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凉蟒吞龙

推荐阅读:一不小心掉到富贵人家穿书后成了顶流女明星和男配HE了四大家族:禁欲大佬宠上天我在暴力城市当刑警小师妹天生神力,一拳就能捶破天我靠表情包杀成一字并肩王!一人之下:带着十四亿人成仙笔友来信重生红楼之庶子贾环撩你又不肯,我死遁后你疯什么?

    闻言,王凉的身后同样有一道强横的存在走出。

    身着盔甲,肩披丧袍,手中握着一根短剑。

    丧袍将举起短剑,剑指周戮。

    他脚底震动,立时就有罡气离体,宛如水波荡漾般扩散开来。

    周戮见状,冷哼一声。

    “果真是前秦余孽。”

    而后,他一步踏出,手中的长枪挥扫,一朵朵枪花被罡气包裹,爆射而出。

    丧袍将同样提起短剑,呼啸间,剑影重重。

    他猛然张开眼,一道剑气在身前凝聚,而后化成波涛海浪,将飞来的枪花尽数吞没。

    只是照面的功夫,本来华美的未央宫,已经被打出了无数道坑洼。

    他们的力量已经超越了凡俗。

    再要下去,只会造成不必要的伤亡。

    二人对视一眼,旋即跃起至半空,在空中以罡气对打,向着建章宫的方向靠拢。

    另一面,王凉提起佩剑,下令道。

    “大秦锐士,杀!!”

    ……

    很快,黑白两团交错在一起。

    作为秦汉最精锐的士卒,他们未能在秦末有个照面。

    可在今夜之后,这场迟到了百余年的纷争,也将落下帷幕。

    皇宫中。

    孺子帝缩在龙榻的角落,身前掩着两名年龄相仿的貌美妃嫔。

    整个人无力地闭上眼,只能听凭命运的安排。

    厮杀从深夜,一直进行到天明。

    长安城中的大量王府、侯府、伯府都惨遭劫掠。

    运气好的,藏在密室中得以活命。

    运气差的,全府嫡系和旁系死绝。

    普通官员自顾不暇,紧闭府门,静待宫廷分晓。

    ……

    半日后。

    丧袍将提着周戮的尸体归来。

    同时,银甲秘卫和铁鹰锐士的决战已见分晓。

    二百余银甲秘卫全军覆没。

    来时的三百铁鹰锐士,存活下来的不足百人。

    在南卫士卒和长安武备的簇拥下,王凉踏入大殿。

    与从前不同。

    这一回,他是来当主子的。

    ……

    当银甲秘卫的尸体被抬出,成列于宫门时。

    那些暗中观望的人家,知道这场旷世宫变已然见了分晓。

    大汉——就此落幕。

    巍峨宫城,万里江山,从这一刻起迎来了新的主人。

    王凉坐于龙椅上,俯视下方的孺子帝。

    他今日特意穿了一身玄色衣袍。

    在这大汉皇宫,何尝不是一种讽刺。

    ……

    未央宫易主的消息很快传出。

    各地郡国纷纷震动。

    有不少刘氏诸侯立即打出反旗,调动封国兵马,朝着长安的方向靠拢。

    那些由郡守做主的州郡,除了极少数公然表态,支持王凉又或者是匡扶汉室,其余的大多选择沉默。

    他们并不忠诚任何一人,只会拥护最终的胜出者。

    凉州,唐侯府。

    第三代唐侯看着长安递来的情报。

    整个人陷入了空前的狂喜。

    他自然知道王氏一族与大秦的渊源。

    如今,王凉将刘赤的后人拉下马,作为大秦后裔,无疑一件扬眉吐气的事情。

    他当夜就去拜见了历代唐侯和鲁王的牌位,告祭先祖这个好消息。

    至于明面上的动作,倒是没有。

    眼下凉州名义上受汉廷统属,唐侯好不容易将势力藏到暗中,化作了一支支商队,或是大月氏麾下的儿郎。

    一旦全力出面,倘若长安再有变故,祖父的谋划,也将沦为灰灭。

    历代唐侯都是稳妥的性子,深谙狡兔三窟之理,不会将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避免全部磕碎。

    ……

    武陵郡,义陵。

    作为王氏的姻亲,郡守崔道一身荣辱与王氏相息。

    所以在听说刘氏诸侯联合起兵2后,崔道立即点齐一万精锐郡兵,浩浩荡荡地开向长安。

    留守郡中的,只剩下两千老弱病残。

    威慑四方尚可,可若是用来驻守全郡,那就显得有心无力了。

    于是,偃旗息鼓许久的水匪和山匪看到机遇。

    眼下郡中防备空虚,似义陵这等相对富庶的城池,很快成了贼人眼中的香饽饽。

    大批的水匪搭载小舟,沿沅水路南下,直奔着义陵城而来。

    ……

    这日。

    李常笑背着一摞药材,从城门走过。

    只见一群手执锐器的县卒跑来。

    为首者穿着八品官服,蓄了一口浓密的胡子,手臂精壮,显然有武艺在身。

    李常笑瞄了一眼官服的纹路,再结合县卒的态度,可以推断出眼前这人的身份。

    县尉。

    掌控全体义陵县卒,负责剿匪与治安。

    正思索之际,县尉从怀里取出一张公文,贴在城墙上。

    “县尊大人有令。即日起,紧闭城门。闲杂人等,一应不许出城。”

    说完,他大袖一挥,领着县卒们走开。

    显然是前往其他几座城门。

    而方才贴公文的地方,已熙熙攘攘聚起了百姓。

    “这是发生什么了,为何不让我等出城。”

    “我观县尉调集重兵,或许将有大事发生。”

    “莫非是出城剿匪?”有机灵的人想到。

    义陵全城士卒,加上衙役莫约有三百人,配备简易的甲胄与制式兵器,以一敌二不在话下,寻常山匪无从抵抗。

    一直以来,这都是义陵县尊的最大底气。

    很快,剿匪的说法得到了赞同。

    大部分人摇摆的心思纷纷安定下来,唯一令人头疼的,却是封城后的生活问题。

    城里的一应供应,有相当一部分来自乡下。

    如今城门紧闭,少不了会有影响。

    足以料想,短时间内粮价,油价,菜价,肉价都会受影响。

    有脑子活络,很快知道要做什么。

    他们一边打着哈哈,下一秒脚底像抹了油似的,径直朝着家中飞奔而去。

    其余人稍一思索,也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紧随其后。

    到最后,只剩下数名拄着拐杖的老叟,望着公文发冷。

    枯瘦的手臂,不见肉的脸上,闪过一抹凝重的神色。

    他们抬起头,仰望着天,低声道。

    “大事不妙……”

    李常笑默默站在角落,眼底略有讶色。

    城中竟然还有明白人。

    旋即,他摇了摇头,快步走回自家医馆。

本文网址:http://www.lazytxt.top:8081/xs/15/15255/722974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lazytxt.top:8081/15/15255/7229749.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