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城中压抑

推荐阅读:一不小心掉到富贵人家穿书后成了顶流女明星和男配HE了四大家族:禁欲大佬宠上天我在暴力城市当刑警小师妹天生神力,一拳就能捶破天我靠表情包杀成一字并肩王!一人之下:带着十四亿人成仙笔友来信重生红楼之庶子贾环撩你又不肯,我死遁后你疯什么?

    回到宅院。

    李常笑关上大门,并没有回应白马和白龟。

    他用手示意二者噤声。

    随即,自己走到内院中的一处空地,将表层的土灰挪走,露出底下一块木板。

    推开木板,下头是一条甬道,仅能容他自己通过。

    进入地窖。

    视野顿时开阔了起来,大量的粮食,干草,被成堆摆放在两旁。

    还有一些风干肉食,腌制酱菜,都被有条不紊地收拾了起来。

    李常笑逐一点数,接着又从箩筐中,取出几块炮制的黄精和研磨过的一小包豆粉,一并放上。

    确认足够一人两兽的分量,这才罢休。

    他退回到院中,走到屋里。

    不一会儿。

    整个人换了一袭宽松的长袍,手握一个小杯和一壶小酒,慢悠悠地走到摇椅前躺下。

    抬起头,仰望整边天空,屋檐的瓦片遮住半个身子。

    这时,不远处有一阵微风出来,清爽无比,驱散了夏日的躁意。

    李常笑小口抿着酒,只觉得分外自在。

    他在心里打算,过几日再挖出半方空间,作为冰窖。

    美酒加冰,越喝越有。

    与李常笑的安然不同,义陵县尊,高良现在整个人都快要急死了。

    面相精明的县丞,身材威武的县尉都立于下方,听候自家县尊的训斥。

    “你说说,这是怎么个事儿!”

    “鄜梁山的山匪,盯上我义陵,尚在情理之中。”

    “可谁能告诉本县,为何辰阳与沅陵的水匪,近来也有南下义陵的打算。”

    “真当我义陵可欺不成。”

    说完,高良怒而拍桌,看向底下的一众班底。

    但凡视线与他对上的,全都如鹌鹑一般,低下了脑袋。

    他们不敢言语,可心里都在问候高良的爹娘。

    “若不是你将武县尉杀了,何至于让人发现义陵武备空虚。”

    “吃肉的是你,我们连汤都喝不到。”

    县衙官员们心有怨怼,恨自家倒霉,跟了个糊涂蛋,平白要遭此祸事。

    高良又是一阵谩骂。

    他的目光最后落在县尉的身上,沉声道。

    “田庄。”

    “在。”

    “本县问你,以城中目前的力量,可能抵御贼寇来袭。”

    县尉想了想,开口答复。

    “回禀大人。需看贼匪数目,倘若仅在千人,城中弟兄尚能应对。数目再多,怕是难起作用。”

    他回答地很是中肯,既没有夸大,也没有贬低。

    这让高良的脸色缓和了些。

    高良思索片刻,再度开口。

    “倘若算上城中百姓,可能坚持月余?”

