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人小说 > 历史军事 > 且隋 > 第218章 将反

第218章 将反

推荐阅读:六十年代,开局就要我娶媳妇恶雌娇又软,众兽夫轮流跪求我宠双修夜,天书说它附错身了?我不是小混混之三人行欢迎来到枉死城黑欲人生阿姨别动,您女儿还欠我高利贷呢为了英雄老婆,成为邪恶大反派金丹重生,校花却要悔婚长生从仙武同修开始

    此时的罗艺,早就不是阿布前世历史上那么凶猛。

    因为他和薛世雄的交恶,手下并没有两位超级猛将。

    谁?

    薛万钧,薛万彻。

    这两位,现在正跟在他父亲的麾下,忙着和窦建德作战。

    而同为山东剿匪大营一员的罗艺,虽然受行军总管、右御卫大将军薛世雄的统领,但他和另一位大将王世充一样,并不怎么听话,自称一派。

    这样的结果,就是让山东剿匪的成果并不怎样显着,并屡屡受挫。

    同样,他们各自的兵将配属,都是以自己的嫡系为主。

    罗艺手下,最厉害的干将,就是妻弟孟达和儿子罗林。

    这两人虽然勇猛,但比起薛万钧、薛万彻兄弟二人,那可就差的不下十万八千里!

    一万五不到的仓城守军,对付三万多的罗艺叛军,数量上肯定不占优势!

    然而,好一通攻防战之后,罗艺才知道自己小瞧了永定仓的防守势力!

    不,是小瞧了李成阳、李客师,以及仓皇逃入仓城的邓暠!

    李成阳,并不是一味利用永定仓的高大险固死守。

    一万五不到的守城人员,其中除了固有仓军,还得加上三千余邓暠带进来的官员和郡兵,以及一些臣民和仓吏、藏丁。

    即使这么点人,李成阳还是分出两千仓军,直接加入到永定仓旁边的运河水营之中。

    一大部分官军,在城都抵抗罗艺的进攻。

    另一路,全部登上战船,来回在靠近永定仓城墙的一侧,进行游弋射击。

    作为大隋的剿匪正规军,罗艺军中自然也有不少的工程器械。

    但相比而言,李成阳主导下的永定仓防守,更加完备扎实……

    一天激战下来,罗艺打了个寂寞!

    除了在城下落下无数尸体,最大的战绩,就是勉强渡过护城河……

    而此时,罗艺造反,夺取蓟县城的消息,火速发往河北剿匪前线和洛阳……

    罗艺的不告而走,后果严重。

    原本严密的河北剿匪围困防线,登时露出了一个大洞。

    压力大减的窦建德,立刻派出大刘黑闼、高雅贤等人,从漏洞悄悄钻出,从后面偷袭薛世雄的后营。

    而窦建德率领李世绩、高士兴、王小胡等将领,从正面硬扛薛世雄!

    天降大雾,人近咫尺而无法辨认。

    窦建德率军突入薛营,前后夹击!

    薛世雄主营和后营,登时大乱……

    此战,官军大溃,薛万钧、薛万彻兄弟死死护住父亲,奋勇冲杀……

    等闻讯赶来的杨继勇、李景率军来援,得手的窦建德已经大获全胜扬长西去……

    可怜近十五万大军,逃的逃、死的死、伤的伤,仅仅剩下了不到四万余人!

    这些星散的官军,有的被窦建德收服,有的投奔涿郡的罗艺,有的归入就近的王世充,有的投了李密……

    自此,山东剿匪大营,已经名存实亡,再难对李密和窦建德形成威胁和合围!

    退入渔阳郡的薛世雄,惭愧忧愤,上表请罪。

    不过数日,也就是在洛阳留守府的诏旨到达的前一夜,噩耗传来!

    右监门郎将、右翊卫将军、玉门道行军大将、左御卫大将军、山东剿匪行军总管,薛世雄,病发身亡。

    时年,六十三岁!

    消息传开,天下巨震!

    刚刚抵达洛阳的广皇帝,闻之便一下昏了过去……

    杨侑、北方留守府政事堂、兵部,紧急传去诏令,调河南剿匪大营大总管周法尚前往河北,接任山东剿匪大营总管职务。

    而河南剿匪大营总管一职,由豫州总管府大总管杨义臣兼任……

    追赠薛世雄金紫光禄大夫、泾州刺史、舞阴郡公,仪同三司。

    广皇帝言:

    “廉正节概,有古人之风,将之楷模!”

