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重赏

推荐阅读:一不小心掉到富贵人家穿书后成了顶流女明星和男配HE了四大家族:禁欲大佬宠上天我在暴力城市当刑警小师妹天生神力,一拳就能捶破天我靠表情包杀成一字并肩王!一人之下:带着十四亿人成仙笔友来信重生红楼之庶子贾环撩你又不肯,我死遁后你疯什么?

    要是自己能送上这样的礼物该多好,那太子之位简直就是手到擒来,轻松得很!

    蓝玉这老家伙真是不懂事,有这么好的东西,咋就不能用我的名义送出去呢?

    这样一来,将来我登上皇位,你的功劳还能少得了?

    于是,藩王们看蓝玉的眼神越来越不满,甚至带了几分恨意。

    其中最不爽的就是秦王朱爽。

    他看蓝玉的眼神,就跟看仇人似的。

    这家伙,典型的太子党。

    别看太子去世半年多了,他还硬着脖子不肯向别人低头。

    现在竟然想出向皇上进献祥瑞的主意。

    等着瞧!

    等老爹真的立了他那软弱的孙子为皇太孙,下一个收拾的就是你。

    哼!

    朱爽瞪了蓝玉一眼,当然也没忘了给朱允炆翻了个白眼。

    他对这个便宜侄子满肚子意见。

    现在看他被人抢风头,心里还挺美。

    当然,暗暗高兴的不只他一个。

    除了藩王,还有个小透明皇孙。

    这位皇孙就是朱允熥,皇孙里头唯一的孤儿,爹妈都不在了。

    现在虽然他嘴上叫着东宫的吕氏母妃,心里可是一点儿都不认。

    人人都说吕氏贤惠善良,但真相如何,恐怕只有离她最近的人才清楚。

    就算不贴身观察,单看吕氏和常氏做太子妃时,太子府里孩子的出生情况,也能猜个大概。

    常氏在时,自己生了两儿两女,吕氏那时还是侧妃,生了朱允炆,其他侍妾也都有生育。

    可吕氏成了太子妃后,一切都不一样了。

    打那以后,除了吕氏给太子生了三个儿子,再没别的孩子出生。

    这显然不是太子的问题,不然吕氏也不可能再生。

    真正的原因,用心一想就知道,吕氏不容忍别的孩子出生。

    朱允熥早看透了这一切,也知道是吕氏在背后捣鬼。

    他承认自己胆小,但不傻。

    他也明白为啥吕氏给他送各种玩具。

    没错,就是玩具,啥样的都有,只要他玩得开心,吕氏就更开心。

    他也清楚,为啥同样是上课调皮,挨训的是朱允炆,而他却没事。

    反过来,要是他受先生表扬,吕氏就不给他好脸色看,连饭都变得难吃了。

    被区别对待久了,朱允熥自然知道怎么应对最好。

    后来上课,他就开始吊儿郎当,先生讲什么他根本不听,下课也不做作业。

    有意无意间,他养成了混日子的性格。

    因为他知道:

    这正是吕氏想看到的。

    就这漫不经心的样子,反而让他过得越来越好。

    吃穿用度都变成了最好的。

    虽然他也想好好学习,让皇爷爷知道他能听懂课,想让皇爷爷注意到他。

    但他不敢。

    因为他现在无父无母,只能依赖吕氏,万一真惹吕氏不高兴了。

    他的日子会更难过,甚至可能有生命危险。

    看看太子府里,其他人哪个还能生得出孩子!

    即便侥幸生下来,也逃不过早夭的命运。

    所以,看到有人抢了二哥的风头,他心里简直乐开了花。

    终于有人做了他做不到的事。

    痛快!

    尽管朱允炆已经被大家公认为皇长孙。

    但朱允熥一直没改口,还是叫他二哥。

    因为在朱允熥心里,他只是二哥,大哥另有其人,而且永远不会变。

    虽然大哥早夭,模样已模糊。

    但在他心中,没人能替代大哥的位置。

    那是他的亲大哥,同一个爹娘。

    有时他会想,如果大哥还在世该多好。

    那样他就不必活得如此艰难。

    想学什么就能学,不必隐藏自己,想得到谁的赞扬也可以去努力争取。

    甚至就算什么都不想学,也能玩自己真正喜欢的东西。

    这么想着,朱允熥的眼里泛起了泪花。

    “父王!”

    “母亲!”

    “大哥!”

    “允熥想你们!”

    ……

    朱元璋一句话要重赏,就让大家脑洞大开。

    等他说出赏赐的东西,所有人都愣住了。

    “赐予高天卫指挥使飞鱼服、绣春刀、銮带。”

    众人听了,先是惊讶,细想之下,倒也能接受。

    按照皇上的习惯,这些年赏出去的飞鱼服也有十几件了。

    但这次特别的是,赏给了一个从三品小官,这还是头一遭!

    “高天卫改为高天都卫,朱政晋升为三品都指挥使。”

    朱元璋话音刚落,周围就像炸开了锅。

    咱们大明的官制这么随意了吗?

    一下子多了一个都卫,又多了一个都指挥使。

    这不是开玩笑?

    这玩笑可一点都不好玩。

    要知道,大明总共也就二十来个都指挥使。

    这二十多个还包含了边远地区的。

    都指挥使的职位非常重要,不是随便拉个人就能胜任的。

    更何况为了朱政的都指挥使,随便设了个都司卫所,简直就是闹着玩。

    高天卫就算是人全算上,也就几百个当兵的家,如果不扩军,哪怕说它是五军都督府出来的,它的影响力也就那么回事。

    但突然冒出来的这个都司卫所,真是让人摸不着头脑。

    尤其是那些心思活络的人,已经开始琢磨,这家伙到底啥来头。

    就算真是蓝玉看上的小子,可也不至于让皇上这么上心。

    可朱元璋似乎没打算停手。

    “五军都督府从别的卫所抽人,重组了,都划到高天卫去。”

    “高天卫自己说了算,还成立个火器营。”

    之前说改高天卫的名,好像没什么大不了,但现在从各处调兵充实高天卫。

    这高天都司的名头可就实打实的了。

    这时候,有人实在忍不住了。

    兵部尚书冯亚国小跑到了朱元璋跟前,“扑通”一声跪下了:

    “皇上,这可万万使不得啊!”

    “这奖赏不合理,真这么做,怕是大家心里不服啊。”

    其他官员见冯亚国说出了心声,也跟着跪了一地,央求朱元璋收回成命。

    朱元璋见满地跪的大臣,倒也没因为被阻拦而恼火,叹了口气说:

    “咱剩下的日子不多啦!”

    “你们说的我都知道,我已经想清楚了,不用再劝了。”

    “我还没老糊涂到那地步。”

    朱元璋话一落,全场都没声了。

    因为他们知道,这时候说啥也没用了。

    朱元璋决定了的事,谁都改不了。

本文网址:http://www.lazytxt.top:8081/xs/145/145677/6180313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lazytxt.top:8081/145/145677/61803135.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