    按照高良的预计,不求打退山匪,只要他们坚持到郡守回来,一切危机自会迎刃而解。

    至于人手的不足,大不了用人命堆砌。

    在高良看来,只要城池不破,死伤些许百姓,能够保全更大部分,是值得的。

    此话一出,又一次刷新了在场官员对县尊的认知。

    与高良不同,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是土生土长的义陵人。

    真要在他们眼皮子底下,发生戕害父老乡亲的行为,死后到了地下,都会被列祖列宗唾弃。

    于是,以县丞为首的本土官员,当即出言反对。

    眼见人多势众,高良面有不虞,却只能暂时息了想法。

    ……

    又过了半月。

    长安城方面有了消息。

    王凉调集凉州、益州、荆州的兵马,与东面杀来的刘氏诸王大战。

    双方各自成兵数十万,堪称大汉建立以来,发生的最大规模动乱。

    同时,刘氏诸王迎立天子的生父。

    江夏王刘台,在龙兴之地沛县登基,称定安帝。

    他们打出光复汉室,驱逐佞臣的旗号,号召天下世家、官员、士人响应。

    声势空前浩大。

    整个大汉,除去朔方、幽州、并州三地,其余州郡全都卷入了战争中。

    在可想的未来里,大汉将陷入动乱。

    ……

    这几日,随着百姓一股脑涌入买粮。

    城中的粮价在一月内,直接翻了三番。

    饶是如此,依旧供不应求。

    因为义陵平日相对富庶的缘故,倒没有发生那种朱门冻死,饿殍遍野的惨象。

    百姓身居家中,靠着手中的积粮和银钱,暂且还能应付日子。

    李常笑算是城中极少数,生活质量不因封城而下降的。

    这又坐实了小李大夫家底殷实的传言。

    许多街坊邻居,眼见如此,暗中商量起家中女儿的婚配问题。

    在李常笑不知道的角落,他成了某些人口中的乘龙快婿。

    当然,即便知道了,也只会淡然一笑,全然不放在心上,更不会考虑。

    寻常人家,四五十就可以称作老叟。

    李常笑如今二百余岁,称一句老妖怪都嫌年轻。

    再去嚯嚯黄花闺女,不免贻笑大方。

    平日里,李常笑与对门的老头孙仁,成日在医馆门口吃喝。

    谈天说地,好不快意。

    李常笑提供吃食,孙仁负责讲故事。

    从他口中,李常笑得知了大量关于山匪和水匪的消息。

    哪怕以孙仁走南闯北的胆子,在提到山匪和水匪时,同样会变了脸色。

    那是一群真正的凶徒。

    不止抢夺钱财,还要伤人性命。

    所过之处,如飞蝗席卷。

    事毕,孙仁还好意规劝了一句。

    “小李大夫,倘若事不可为,你可展露医术,保全性命。大不了从了贼人,等郡兵复成,自可归返。”

    相比从前的几句,这些话可就有些掏心窝子了。

    李常笑知道没必要,却不会拒绝好意。

    他点点头,“多谢孙老指点。”

    听到他的回答,孙仁很是赞同。

    他就怕李常笑牛脾气上来,不肯听劝。

    走南闯北这些年,有能力、有本事的后生孙仁见过不少。

    可大多恃才傲物,不懂人情是非,最后半途而终,或是泯然众人。

    ……

    送走孙仁。

    李常笑正准备回到医馆。

    身后忽然出来喊声。

    “小李大夫。”

    他转过头,发现喊他的是一名中年模样的汉子。

    汉子小跑着上前,从怀里取出碎银,小声道。

    “烦请小李大夫卖我些百草丸。”

    李常笑看了他一眼,分明从汉子的眼中读到几分急切。

    没有多问,接过碎银掂了下,淡淡开口。

    “这些银子,五颗。”

    “可以。”

    见他答应,李常笑转身回医馆。

    不一会儿手里取出一小碟油纸,里面包着五颗乌黑的药丸。

    汉子一把结果,匆匆走开。

    望着他的背影,李常笑眯起眼睛。

    “又是一个开溜的。”

    随着城门封闭,想要从明面出城已经不可能。

    好在县卒私下有些生计。

    只要银钱到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未尝不可。

    城中家底殷实些的,大多选择这种法子,不愿坐以待毙。

    出了东门,沿着序水跑到长沙国,就能保住性命。

    至于百草丸,是为了预防路上的疾病,防止死于半途。

    又一天结束。

    李常笑伸了个懒腰。

    到市集上,花了六百多文,才买到一只干瘦的鸡。

    ……

    城外。

    大批的山匪云集,还有部分赤着膀子,手握鱼叉的流寇。

    三名首领模样的男子聚在一起。

    他们望着城墙,面露凶光。

    “弟兄们,随我杀!”

本文网址:http://www.lazytxt.top:8081/xs/15/15255/722975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lazytxt.top:8081/15/15255/7229750.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