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大祸临头尤不知

推荐阅读:社恐我装的,凶手我追的从小媳妇要传宗接代开始全民船娘:我的船娘全是BUG级!大佬十代单传,我为他一胎生四宝和前女友分手后!天降京都大小姐剑道仙宗睡觉就能升级,我成至尊懒鸟开局流放:从罪囚营杀到天下之主太虚剑主!和离后,矜贵夫君跪求我原谅

    额…

    搂着周皇后纤细的腰肢,朱由检笑着说道:“梓桐,你我都还年轻,有些事情过犹不及。”

    “你先回去。”

    “今晚朕自然会过去的。”

    周皇后欢天喜地的走了。

    朱由检转头对王承恩道:“王大伴,派人去问问,京营准备的怎么样了。”

    王承恩领命而去。

    京西。

    校场。

    张维贤站在点将台上,望着下面乱哄哄的部将们,脸色难看到了极点。

    也不知怎地。

    皇帝在宫中老实待着不行吗?

    突然要检阅京营干嘛?

    这不是给自己找事嘛!

    谁不知道,这京营早就烂透了,占役、虚冒者屡见不鲜。

    特么的。

    这差事怎么干啊!

    “砰!”

    张维贤一拍桌子,喝道:“吵吵什么?现在各部还差多少人马,速速报上来。”

    京营都指挥佥事。

    恭顺侯吴维英报道:

    “国公爷。”

    “三千营缺员312名,战马564匹。”

    “神枢营缺员2436名,战马1760余匹。”

    “五军营…五军营…”

    张维贤脸色阴沉地问道:“到底差多少?”

    “1万有余…”

    吴维英低着头,咬牙报了一个数字。

    噗通。

    张维贤听了,直接一屁股坐到了地上,脸色惨白如纸,豆大的汗珠顺着额头掉了下来。

    天老爷。

    怎么会这样?

    京营糜烂如此。

    自己作为话事人,怎么去和皇帝解释啊?

    虽然。

    嘉靖之后。

    京营就没满员过,三大营加起来满打满算也就十万出头。

    其中。

    老弱病残的兵油子占一部分。

    各家勋贵的家丁仆人占一部分。

    各级军官的家人朋友占一部分。

    好好的京营。

    变成了大杂院。

    将门本一体。

    张维贤碍于情面,在整顿京营的问题上出工不出力,因此京营糜烂的问题一直拖到现在。

    他还想继续混下去,可奈何,朱由检不给他机会了。

    缺员如此之大。

    这可怎么办?

    张维贤的额头上,冷汗扑簌簌的往下掉,后背都湿透了。

    在场的众军官无不如此。

    大家身上多少都沾点屎尿屁,因此到了这种时候,都害怕了。

    见状。

    张维贤环视四周,嘲讽道:“怎么?现在都害怕了?当初拿钱的时候,本公怎么不见你们手软呢?”

    “有办法的就赶快说,若你们就这么抻着,本公倒是无所谓,大不了回家当咱的国公爷。”

    “可你们呢?”

    “哼哼。”

    “今日早朝,陛下刚下令处置了一批贪官污吏,凌迟处死。”

    “好大的杀气啊!”

    听到凌迟处死,吴维英打了个哆嗦,想的脑浆都快沸腾了。半晌,他眼睛一亮,说道:“国公爷,我有个办法。”

    “有屁快放。”

    张维贤踹了他一脚,喝道。

    吴维英定了定心神,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他觉得,想要保住脑袋,必须先将今天的事儿应付过去。

    首先。

    将各府里站着编制的的家丁、仆役调入军中,充个人头。

    其次。

    索罗各处的盔甲、战马。

    列队之时。

    队伍四周选用身材壮硕的士兵,穿着崭新的盔甲,所有老弱病残都包在中间位置,来个驴粪蛋子表面光。

    皇帝刚刚成年,自然不明白这其中的道道,欣喜之下说不定还会有赏赐呢。

    大家一起过了这道坎。

    想办法在补充京营的兵员就是了。

    吴维英的话,得到了在场众人的认同,所有人的目光看向张维贤,等着他拿主意。

    张维贤的右眼跳了跳,心中有一种不好的预感,无奈的道:“任凭你们施为,此间事罢,本公就辞去这多事儿的差事,回家养老去了!”

    话还没说完。

    负责传旨的太监就来了。

    张维贤等人单膝跪地接旨。

    “请公公回禀陛下,校阅仪式必可准时进行。”

    “嗯。”

    “咱家这就回去禀告陛下,国公爷接着忙。”

    太监清了清嗓子,作势要走。

    张维贤麻溜起身,从腰间摸出一块玉佩,悄悄塞进了太监的手里。

    “公公辛苦。”

    “区区薄礼不成敬意。”

    太监弯腰笑道:“哎呦呦,这是干嘛…别…别…放这边…”

    收好了玉佩,太监心满意足的走了。

    张维贤擦了擦额头上的冷汗,对仍旧跪着的众将喝道:“还特么愣着干嘛?去做事!”

    言罢。

    转身出了大帐。

    众将在吴维英的主持下,各自分头行动了起来。

    城门。

    孙承宗立于马上,望着高大巍峨的城门楼,心中不由感慨万千。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怕是说的就是自己?

    明朝官场。

    起起落落实属平常。

    孙承宗满怀报国之心,本以为先帝归天后,便无用武之地了。

    没成想。

    自己又被召回了朝廷。

    只是这一次…

    自己又能在暗潮汹涌的朝堂上待多久呢…

    怀着忐忑的心情,孙承宗策马进了城。

本文网址:http://www.lazytxt.top:8081/xs/16/16304/757537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lazytxt.top:8081/16/16304/7575370.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