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买地

推荐阅读:老夫七十岁,正是宠妻的好年纪修仙百年,归来全球震动!殇陌剑狂极生灵快穿娇宠:获得大佬宠爱易如反掌末日星裂农家穷叮当,医术科举两手抓八零娇妻软又辣,硬汉老公沦陷了鸿蒙珠!大佬他勾栏做派,咸鱼后妈别想跑

    “里正伯伯,我们想把茅草屋那块地买下来。”

    “那就是个无主之物,你们住着就住着,没必要花钱买下来的。”王里正不想几个孩子乱花钱,几乎是没有考虑就说道。

    “里正伯伯,就是因为那里是无主之物,所以我们为了安全更应该买下来。你也看出来了,我们兄妹这段日子卖吃食已经引起很多人的注意了。要是有心人打着那块无主之物的口号,冲进茅草屋把我们辛苦置办的东西占为己有该怎么办?”

    王里正听到秦芸这么一说,还真是那个道理。

    以前他们几个孩子穷的吃野草,也就没人关心在乎。现在几个孩子天天卖吃食,赚的比大家都多,那肯定会被人惦记上。要是有个别不要脸的人跑去抓住这无主之物闹事,那几个孩子也无可奈何。

    “行,那块地你们就给个四两银子好了。”里正沉思了一会,同意了秦芸的说法。

    秦芸把四两银子送给王里正,王里正写了地契盖上红章就算成了。

    “里正伯伯,我看许夫子那块地挺空旷,不知是谁人所有的?”

    “那一片十亩地都被许举人买了,他就图个清净。怎么,你们对那块地有兴趣?”

    “不瞒您说,我们也想盖个新房子,这不是秋天了,马上就过冬了。等学堂扩建好了,我也想着送小树他们几个去学堂念书。”

    王里正听着秦芸的话,仔仔细细打量了一番她。看来大郎的死对这孩子造成了很大的伤害啊,前后性格变化太大了。以前她就是个沉默不语,胆小怯弱的性格,如今能言善辩为人处世老辣。

    大海啊,你可以安息了。有这闺女在,家就不会散。

    王里正想到大海又是一阵唏嘘。

    “需要我去找许举人说说这个事吗?”

    “不用不用,不用麻烦您了。您为了学堂的事情已经费了那么多心思,可千万别因为我们这点小事耽误了村里的大事。”

    王里正欣慰地点点头。

    这秦小云懂事得让人心疼啊。

    “里正伯伯,我们就不打扰您和婶子了,等我把地搞定,到时候起房子还要麻烦您呢!”

    “你这孩子还跟我客气上了!有困难就来找伯伯啊!”王里正站起来,然后把两人提过来的东西又塞回秦小风怀里。

    “以后来别提东西,你们自己多吃点,个个都太瘦了。”王里正板着脸,秦芸知道再推辞下去,他会真的生气,干脆就拿着篮子准备回家。

    走出门,刚好碰到王里正的大儿子王家洋。

    “小风小云,你们来了?”王家洋和两人打招呼。

    秦芸看着样貌平平,浑身上下透露出憨厚的王家洋。

    想了想她直接把篮子塞进他的怀里:“家洋哥,这个给你家吃!”说完,拉着秦小风就跑着离开了。

    王家洋看着远去的背影还有点摸不着头脑。

    “哥,谁给你的?”王家洋的弟弟王家海看着自家哥哥呆愣在原地忍不住开口询问。

    “是……是大郎叔家的小……小云妹子。”王家洋挠挠头。

    “小云姐?她为何平白无故送你吃食?”王家海头脑风暴了一下,眼珠子转溜几下,然后又想到了什么,一拍脑袋:“我知道了!大郎叔在世的时候就和爹说过,把小云姐许配给你。想来这小云姐明年就及笄了,你们也该成亲了。”

    王家洋听着自家弟弟一阵分析,古铜色的脸上出现了一抹红晕,他咳嗽几声掩盖自己内心的紧张:“别乱说,那都是爹和大郎叔说着玩的,以后千万别提了,别坏了人家姑娘的名声!”说完就板着脸把篮子放进院子里。

    “哎呀,这是小云给的?那孩子真是,说了不用不用!”马氏正在拍打棉絮上的灰尘,看到大儿子放下的篮子嘀咕两声。

    可王家洋根本就没听到他娘说的这番话,脑海里一直回想刚才的事情,红着脸回到了自己的屋里。

    对于王家两兄弟的事情秦芸等人完全不知,她现在就盘算着该如何和许夫子开口买地。

    现在她口袋里有将近一百八十两的银子,买块地应该是够了的,但是盖房子恐怕还差一点。

    看来还得把空间里的灵芝拿出来一朵卖掉。

    回到家,兄弟几人又忙着做吃食。

    秦芸一心想着盖房子,她想了想决定再去叨扰一下许夫子。

    “哥,我去找许夫子,打听打听地,你们在家做。”

    “让小花小草陪你去。”秦小风头也不抬地开口。

    “好。”

    秦芸偷偷从空间取出一朵成人巴掌大的灵芝,然后又给许书言装了十几个桃和西红柿就带着小花小草再次去了紫竹林。

    秦芸感觉自己三番两次的利用许夫子对付老秦家的人,对许夫子多少有点愧疚。许夫子是个聪明人,怎会不知道她的心思?只不过没有拆穿而已。

    来到门口,刚好看到许书言坐在石凳上看书。

    微风吹起他白色的长衫,拂过他的碎发,头上墨绿色的发带随风飘扬,好一副岁月静好的样子。

    秦芸一时之间看呆了。

    “姐,你怎么了?”小草扯了扯自己姐姐的衣裙,把秦芸拉回现实。

    秦芸意识到自己失了态。

    扣扣扣。

    敲了门,少年抬起头对上秦芸的杏眼。

    “秦姑娘?”许书言放下书,走到院门口,打开竹门。

    “许夫子,今日之事多谢。”秦芸一时之间不知该如何开口,低着头看着自己的鞋子。

    许书言倒是笑了笑,毫不在意道:“秦姑娘严重了,许某不过实话实说。你不用这么客气,今日多谢你的吃食,味道很好。”

