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何家没钱了
推荐阅读:文娱:开局反串最美贵妃全网爆红、重生我要复仇我恨的人、七零:霍团长,你媳妇被国家收编啦!、变身女剑仙,她们总想当我道侣、五年内必死?我选择速通修仙界!、大夏世子,从一介书生开始、重回60年代不遗憾、杀疯!真千金横冲直撞整顿豪门!、红楼:贾琮崛起、当欧皇穿成七零年代大佬的团宠妻、
既然何大清愿意给,那何雨柱肯定也不会把到手的房子往外推,
“成,爹,你如果觉得这样做可以,那你就看着办,我没什么意见。”
既然何雨柱没意见,那何大清就直接拍板了,“那咱们爷儿俩就这样定了。”
接着何大清就盘算起了钱的事情,
只见何大清自言自语的在那里算账,“厢房300,耳房100,两间房就是400块,
我可得好好想想,钱从哪儿来了。”
听到何大清连400块大洋都没有,何雨柱倒没觉得有什么,
如果是一年多以前阎阜贵买房的时候,这400块大洋何大清一定不会放在心上,
要知道何大清每个月45块的工资,每年就是540块,
跟何雨柱一样,何大清也是十二三岁跟着何雨柱爷爷学艺的,
10多年前,何大清就有现在的手艺,拿这么多工资了,
就算这四五年何大清经常去八大胡同,可手上再怎么也有1000多块大洋的积蓄,
只不过去年8月份,常凯申搞了一个币制改革,
规定以金圆券为本位货币,每1元金圆券法定含黄金 0 克,
强制要求老百姓把手上的贵金属和外币按一定的比例全部兑换成了金圆券,
(1两黄金兑换200元金圆券、1两白银兑换3元、1块大洋兑换2元、1美元兑换4元,)
所以何大清现在手上没多少大洋。
这个时候的何大清也正后悔当初的选择,只见何大清一拍脑门,非常心疼的说道,
“诶,我当初怎么就那么傻,居然听信了上面的话,以为他们真的有什么机器能检测出家里藏没藏大洋,
我怕被他们抓住了枪毙,就把手上的1000多大洋,换成了2000多金圆券,
结果倒好,三个月不到,金圆券就崩了,
从最开始1块大洋换2元金圆券,直接掉到1块大洋换10元金圆券,
直接就把我的1000多块大洋搞成了200多块了,
最可恨的是,还没地方把金圆券重新换成大洋,得在外面找黄牛,
到最后我用了双倍的价格,也只从其他人上手抢下来了50多块大洋,
那时候,要换大洋的人可太多了。”
听到和大清说用双倍的价格,却只换回了50多块钱,
何雨柱怎么算,都没把这账给算平,
于是就开口问何大清,“爹,2000多金元券就算用双倍的价格也有100块,
怎么就只有50块呢?还有的钱呢?”
何大清听到何雨柱的问题,理所当然的说道,“剩下的金圆券人家不要了啊,
当时的金圆券价格崩得太快了,也就半个月的时间,就从一块大洋换10块金圆券,掉到了20几,
那些黄牛也不是傻子,人家聪明着呢,一看这架势,说什么也不和我换了,
所以我手上现在还有1000出头的金圆券。”
听到这里,何雨柱算是明白过来了,
然后看着何大清接着问道,“爹,算上你上个月45块的工资,咱们家怎么也有100块大洋,
要不先从老太太手上把耳房买过来,厢房的事以后再说。”
听何雨柱说到家里剩下的那些大洋,何大清很是得意的说道,“我手上是有100大洋,
但北平围城前,我都高价买了粮食,一分都没剩下,
贵是贵了点,但那些粮食够咱们家吃半年多了,
咱们一家人绝对不会饿肚子,想来半年时间咱们北平这场仗怎么着也该打完了。”
虽然听何大清说家里没大洋了,但何雨柱很是佩服何大清的英明决定,
钱什么时候都可以再赚,粮食可不是什么时候都能搞到手的,
就像现在的北平城,上面早就已经开始进行粮食管制了,就那点可怜的量,全城大多数人都在饿肚子。
这时候何大清已经想到了办法了,“家里倒是还剩1000金圆券,可金圆券老太太又不要,
看来我得去丰泽园找掌柜的预支工资了,不然这房子咱们家拿不下来。”
听何大清说要去找掌柜的预支工资,何雨柱觉得他这个想法非常的靠谱,
毕竟何大清虽然不是丰泽园手艺最好的,但也是台柱子之一,
掌柜的不会不给何大清这个面子。
“我看行,爹,你那540的工资,买了房子,咱们再买点棉絮被褥什么的,把房子好好收拾一下,
剩下的钱咱们再买些粮食,把一年的粮食都买够,
这样就算没收入,咱们家也不至于饿肚子,你说是不是?”
