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最终揭秘
推荐阅读:东莞岁月、旧朝渐落,新朝将临,时代的更迭、灾年先断亲,手持空间赚翻天!、雪夜活埋后,我夺了假千金凤命、我的职业是杀手、全民公路求生:欧皇重开带飞全球、被子女抛弃惨死,张老太重生八零、神雕:龙女为后,贵妃黄蓉、修仙:每一次模拟都朝着雌堕前进、牙行诡事、
待吃完最后一道甜羹,季有然长吁口气,瘫靠在椅背。
“这么多日来,这还是我吃得最放松的一顿饭。”他伸了个懒腰,叹道:“诸多疑点结了大半,那个人渣总算缉拿归案。”
“对了。”他又坐直,“杜修方才说与我和尚书大人,等他去探查,那条密道的出口已被堵塞,他和手下挖不开,只能无功而反。”
沈砚也正起神色,“恐怕这出口有玄机,是怕我们发现更多证据。”
“明日再派杜修去查。”季有然道。
沈砚点点头,“今夜咱们早些歇息,明日一早,我与你去找大人商议完,便去面圣。”
季有然点头,随即轻车熟路向他那间房走去。
“季大人?”苏昭惊诧唤声。
季有然回神,竟是难得正色,“苏掌柜,往日在官廨,总觉得常怀警醒,丝毫不得放松,在苏掌柜这里,却是难得远离,今日实在疲劳,不知能否借掌柜之地,再休憩一夜。”
苏昭咽了咽喉,平时季有然语出打诨,能坦然回击,可他有了几分软意,竟心生不忍。
尤其才看过他那空荡无物的官廨。
季有然将她沉默直接视为默认,理直气壮进了房。
苏昭将视线又移向沈砚。
沈砚倒是一脸坦荡,“我陪夏临,叨扰苏掌柜。”
说着陪夏临的人径直也向自己留寝的房间走去。
苏昭叹了口气。
又和长福尤松讲述一番白日之事,只是省略一些自己遇险的部分。
即便这样,两人还是连连倒抽凉气,嘘寒问暖不断。
在听到季应奇终于落网,尤松忍不住咬紧了牙关。
苏昭抚了抚她的头顶,温声道:“沈大人定是会给叶姑娘最公允的交代。”
待苏昭踏上二楼,沈砚的房间却未关,闻声走出,“苏掌柜可有空闲?”
他发髻已解,只用布带束起,削减了往日官服加身的冷峭,本就温润的面庞被衬得愈发柔和。
时间似不曾对他苛责,分毫不在他身上镌刻痕迹。
仿佛仍是那个多年前,在林中偶遇的少年书生。
俯身便会唤她一声:“林小姐。”
“虽有冒犯,但想问您一句,可曾——”
其实他开口,苏昭便猜到了用意,于是不待他说完,直接从袖中抽出了那条丝带。
有风穿堂,丝带翩跹。
“大人可是在寻这个?”
沈砚似是松了口气,“多谢掌柜,幸而未丢。”说完双手虚空而举,等待她奉还。
不做辩解,亦不追问为何在她身上。
仿若只要寻到便足矣。
苏昭本准备好的虚假解释成了多余,于是她几乎下意识地问道:“敢问大人,这是谁人之物?”
沈砚盯看向她,目光中尽是难以言明之色。
苏昭知道以她身份,这问题有多逾越,擅动他物,又是有多失礼。
季有然与她二人闲谈时,她亦觉如坐针毡。
她只想揪着沈砚到一处隐蔽之地,问他一句,你为何要留有我的发带。
可她不能。
她只能摒弃礼义,抓着这条丝带,如同抓住她在那塌毁过往中,唯一残有的可能。
她必须要确定。
沈砚却忽而从她手中一把夺过丝带,目中翻涌如烈燃之火。
“苏掌柜。”他的语气里难得冷肃,“这恐怕与你无关。”
随即回了房中。
丝带轻盈飘起,在苏昭脸颊擦过。
苏昭怔愣在原地,下意识想要去拉拽,却是空无一物。
房门在她面前骤然闭合
次日一早,三人又在桌案前碰面。
季有然精神充盈,剩下两人却都有些怏怏。
季有然左右各瞥一眼,“二位这是没睡好?”他想了想,“也是,今日一切将有定论,确实值得如此。”
苏昭默然片刻,终还是决议开口,不成想,却被沈砚抢了先。
“苏掌柜,昨日之事,实属抱歉。”
苏昭一怔。
沈砚道:“苏掌柜本不是喜好窥探之人,发现此物定是无意,只是那东西对我太过重要,一时以为丢失,心中焦急。”
苏昭垂眸,“应是我对沈大人致歉,昨日借用那房间,还以为是小尤的,便拿去问她,谁知并不是,这才想着要还给大人。”
这都是她的体面托词,漏洞百出,但沈砚没有追究。
昨夜苏昭辗转,这些时日,随着与沈砚和过往故人的重逢,又因抚瑶身份与她相近,总不免想起往昔。
直到发现沈砚仍随身带着自己的贴身之物,这种情绪堆积至了顶点。
可沈砚那一句“与你无关”,终于将她点醒。
是啊,如今她是苏昭,她筹谋多年,重回此处,为的并不是叙旧。
就算他对她有愧也好,心有一丝余念也罢,从她以苏昭之名获生起,便再无可以沉溺的资格。
此事她不打算再问,也不打算再挂心。
季有然听得云里雾里,忍不住追问:“你发现他什么东西了?”
