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人小说 > 其他小说 > 中国名人传记大全 > 第69章 和珅——和珅跌倒,嘉庆吃饱

第69章 和珅——和珅跌倒,嘉庆吃饱

推荐阅读:爱情公寓:我成为了电台主持!亲爱的灵石太子妃她断案如神乱说天国夫人重生?疯批反派强吻不放手!崩铁:51章旋转肘击纳努克卷王的修炼手册带着空间,躺平青石湾掐指一算:不可,那是你姐!盘古神藏

    和珅,清朝乾隆年间的权臣,以其无与伦比的才华与惊人的贪腐而闻名于世,是中国历史上最具争议性的人物之一。

    本名钮祜禄·和珅,生于公元1750年,逝世于1799年。

    其一生的起伏跌宕,恰似一部错综复杂的历史大戏,不仅映射了乾隆晚期的政治生态,也深刻反映了封建王朝末期的种种矛盾与危机。

    一 生平概述

    1 早年经历

    和珅出身并不显赫,其家族虽属满洲正红旗,但家道中落,父亲常保只是一个小官。

    幼时的和珅聪明好学,精通满、汉、蒙、藏四语,这在当时是非常罕见的语言才能。

    据说他容貌俊美,仪表堂堂,加上天资聪颖,很快便脱颖而出。

    青年时期的和珅因才情出众被选入宫中做侍卫,这是他仕途的,也是命运转折的关键。

    2 得宠于乾隆

    和珅的崛起与乾隆皇帝的赏识密不可分。

    一次偶然的机会,乾隆帝注意到这位年轻侍卫的机敏与才华,特别是和珅在处理政务时的高效与智慧,深得乾隆喜爱。

    和珅不仅在文学上有深厚造诣,更擅长揣摩圣意,总能准确预判乾隆的需求与想法,逐渐成为乾隆身边不可或缺的心腹。

    乾隆四十年(1775年),和珅被任命为户部侍郎,正式踏入政坛。

    此后平步青云,历任多个要职,包括军机大臣、内务府总管、领侍卫内大臣等,集军政大权于一身,成为乾隆朝后期最炙手可热的人物。

    3 权倾一时

    在权力巅峰时期,和珅几乎掌控了整个国家的经济命脉,其影响力之大,连外国使节都需先通过他才能见到乾隆。

    他利用手中的权力大肆敛财,手段多样,从收受贿赂到巧取豪夺,无所不用其极。

    同时,他还通过开设当铺、钱庄、商号等,构建了一个庞大的商业帝国,财富积累惊人。

    民间有“和珅跌倒,嘉庆吃饱”的说法,足见其财产之巨。

    4 贪腐与衰落

    和珅的贪腐行为最终成为了他的致命伤。

    乾隆晚年,和珅的权势达到了顶峰,同时也招致了朝野内外的不满与嫉妒。

    乾隆帝驾崩后,嘉庆帝即位,迅速对和珅采取行动,列举其二十大罪状,包括擅权纳贿、结党营私等,将其逮捕下狱。

    和珅的倒台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终结,也预示着清王朝由盛转衰的开始。

    5 结局与影响

    嘉庆四年(1799年)正月,和珅被赐自尽,享年仅49岁。

    他的死讯震惊朝野,同时也开启了嘉庆朝的大规模反腐行动,试图以此来整肃朝纲,恢复国力。

    然而,和珅的故事留给后人的不仅仅是对个人贪婪的警示,更是对封建制度下权力不受制约所导致的悲剧性后果的深刻反思。

    和珅的一生,是才华与贪欲交织的传奇。

    他在政治上的手腕与在经济上的贪婪形成了鲜明对比,成为了后世研究清朝乃至整个中国封建社会的一个重要案例。

    尽管其行径为人所不齿,但不可否认的是,和珅的智慧与能力在某种程度上推动了当时政策的执行效率,也揭示了权力与腐败之间复杂而微妙的关系。

    二 主要罪过

    和珅的主要罪过不仅体现在巨额的财产贪污上,还涉及多方面的政治腐败与滥用职权,对清朝的政治生态造成了深远的负面影响。

    1 巨额财产贪污

    和珅最大的罪行莫过于其惊人的财富积累。

    据记载,他聚敛的财富之巨,甚至超过了清朝国库数年的收入总和。

    和珅利用自己的权势,通过各种手段,包括但不限于收受贿赂、挪用公款、垄断贸易、非法征税、强占土地和房产等,构建了一个庞大的财富帝国。

    他不仅直接从国家财政中中饱私囊,还利用官商勾结的方式,控制了多个重要行业的经营权,如盐业、丝绸、茶叶等,通过这些垄断地位大肆敛财。

    2 滥用职权与卖官鬻爵

    在位期间,和珅严重滥用职权,干预司法公正,保护自己的亲信和同党,打压异己。

    他利用手中权力,操纵官吏选拔。

    将官位作为商品买卖,那些渴望晋升或者逃避惩罚的官员,不得不向他行贿,导致整个官僚体系的风气败坏,清廉之士难以立足。

    这种卖官鬻爵的行为极大地破坏了政府机构的正常运作和国家治理效能。

    3 掩盖真相与压制言论

    和珅还被指责为掩盖真相,操控舆论。

    他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对不利于自己的信息进行封杀,对敢于揭露其罪行的官员和平民进行打压,甚至使用酷刑和暗杀来消除异见。