听何雨柱说要屯一年的粮食,何大清也是支持的,毕竟这年头没有比吃得饱穿得暖更重要的事情了,
一年没收入,那可真是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的,
于是何大清点头说道,“不错,是得把生活都保障好,
如果真没人买老太太的房子,咱们还可以压压价,想来老太太也是会答应的。”
听何大清说要压价,何雨柱没觉得有什么不好,买卖嘛,讨价还价很正常的。
父子俩说到这里,事情差不多也说商量完了,
然后就准备出门,“走了,柱子,咱们爷儿俩去会一会这帮邻居,看看他们有什么打算。”
说完何大清就往屋外走去。
何雨柱点了点头,也跟着何大清出了家门。
既然是商量前面厢房的买卖,那开会的地点自然是放在前院,
何雨柱父子俩到了没一会儿,四合院所有人都来齐了。
聋老太太看大家都来了,
于是就站了起来,直奔主题,“老婆子叫大家伙儿来的目的呢,在这里就不再多说了,
也不知道大家回家商量的怎么样了,这间厢房还有没有人想要的?”
其实四合院这帮邻居没人会嫌弃自己房子多,大家也都想要这间厢房,
可问题是大家这会儿都囊中羞涩,拿不出什么钱来,
就像何大清让常凯申收割了一样,四合院这帮人其实都让常凯申给收割了,
而聋老太太急着卖房子,也有这方面的原因。
“成,爹,你如果觉得这样做可以,那你就看着办,我没什么意见。”
既然何雨柱没意见,那何大清就直接拍板了,“那咱们爷儿俩就这样定了。”
接着何大清就盘算起了钱的事情,
只见何大清自言自语的在那里算账,“厢房300,耳房100,两间房就是400块,
我可得好好想想,钱从哪儿来了。”
听到何大清连400块大洋都没有,何雨柱倒没觉得有什么,
如果是一年多以前阎阜贵买房的时候,这400块大洋何大清一定不会放在心上,
要知道何大清每个月45块的工资,每年就是540块,
跟何雨柱一样,何大清也是十二三岁跟着何雨柱爷爷学艺的,
10多年前,何大清就有现在的手艺,拿这么多工资了,
就算这四五年何大清经常去八大胡同,可手上再怎么也有1000多块大洋的积蓄,
只不过去年8月份,常凯申搞了一个币制改革,
规定以金圆券为本位货币,每1元金圆券法定含黄金 0 克,
强制要求老百姓把手上的贵金属和外币按一定的比例全部兑换成了金圆券,
(1两黄金兑换200元金圆券、1两白银兑换3元、1块大洋兑换2元、1美元兑换4元,)
所以何大清现在手上没多少大洋。
这个时候的何大清也正后悔当初的选择,只见何大清一拍脑门,非常心疼的说道,
“诶,我当初怎么就那么傻,居然听信了上面的话,以为他们真的有什么机器能检测出家里藏没藏大洋,
我怕被他们抓住了枪毙,就把手上的1000多大洋,换成了2000多金圆券,
结果倒好,三个月不到,金圆券就崩了,
从最开始1块大洋换2元金圆券,直接掉到1块大洋换10元金圆券,
直接就把我的1000多块大洋搞成了200多块了,
最可恨的是,还没地方把金圆券重新换成大洋,得在外面找黄牛,
到最后我用了双倍的价格,也只从其他人上手抢下来了50多块大洋,
那时候,要换大洋的人可太多了。”
听到和大清说用双倍的价格,却只换回了50多块钱,
何雨柱怎么算,都没把这账给算平,
于是就开口问何大清,“爹,2000多金元券就算用双倍的价格也有100块,
怎么就只有50块呢?还有的钱呢?”