    薛万钧,擢升山东剿匪大营虎贲中郎将,如新任行军大总管周法尚节制。

    薛万彻,擢升为河南剿匪大营虎贲中郎将,入杨义臣麾下。

    此外,幽州诸郡,鉴于涿郡的形势,纷纷抽掉兵马,补充山东剿匪大营。

    如此,也看看将人马凑齐到八万左右,还不当当初鼎盛时期的三分之一。

    就在这山东河北形势风雨飘摇的时候,江都通守、虎贲郎将王世充,也反了!

    王世充,字行满,本姓支,出自西域胡人之族。

    自小利口善辩,强文博识,喜好书传兵法,且仔细研读法律。

    文帝时期,在左翊卫从军,以军功累迁,先拜仪同,后转兵部员外郎。

    广皇帝上位后,王世充调往江南,先任汴州长史,后又调任江都郡丞。

    郡丞任上,因修建江都行宫有功,兼领江都宫宫监,并迁江都通守。

    王世充此人,武功智谋一流,也是大隋少有的将种之一。

    但他这人,将功名权势看得比什么都重,往往利用精通律法的优势徇私舞弊,积累实力。

    怎么说呢?

    攀援交接,阴结豪强,阿谀顺旨,钻营上位。

    这样的人,因为获得了广皇帝的认可,所以仕途发展得非常顺遂。

    当年,江都附近发生叛乱,有余杭的刘元进、昆山的朱燮、常熟的管崇。

    他们呼应响应北方的杨玄感叛乱,占据了吴郡,声势浩大。

    吐万绪、鱼俱罗应广皇帝之名,南下剿匪,将刘元进和朱燮围困在建安,基本算是稳定了趋势。

    而此时的吐、鱼大军,本多北人,经过在南方连续作战,早就疲惫不堪。

    于是二人联合上书,请求稳定封锁线后休整再战。

    这时候,就在近左的江都江都通守王世充,就偷偷地给广皇帝上奏,诋毁吐、鱼二人怠战!

    并上表皇帝,愿意临危受命,就是自己掏钱招兵买马,去前线剿匪!

    广皇帝自然是喜欢积极勇敢、舍生忘死的臣子,不由大喜和大怒!

    不明江南形势的广皇帝,便想将怠战的吐、鱼二人撤职问罪,重用王世充。

    不过,历史的拐点,就发生在杨子灿这个穿越者身上!

    杨子灿不仅是兵部右侍郎、太子少保、全国剿匪方略的制定者,而且还是广皇帝皇帝身边的红人、亲人、信人,当然不能袖手旁观,连忙劝谏。

    他分析了江南剿匪的复杂性,以及吐、鱼的北军不习惯南方环境的实际情况,极力游说。

    他极力赞扬说吐、鱼大军的功劳,言明能一开战就将管崇斩杀,击溃朱粲逼其逃亡,并将刘元进逼进山中圈住,剿匪人物已算大成!

    此,大功也!

    并且,临阵撤职问罪有功大将,兵家大忌,不祥!

    在思想上给广皇帝纠偏之后,杨子灿进而对余下的江南剿匪计划,进行了一番建议和调整。

    首先,同意鱼俱罗、吐万绪北军大军的请求。

    可以在剿匪防线有人换防后,大部返回洛阳进行休整。

    其次,组建江南剿匪大营。

    由正在江南丹阳一带围剿杜伏威的陆军张镇周、水军来整,正式形成江南剿匪大营。

    同时,就地调集江南、岭南诸郡的府兵,补充江南剿匪大营的军事力量。

    第三,江南大营组建和部署完成后,由江南剿匪大营接管剿匪任务,让鱼俱罗、吐万绪的疲惫北军北返休整。

    阿布的建议里,根本没有王世充啥事!

    因为他知道,像王世充这样的人,一旦粘上兵权,则后患无穷。

    可惜,广皇帝虽然全盘接受了杨子灿的建议,但还是加入了他自己的一个主意。

    也就是这个主意,彻底开启了王世充接触兵权的大门。

    什么样的主意?,

    同意江都郡丞王世充兼领郡兵,并应江都形势招兵扩军。

    大隋,留守、太守和通守,一般都是不能沾染兵权的。只有统兵权。

    地方上,能实际负责领军、练兵的,只有郡丞和鹰扬府郎将。

    招兵、募兵这一项,军政两道都可以拥有。

    但是,这是一条历来被严格限制使用的特殊权力。

    和太原留守李渊千辛万苦获得招兵、扩兵权一样,这有特殊的使用触发条件。

    要么,明确获得皇帝的诏令!