    许书言的声音就像跟羽毛一样,轻柔又温暖。

    “你喜欢就好,对了这是我在山上采的桃和西红柿,你拿回去吃。这西红柿可以和鸡蛋一起炒也可以做汤还可以和白糖凉拌,都挺开胃。”

    “那许某就却之不恭了。”许书言接过篮子,发现里面还有个巴掌大的灵芝。

    “秦姑娘,这灵芝……”

    “许夫子,这灵芝也是我偶然所得,我听宁伯说你身子不适,所以就借花献佛。”

    “这灵芝太贵重了,许某不能要。”许书言把灵芝拿出来,退回到秦芸手上。

    慌乱间,两人手指触碰了一下。

    “是在下唐突了姑娘。”许书言赶紧拱手道歉。

    秦芸摇摇头。

    “许夫子,我之所以送灵芝也是有事求于你,希望你能收下灵芝。”

    “何事?”

    “我想盖个大点的房子,可村中没有合适的地皮了。想来想去,还是您这里最合适,所以我就厚着脸皮请求许夫子你割爱两亩地。”秦芸还有点忐忑,毕竟人家买下这一块地就是为了清净,老秦家的人看到她家盖房子,到时候肯定会过来大喊大闹。但如果她盖在许夫子的地盘上,他们多少都会有所收敛。不过她深知许书言喜静,她要是把房子盖在这块,家里几个小孩,肯定是十分吵闹,这么一想他应该也不会同意这个请求。

    秦芸都做好了被拒绝的心理准备。

    “原来是这事,不知秦姑娘看重哪块地?”许书言的声音一如既往的清爽温柔。

    秦芸错愕的抬头,看着许书言的俊颜。“你这是答应了?”

    许书言轻轻点头。

    “太好了,谢谢许公子!”秦芸一高兴就忘记自己所处的大环境,兴奋地拍了拍许书言的肩膀,冲着他露出几颗大白牙。

    意识到自己失态,她又赶紧收回笑容道歉:“对不起对不起,是我唐突了公子。”

    “无妨。”

    两人看了一圈地,最后秦芸选了竹屋正对面的一块地和一座小山头。

    “秦姑娘,这块地加上山头大概有三亩大小,你确定都要吗?”宁伯很是吃惊,他以为秦芸买块地建房子就行了,居然还买了一个山头,虽说他们卖吃食存了一点银钱,但也没到一口气能买下三亩地的财力?

    秦芸点点头:“我想着到时候开春种点鲜花水果,好卖别的吃食。许夫子,这三亩地一共多少银两?”

    “宁伯你把那几块地的地契拿来。”许书言吩咐宁伯去拿地契。

    他看着手中的灵芝,笑了笑:“秦姑娘,地契的银两你已经给我了。这灵芝可比那几块地值钱。”

    “那怎么能行……”

    “秦姑娘,我从小体弱多病,家中长辈一直给我搜罗灵丹妙药,因此我也懂点药理,你这灵芝颜色艳丽,堪称极品,倒是许某占了姑娘便宜,你就莫要推脱了。”许书言说的言之凿凿,让秦芸无法拒绝。

    秦芸只能点点头,拿着地契再三道谢拉着小花小草高高兴兴离开了。

    等到秦芸远去,宁伯才开口询问:“公子,你为何会同意秦姑娘把房子起在这里?”

    当初公子买下这一片就是为了图个清净,这秦姑娘家四个小伙子两个姑娘,要是住进来反倒叽叽喳喳。

    许书言看着手中的灵芝,把它放进宁伯的手里:“宁伯,我突然觉得热闹一点也不错。难道,你不喜秦姑娘做的吃食吗?”

    一句话,抓住宁伯的痛点!

    对啊,秦姑娘成了邻居,做了好吃的,不得第一时间想到他们这个对门邻居?

    倒不是宁伯嘴馋,他一把年纪了,什么好吃的没吃过?只不过是因为自从秦姑娘送了吃食以后,公子饭量明显大了不少,整个人看起来也活泛了很多。嗯,只要公子高兴他就高兴。他绝对不是因为嘴馋!

    秦芸和小花小草拿着地契跑到家里,小草冲进厨房,看着正在忙碌的几个哥哥:“我们家要起新房子了!许夫子已经同意我们把房子起在他家对面,以后我们就和许夫子是邻居了!”

    听到这个消息,大家都很高兴。

    “许夫子还说这几天村里就要扩建学堂,等学堂扩建完成,我和三哥四哥就可以去上学啦!”

    “真的?太好了!太好了!”一家人都很高兴。

    秦芸看着他们个个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也不由得笑了起来。

    这个时代,供一个读书人要花费不少银两,贫苦人家的孩子根本就没机会进学堂。

    在这个阶级等级分明的年代,供出一个秀才对于他们来说就是天大的好事,家中只要供出一个秀才,家里田地可免赋税,一年到头可以存下不少余粮。就算战乱之时征兵,家中兄弟也可以不用上战场。

    这就是村民为何这么尊重许书言的原因之一。

本文网址:http://www.lazytxt.top:8081/xs/16/16171/752703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lazytxt.top:8081/16/16171/7527032.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