何大清听到何雨柱的问题,理所当然的说道,“剩下的金圆券人家不要了啊,
当时的金圆券价格崩得太快了,也就半个月的时间,就从一块大洋换10块金圆券,掉到了20几,
那些黄牛也不是傻子,人家聪明着呢,一看这架势,说什么也不和我换了,
所以我手上现在还有1000出头的金圆券。”
听到这里,何雨柱算是明白过来了,
然后看着何大清接着问道,“爹,算上你上个月45块的工资,咱们家怎么也有100块大洋,
要不先从老太太手上把耳房买过来,厢房的事以后再说。”
听何雨柱说到家里剩下的那些大洋,何大清很是得意的说道,“我手上是有100大洋,
但北平围城前,我都高价买了粮食,一分都没剩下,
贵是贵了点,但那些粮食够咱们家吃半年多了,
咱们一家人绝对不会饿肚子,想来半年时间咱们北平这场仗怎么着也该打完了。”
虽然听何大清说家里没大洋了,但何雨柱很是佩服何大清的英明决定,
钱什么时候都可以再赚,粮食可不是什么时候都能搞到手的,
就像现在的北平城,上面早就已经开始进行粮食管制了,就那点可怜的量,全城大多数人都在饿肚子。
这时候何大清已经想到了办法了,“家里倒是还剩1000金圆券,可金圆券老太太又不要,
看来我得去丰泽园找掌柜的预支工资了,不然这房子咱们家拿不下来。”
听何大清说要去找掌柜的预支工资,何雨柱觉得他这个想法非常的靠谱,
毕竟何大清虽然不是丰泽园手艺最好的,但也是台柱子之一,
掌柜的不会不给何大清这个面子。
“我看行,爹,你那540的工资,买了房子,咱们再买点棉絮被褥什么的,把房子好好收拾一下,
剩下的钱咱们再买些粮食,把一年的粮食都买够,
这样就算没收入,咱们家也不至于饿肚子,你说是不是?”
听何雨柱说要屯一年的粮食,何大清也是支持的,毕竟这年头没有比吃得饱穿得暖更重要的事情了,
一年没收入,那可真是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的,
于是何大清点头说道,“不错,是得把生活都保障好,
如果真没人买老太太的房子,咱们还可以压压价,想来老太太也是会答应的。”
听何大清说要压价,何雨柱没觉得有什么不好,买卖嘛,讨价还价很正常的。
父子俩说到这里,事情差不多也说商量完了,
然后就准备出门,“走了,柱子,咱们爷儿俩去会一会这帮邻居,看看他们有什么打算。”
说完何大清就往屋外走去。
何雨柱点了点头,也跟着何大清出了家门。
既然是商量前面厢房的买卖,那开会的地点自然是放在前院,
何雨柱父子俩到了没一会儿,四合院所有人都来齐了。
聋老太太看大家都来了,
于是就站了起来,直奔主题,“老婆子叫大家伙儿来的目的呢,在这里就不再多说了,
也不知道大家回家商量的怎么样了,这间厢房还有没有人想要的?”
其实四合院这帮邻居没人会嫌弃自己房子多,大家也都想要这间厢房,
可问题是大家这会儿都囊中羞涩,拿不出什么钱来,
就像何大清让常凯申收割了一样,四合院这帮人其实都让常凯申给收割了,
而聋老太太急着卖房子,也有这方面的原因。
本文网址:http://www.lazytxt.top:8081/xs/15/15866/741942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lazytxt.top:8081/15/15866/7419428.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