    要么,获得政事堂、兵部的联合发文。

    要么,匪患爆发,外敌入侵,形势危急,郡兵、府兵严重不足,且等不及援军!

    如此情况下,一二把手们,是可以获得招兵的权力的!

    当时的江都周边,是什么情况?

    近的,有刘元进、朱粲、杜伏威、辅公祏等。

    远的,有萧铣、林士弘、汪华等人。

    形势,的确很“危急“啊!

    而且,这事儿还获得了皇帝的首肯!

    王世充大喜过望,在整合郡兵的同时,开始在淮南大地上大肆招兵,组建独属于自己的亲军。

    淮南军!

    江都郡丞王世充,开启了他波澜壮阔人生当中,一次最重要的转变。

    以郡丞之位,独领一军!

    也算是大隋朝戡乱时期,独特的一份!

    老实说,王世充在带兵上的确有天赋,本人也对广皇帝忠诚、卖力!

    做为地方力量,他配合张镇周的江南剿匪大军,展开了对江南地区各股匪患进行了残酷而猛烈的打击!

    朱燮,被王世充打得落花流水、头破血流。

    实在熬不住,只能带着几千人,一路西窜,成了彻底的流寇!

    而刘元进极其党羽,则被张镇周的江南剿匪大军捉住,斩首!

    清剿告一段落后,王世充分到了一个活儿。

    啥?

    安抚处置俘虏!

    因为,他是江都郡丞,属于地方大员,这事儿本来就属于他份内的事情。

    按照兵部杨子灿的大隋全境剿匪要策,清剿和招抚要并举。

    而这招抚的抚,就是要对叛匪中除匪首之外的从众俘虏,进行及时安抚和异地迁徙安置。

    最主要的,就是移民实边!

    可是,杀性十足的王世充,根本没理这套。

    他的俊东,也对江南、甚至是大隋全国的剿匪行动,产生了极其恶劣的影响和后果。

    王世充,到底干了啥呢?

    剿灭刘元进、朱粲乱匪,俘虏超过六万人。

    按照正常程序,王世充应该积极联系住在江都城码头的隋通船运。

    这些俘虏,须县经过白鹭寺内外候官的甄别,然后有江都官府造册,再根据民部的意见,交由隋通船运悉数分批运走安置。

    但是,王世充根本没设么干!

    或许,是私心作祟,因为他在这六万人中,给自己选拔了一批军士。

    或许,是嫌麻烦,毕竟这六万人的处置,可得花费他这个江都郡丞大量的时间。

    热衷于马上获取功名的他,怎么可能耐下性子去做这精耕细作、牧民守正的琐碎之事?

    王世充将挑剩下的四万余俘虏,诱骗至吴县黄亭涧,全部射杀!

    消息传出,天下哗然。

    朝廷的信誉,荡然无存!

    原本已经平稳下来的的剿匪局势,立刻发生反弹。

    许许多多的原本正与官府派遣使者谈判,想要接受招抚并投降的乱匪,立刻惊惧,赶走使者,再无投降之意!

    南北诸匪,皆以王世充此举告诫部众,朝廷不可信也,他们的的顽抗之意,愈发坚决!

    剿匪,难矣!

    这事情,由江南剿匪大营统军之将张镇周,以及一些江南周边诸郡郡守,共同上表弹劾!

    阿布,也为王世充如此暴虐之举,愤怒不已。

    每至庭前问对,便瞅机会对其多加批驳,希望皇帝假意约束训诫。

    于是,就有了当年那一次揭露大隋剿匪真相的惊人之论,也将朝中重臣们文过饰非、隐瞒真相、误导皇帝的丑行,彻底揭开!

    然而,王世充并没有受到怎样的惩处。

    毕竟,他是皇帝刻意扶持起来的又一股朝中力量!

    不久,王世充带着他的原班人马,调往山东剿匪大营,接受薛世雄的节制。

    而远在辽东的虎贲郎将陈棱,被调往江南剿匪大营,担任行军总管。

    张镇周、来整,分别为左右将军,分领陆、水两军。

    调往北方的王世充,仍然很猛,但任然我行我素!

    率十余万反军的山东孟让,被王世充干得全军覆没!

    俘虏,坑杀!

    孟让,只身投靠李密!

    拥有十多万部众的豆子岗燕王格谦,又被老王一个斩首行动,逼得自刎身亡。

    余部,除跟随李密攻打黎阳仓的高开道五万精兵侥幸逃脱,剩下的近十多万人在王世充挑剩之后,屠灭!

本文网址:http://www.lazytxt.top:8081/xs/16/16336/758810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lazytxt.top:8081/16/16336/7588103.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