:“此物是神器啊,这对朝廷和百姓来说是天大的好事,我等谋士自当竭力向朝廷进谏。”

    李二虽有些累,但精神很好,道:“理当如此。”

    然后又跟玉太白询问了曲辕犁的制作成本。

    毕竟那犁头用的铁可不少,有些地方还有用铁器接合的。

    玉太白拍拍胸脯道:“放心,这段时间庄子里就造了近百套曲辕犁的铁器部件,这炼铁炉若是能大量建造,又有足够的煤矿和铁矿供应,基本不用担心铁。”

    说到这里,李二看了看杜如晦和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在他低声道:“煤矿和铁矿已经打听好几处,不过世家似乎有动作,他们占领了一些矿山。”

    李二点了点头,道:“回去再说。”

    几个大臣基本都尝试了一番曲辕犁,只有几个武将不感兴趣。

    过了一番瘾后,又看了看土豆苗,这才回到土屋里。

    随后玉太白就带他们参观了一下第一个院子里的运作情况。

    其实也没什么特殊的,就是炼铁,烧制陶瓷,打制铁器。

    房谋杜断和长孙阴人算是见识到了“极品白瓷”的工艺流程,也对那些烧好的白瓷爱不释手。

    听说郑家的人花了四百贯买一套茶具,开始时还觉得太过奢侈。

    但见到一套烧好的彩绘茶具后,也不是不能理解郑家那人的感受了。

    就连李二都把玩好一会儿。

    这次写的是“前程万里,飞黄腾达”,茶壶画有高山云雾,山脚下有人骑马奔腾,扶摇直上。

    这画这词有寓意官途高升的意思,所以房谋杜断和长孙阴人才爱不释手。

    屋子里负责烧制白瓷的人也清楚眼前这些人身份不简单,也猜到了这“秦员外”估计就是皇帝陛下,毕竟这些人以他为中心。

    梁军也在屋子里呢,上次他就知道了。

    上次那几个汉子都守口如瓶,毕竟这事可不是小事,嘴巴大了降什么罪都有可能。

    见几个大臣都想要的意思,玉太白道:“以后我想办法给诸位弄一套!”

    “如此就有劳太白子爵了!”房玄龄拱手道。

    李二也没说什么,他觉得玉太白应该送。

    程咬金双眼瞬间就亮了,他也听说过了,一套能卖四百贯啊,都抵得上他半年的俸禄钱了。

    一时间程咬金还对玉太白挤眉弄眼。

    玉太白感到一阵恶心。

    出了屋子,程咬金又道:“小太白,这几个轮子你是要装到马车上吗?但这尺寸好像小了一些。”

    玉太白看看了,自行车的所有部件基本都打好了,只有那铁链还没有攻克,看来回去得琢磨琢磨了。

    “这是秘密,以后你会见到的。”玉太白神秘兮兮地道。

    骑马有骑马的好处和坏处。

    好处是不用那么折腾,有马就行。

    坏处就是颠簸的厉害,颠久了脑袋不舒服,而且容易形成罗圈腿。

    秦琼和程咬金不就是典型的罗圈腿吗。

    “除了是马车和牛车,还能是什么的轮子,难道是羊车?”程咬金也没怎么在意。

    玉太白面色古怪,“羊车”,“洋车”。

    哼,老子到了大唐,那就只可能是大唐的车。

    唐行车!

    众人又观摩了一下曲辕犁的组装过程,这才往里边的院子走去。

    第二个院子和第三个院子也没什么区别,布置和第一个都一样。

    有不少人坐在矮凳上歇息。

    第二个院子里已经很嬉闹了。

    在第三个院子里,众人闻到了肉香味,嬉闹声更大了。

    进了第四个院子,情况大为不同。

    这里已经没有高炉了,院子里全是摆好的桌子,挤满了人。

    每个桌子的中间都被掏空了一块,还放了一口铁锅,下边有炉子接着。

    桌上摆着两盘鱼,两盘羊肉片,两盘扣肉,两盘猪脚肉,两碟花生米,两盘秋葵炒肉片,两盘鸡肉,两盘鸭肉。

    锅里有些奇怪,有一块铁片将锅里分成两部分,看上去是临时加上去的。

    他们看到有人将羊肉片放入锅中,很快又夹出来蘸着酱料吃。

    李二等人瞬间就饿了。

    他们进来的时候,众人也注意到了他们,昨日知情的人多打量了几眼,不敢多问,也不敢上前搭理。

    不知情的人该吃的吃,该喝的喝。

    妇人和小孩子凑成一桌,汉子和能喝的老者凑成一桌,一些十四到十八岁的小伙子凑成一桌。

    细看之下,竟然有十几桌,屋子里还有摆桌的。

    旁边的青少年见到几个陌生人,一个十八岁左右的少年道:“你们是哪来的?”