苏昭道:“你还是问沈大人。”随即便转了话头,“今日沈大人面见陛下,我可否有一个不情之请。”
周璟仍是在御书房中接见。
兹事体大,并不宜在朝堂昭布。
尹正闻与沈砚悉数道来探查结果。
这桩原本源自风月之所淮水楼,官宦之子残害伶人的寻常案件,却波及深远,牵扯良多。
四年前,荆州水患,堤坝建材有失,工部的一纸验单,将供货商家叶崇文推出,成了罪魁祸首。
其女探查得知父亲这桩生意与淮水楼有关后,忍辱负重,埋伏其中,化名抚瑶,一直致力于寻找真相。
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抚瑶寻到了淮水楼暗帐,亦得知当年父亲与工部的交易,淮水楼在其中转了一手,以次充好。
而她偷藏罪证之事,却被幕后之人察觉,因此设下死局,令其无路可退。
可即便命丧她也不曾放弃将真相传递。
最后这桩案件还嫁祸给了季家的大少爷季应奇。
而季应奇被宋家父子联手,先判死刑,再两度偷梁换柱,从而助其从死罪中脱离。
以上种种,涉及大理寺、刑部、工部等一应要岗。
亦有诸多人丧命。
刑部宋侍郎当年包庇工部,如今偷梁换柱罪证确凿。
户部季尚书亦为救子有所牵涉。
大理寺卿裴希言虽未查实证,但其心已然可见。
唯一在此案中,意外无辜的,竟是凶手季应奇。
尹正闻阐述陈情后便告退,室内只剩周璟与沈砚。
周璟轻抚着额角,香炉中蛛丝般盘旋的细雾将他面庞遮掩。
许久,周璟开口:“怀庭,你可知陆卿如何行事?”
“这么多日来,这还是我吃得最放松的一顿饭。”他伸了个懒腰,叹道:“诸多疑点结了大半,那个人渣总算缉拿归案。”
“对了。”他又坐直,“杜修方才说与我和尚书大人,等他去探查,那条密道的出口已被堵塞,他和手下挖不开,只能无功而反。”
沈砚也正起神色,“恐怕这出口有玄机,是怕我们发现更多证据。”
“明日再派杜修去查。”季有然道。
沈砚点点头,“今夜咱们早些歇息,明日一早,我与你去找大人商议完,便去面圣。”
季有然点头,随即轻车熟路向他那间房走去。
“季大人?”苏昭惊诧唤声。
季有然回神,竟是难得正色,“苏掌柜,往日在官廨,总觉得常怀警醒,丝毫不得放松,在苏掌柜这里,却是难得远离,今日实在疲劳,不知能否借掌柜之地,再休憩一夜。”
苏昭咽了咽喉,平时季有然语出打诨,能坦然回击,可他有了几分软意,竟心生不忍。
尤其才看过他那空荡无物的官廨。
季有然将她沉默直接视为默认,理直气壮进了房。
苏昭将视线又移向沈砚。
沈砚倒是一脸坦荡,“我陪夏临,叨扰苏掌柜。”
说着陪夏临的人径直也向自己留寝的房间走去。
苏昭叹了口气。
又和长福尤松讲述一番白日之事,只是省略一些自己遇险的部分。
即便这样,两人还是连连倒抽凉气,嘘寒问暖不断。
在听到季应奇终于落网,尤松忍不住咬紧了牙关。
苏昭抚了抚她的头顶,温声道:“沈大人定是会给叶姑娘最公允的交代。”
待苏昭踏上二楼,沈砚的房间却未关,闻声走出,“苏掌柜可有空闲?”
他发髻已解,只用布带束起,削减了往日官服加身的冷峭,本就温润的面庞被衬得愈发柔和。
时间似不曾对他苛责,分毫不在他身上镌刻痕迹。
仿佛仍是那个多年前,在林中偶遇的少年书生。
俯身便会唤她一声:“林小姐。”
“虽有冒犯,但想问您一句,可曾——”
其实他开口,苏昭便猜到了用意,于是不待他说完,直接从袖中抽出了那条丝带。
有风穿堂,丝带翩跹。
“大人可是在寻这个?”