    这种行为严重阻碍了信息的自由流通,使得朝廷上下一片虚假的繁荣,实则隐患重重。

    4 干预朝政与皇权

    和珅的权势一度达到可以影响皇权的地步。

    他常常在乾隆帝面前进谗言,排挤忠良,使得朝中正直之士无法得到重用,严重干扰了正常的朝政决策。

    更有甚者,他有时还会代乾隆批阅奏折,擅自决定国家大事,这种僭越行为对皇帝权威构成了严重挑战。

    5 阻碍改革与社会发展

    和珅的腐败统治不仅消耗了大量国家资源,也阻碍了社会进步和必要的改革。

    在和珅的影响下,朝廷内部腐败丛生,国家机器效率低下,难以有效应对当时的社会矛盾和民族危机,如白莲教起义等。

    这些都间接导致了清朝中后期的衰落。

    总之,和珅的主要罪过不仅在于个人的贪欲和无度敛财,更在于他通过一系列腐败行径,严重腐蚀了清朝的政治肌体,破坏了国家的稳定和发展,为后来的嘉庆皇帝留下了沉重的遗产。

    最终,和珅在嘉庆四年(公元1799年)被赐死,其庞大的家产被抄没,成为历史上一个深刻的反面教材。

    三 历史评价

    和珅,清朝乾隆年间权臣,其一生的评价充满了矛盾与复杂性。

    既被视为才华横溢、政绩斐然的能臣,又被钉上了历史上最大贪官之一的耻辱柱。

    不同历史时期、不同视角对其评价差异显着,反映了和珅形象的多面性和复杂性。

    1 清代及近现代初期评价

    在清代及其后的近现代初期,和珅的形象主要被负面色彩所笼罩。

    尤其是在他被嘉庆帝迅速惩处之后,官方史书和民间舆论几乎一致将其刻画为一个贪婪无度、滥用权力、阻碍朝政的奸臣。

    这种评价着重于揭露其大量敛财、干预朝政、结党营私等行为,视之为清朝由盛转衰的重要因素之一。

    人们常以“和珅跌倒,嘉庆吃饱”来形容其聚敛的财富之巨,以及其倒台对国库的意外补充。

    在这一时期,和珅成为了贪婪与腐败的代名词,警示后世官员应以他为戒,勿蹈覆辙。

    2 近现代以来的历史学者评价

    随着历史研究的深入,尤其是近现代以来,历史学者开始尝试更加客观、全面地评价和珅。

    一方面,他们承认和珅的贪腐问题严重,对国家政治生态造成了恶劣影响,认为他的倒台是清除腐败、整肃朝纲的必然结果;

    另一方面,学者们也开始关注和珅的政治才能、文化贡献以及他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作用。

    在政治才能方面,学者们指出和珅在处理政务上的高效和机敏。

    他能够迅速应对突发事件,妥善处理各类政务,包括在乾隆晚年的外交活动中,和珅展现了出色的外交手腕,维护了国家的尊严。

    在经济管理上,尽管其动机可能并不纯正,但的确实施了一些有利于增加财政收入的政策。

    文化上,和珅对《四库全书》等文化工程的支持,表明他并非完全忽视文化建设,而是有意识地参与并推动了清代的文化繁荣。

    3 多元视角下的综合评价

    从更宽广的历史视角审视,和珅的评价逐渐趋于多元与复杂。

    他不仅是贪腐的象征,也是乾隆晚期政治生态的一个缩影,反映了封建王朝末期官僚体制的诸多问题。

    和珅的崛起与陨落,映射出权力结构的脆弱,以及个人能力与制度缺陷之间的相互作用。

    他既是权力游戏的高手,也是制度漏洞的牺牲品。

    部分学者强调,应当在历史的连续性和断裂中理解个体,和珅的悲剧不仅仅是个人道德的沦丧,更是整个社会、制度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他的经历提示我们,即使是最有才华的个体,在缺乏有效监督和制约机制的情况下,也有可能走向腐败的深渊。

    综上所述,和珅的历史评价经历了从单一到多元的转变,从纯粹的负面形象到更加复杂、立体的人物分析。

    他的一生是权力、才智与道德失衡的悲剧,留给后人的是一份深刻的历史教训和对权力制约机制的持续思考。

    ————————————

    和珅小故事——千叟宴的改良

    乾隆年间,乾隆帝曾举办过三次着名的千叟宴,意在彰显盛世气象,宴请全国的长寿老人。

    在第二次千叟宴中,和珅担任了筹办者。

    鉴于第一次宴会上食物因温度问题而未能令老人们满意。

    和珅展现出他的聪明才智,发明了带有烟囱的大火锅。

    不仅保持了菜肴的热度,还使整个宴会热气腾腾。

    老人们吃得津津有味,乾隆皇帝也因此颜面增光,对和珅的办事能力更为赏识。

本文网址:http://www.lazytxt.top:8081/xs/147/147510/6238723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lazytxt.top:8081/147/147510/62387232.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