    院子里吵吵闹闹的,也没多少人在意那少年的话。

    玉太白摆了摆手,道:“他们是我的客人,来这里做客的。”

    “哦!”那座的小伙子们哦了一声,又继续喝酒吃肉,不过也有几个一看着这些客人的衣着,毕竟李二他们的衣服都很漂亮。

    许小河将李二他们引到一间屋子里,这里早就准备好了。

    他们坐下之时,周伍就进来了,身后跟着几个侍卫,侍卫们用木板端着一盆盆肉菜。

    桌子旁还有酒坛子。

    这里毕竟都是乡下,用的都是高脚桌,做的也是高脚凳。

    玉太白一屁股就坐下了,指着中间的鸳鸯锅道:“这叫火锅,想吃什么肉食就放进去,现煮现吃,冬天吃这个还有助于御寒。”

    现在天已经有些冷了,众人穿的衣服也多了一些。

    这些大臣去过玉太白家吃饭,也得知了那铁锅的好处,还专门命管家找了许小河打造。

    见玉家庄都用上了此过,虽惊叹,但想想就觉得很正常,毕竟这里产的精铁很多。

    “这锅为什么要放一块挡板?”尉迟恭不明觉厉。

    “爱吃辣的放红汤这边,不爱吃辣的放白汤这一边。”玉太白解释道,还夹了一块羊肉片放进红汤的那边。

    羊肉已经处理过了,味道没那么重了,没多久就夹起来吃了。

    其实红汤锅的盐分已经够了,只不过庄子里不少人干重体力活,喜欢更咸的,所以才蘸酱。

    “嚯,呼,你们也吃啊!”玉太白示意道。

    众人都看着李二,李二做了个吞咽的动作,也没心思去追究玉太白的失礼了,夹了一块羊肉放进锅里,又夹了一块扣肉吃了起来。

    其他人才动筷子。

    “这羊肉好嫩,红汤锅味道不错。”李靖赞叹道。

    “我还是比较喜欢白汤锅,咸味适中,肉菜味十足。”房玄龄笑道。

    长孙无忌和秦琼也喜欢清汤锅。

    其他人则更爱红汤锅。

    那红烧鱼的滋味也很棒。

    肉虽然是敞开肚皮吃了,但酒没喝多少,毕竟不是在长安城,喝多了不好回去。

    这次的饭菜比之上次虽然逊色了一些,但这火锅则是惊喜。

    众口难调,这一口锅解决了这个问题。

    吃了一些后就发现身体热腾腾的,有些人还出了汗。

    他们心想回去后肯定要找许小河或者周伍弄一套。

    回去的路上,李二和这些大臣慢步骑马,讨论该怎么给玉太白论功行赏。

    他们还带走了两副曲辕犁,还有两没组装的曲辕犁的成套部件。

    同时,还花了大力气用几个坛子装了几株连土一起挖出来的土豆。

    玉太白没有着急回去,他还得呆在庄子里看看有什么特殊情况。

    这时李二和诸位大臣才发现,玉太白对朝廷的贡献已经很重了。

    流民的事已经论功行赏,之后有炼铁工艺,马蹄铁,统计法,现在又多了曲辕犁和土豆。

    这些功劳加起来的分量很重,都可以封侯甚至封郡公了。

    若是那土豆普及开来,在特定时候,比如整年的天灾和饥荒那种情况,仅凭土豆封个郡公都不成问题。

    毕竟这是救命的粮食啊!

    而且大臣们也注意到李二对着玉太白宠信得很,若是入朝为官,也不知是好是坏。

    毕竟是个人都有些自私,他们也要考虑好自己的前程。

    而长安城里,世家的人又聚在了一起。

本文网址:http://www.lazytxt.top:8081/xs/17/17646/782556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lazytxt.top:8081/17/17646/7825564.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