沈砚似是松了口气,“多谢掌柜,幸而未丢。”说完双手虚空而举,等待她奉还。
不做辩解,亦不追问为何在她身上。
仿若只要寻到便足矣。
苏昭本准备好的虚假解释成了多余,于是她几乎下意识地问道:“敢问大人,这是谁人之物?”
沈砚盯看向她,目光中尽是难以言明之色。
苏昭知道以她身份,这问题有多逾越,擅动他物,又是有多失礼。
季有然与她二人闲谈时,她亦觉如坐针毡。
她只想揪着沈砚到一处隐蔽之地,问他一句,你为何要留有我的发带。
可她不能。
她只能摒弃礼义,抓着这条丝带,如同抓住她在那塌毁过往中,唯一残有的可能。
她必须要确定。
沈砚却忽而从她手中一把夺过丝带,目中翻涌如烈燃之火。
“苏掌柜。”他的语气里难得冷肃,“这恐怕与你无关。”
随即回了房中。
丝带轻盈飘起,在苏昭脸颊擦过。
苏昭怔愣在原地,下意识想要去拉拽,却是空无一物。
房门在她面前骤然闭合
次日一早,三人又在桌案前碰面。
季有然精神充盈,剩下两人却都有些怏怏。
季有然左右各瞥一眼,“二位这是没睡好?”他想了想,“也是,今日一切将有定论,确实值得如此。”
苏昭默然片刻,终还是决议开口,不成想,却被沈砚抢了先。
“苏掌柜,昨日之事,实属抱歉。”
苏昭一怔。
沈砚道:“苏掌柜本不是喜好窥探之人,发现此物定是无意,只是那东西对我太过重要,一时以为丢失,心中焦急。”
苏昭垂眸,“应是我对沈大人致歉,昨日借用那房间,还以为是小尤的,便拿去问她,谁知并不是,这才想着要还给大人。”
这都是她的体面托词,漏洞百出,但沈砚没有追究。
昨夜苏昭辗转,这些时日,随着与沈砚和过往故人的重逢,又因抚瑶身份与她相近,总不免想起往昔。
直到发现沈砚仍随身带着自己的贴身之物,这种情绪堆积至了顶点。
可沈砚那一句“与你无关”,终于将她点醒。
是啊,如今她是苏昭,她筹谋多年,重回此处,为的并不是叙旧。
就算他对她有愧也好,心有一丝余念也罢,从她以苏昭之名获生起,便再无可以沉溺的资格。
此事她不打算再问,也不打算再挂心。
季有然听得云里雾里,忍不住追问:“你发现他什么东西了?”
苏昭道:“你还是问沈大人。”随即便转了话头,“今日沈大人面见陛下,我可否有一个不情之请。”
周璟仍是在御书房中接见。
兹事体大,并不宜在朝堂昭布。
尹正闻与沈砚悉数道来探查结果。
这桩原本源自风月之所淮水楼,官宦之子残害伶人的寻常案件,却波及深远,牵扯良多。
四年前,荆州水患,堤坝建材有失,工部的一纸验单,将供货商家叶崇文推出,成了罪魁祸首。
其女探查得知父亲这桩生意与淮水楼有关后,忍辱负重,埋伏其中,化名抚瑶,一直致力于寻找真相。
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抚瑶寻到了淮水楼暗帐,亦得知当年父亲与工部的交易,淮水楼在其中转了一手,以次充好。
而她偷藏罪证之事,却被幕后之人察觉,因此设下死局,令其无路可退。
可即便命丧她也不曾放弃将真相传递。
最后这桩案件还嫁祸给了季家的大少爷季应奇。
而季应奇被宋家父子联手,先判死刑,再两度偷梁换柱,从而助其从死罪中脱离。
以上种种,涉及大理寺、刑部、工部等一应要岗。
亦有诸多人丧命。
刑部宋侍郎当年包庇工部,如今偷梁换柱罪证确凿。
户部季尚书亦为救子有所牵涉。
大理寺卿裴希言虽未查实证,但其心已然可见。
唯一在此案中,意外无辜的,竟是凶手季应奇。
尹正闻阐述陈情后便告退,室内只剩周璟与沈砚。
周璟轻抚着额角,香炉中蛛丝般盘旋的细雾将他面庞遮掩。
许久,周璟开口:“怀庭,你可知陆卿如何行事?”
本文网址:http://www.lazytxt.top:8081/xs/144/144797/6141280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lazytxt.top:8081/144/144797/61412808.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