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人小说 > 历史军事 > 重生大明1635 > 第32章 争论不休

第32章 争论不休

推荐阅读:末世:战姬指挥官万古禁忌,诸世寰宇有我无敌四零:零元购,动静闹得有点大史上最强青训选手重生,守护心尖上的哑巴甩了渣男,嫁老男人后被宠入骨!重回少年,孩子她妈成了女总裁将本轻狂残疾大佬不孕不育?她一胎生四宝!爷爷镇南侯,开局逼我起兵造反!

    皇极殿。

    一百个文武早早进入殿中,不少官员交头接耳小声议论。

    天子快一个月没开朝会了,昨日午后接到上朝通知,三品以下文官争先恐后登记,没挨上的还差点骂了娘。

    一个月来崇祯没开朝并不代表未理政事,不是在各部衙门议事,就是泡在大明科学院。

    还先后考察了西苑官地、皇家集团诸多店铺作坊,去燕云马场鼓舞天雄军士气,视察城中厕所革命进展等等。

    总之每天叫一个行程满满,日理万机。

    “皇上驾到!”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环视一周,崇祯默不作声。

    朝会限定的一百人满当当,不知是真关心大明还是天生喜欢凑热闹。

    抬了抬手示意,蒋德璟扯起了嗓子。

    “陛下有旨,众卿平身!”

    “谢陛下!”

    “蒋主任,开始。”

    望向蒋德璟,崇祯淡淡道。

    “臣遵旨!”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那句口头禅已经不在,现在由皇家事务司担任司仪,就好比会议主持。

    鸿胪寺职权全部并入皇家事务司,鸿胪局只需派三两人料理相关事务便可。

    所有朝会节奏都掌握在皇帝手里,臣子牵着鼻子走想议什么就议什么,完全成为历史。

    “今日共三项事宜,其一,通报对奴战事,其二,通报大明宪法等律法审议结果,其三,确定明年春闱事务!”

    蒋德璟声如洪钟,宣布朝会议程。

    大臣们神态各异,没有谁再主动站出来瞎嚷嚷。

    天子回京第一朝黄景昉的事历历在目,从那以后规矩就变成这样了,就算要发言也得先忍着,等流程走完。

    “陛下,臣意通禀辽东战事!”

    “准!”

    卢象升出班,捧着奏本朗朗上口。

    “经军机处汇总,五月初六北方野战军两路人马前出,现已占领朵颜故地及三座塔多日。

    经陛下钦定,将朵颜故城赐名赤峰,三座塔赐名朝阳,重新纳入我大明国土!

    此战灭掉五部蒙古部落,杀敌一万八千余,俘虏蒙元余孽四万余人,物资若干!”

    “嘘”

    朝臣中有人发出嘘唏,汇集在一起就成了一股嘈杂音。

    卢象升咳嗽一声,殿中重归寂静,接着道:

    “五月十八日,禁军第三军与水师沈世魁部,分别攻克朝鲜义州及镇江堡,现镇江堡紧握于大明之手,残敌退守凤凰城。

    山东都督府三万儿郎于二十一日登陆朝鲜,据最新情报,朝鲜主要城池均被我军掌控!

    国王李倧骑墙观望,最终屈服于大明天威,朱大典上报请示,是否扶持新国王!”

    “啊”

    “这”

    这次的嘘唏声更大,北方野战军出征是登了报的,只是不清楚细节,华夏日报对战况也仅报道过只字片语。

    而东面就不一样了,官方从来没有宣布过,今日一提出便是大瓜,一帮内阁军机口风好严啊。

    那啥扶持朝鲜国王啥意思?宗主国管得这么宽吗?

    绝大部分官员倍感惊异,少许人还多少有些费解与不满。

    “关宁军于近日收复松山、杏山诸堡,宁远到锦州陆路完全打通,尽归我大明之手!

    现侯恂坐镇锦州,与北方野战军两路人马遥相呼应,此役最终之目的即将达成。

    从此辽西与长城外线千余里故土将连成整体,辽西走廊不再孤悬一线!”

    合上奏本,卢象升向天子作揖。

    “陛下,臣已通报完毕!”

    “回班。”

    “遵旨!”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孙承宗从椅子上站起,带头山呼。

    一众臣子有样学样,所有人都喜形于色,就算有点小心思者也不敢在此刻唱反调。

    朝堂之上将战果公之于众,明日华夏日报也会详细报道,已无保密的必要了。

    “诸位爱卿都说说,先议一议朝鲜新国主事务。”

    崇祯一副闲适悠然,语气无比平淡。

    不少臣子犹如注入一针兴奋剂,皇帝都很久没让人在朝堂上发表意见了,正欲出班间,刘宗周站了出来。

    “陛下,朝鲜国主首鼠两端,已不可再谋其位,依臣之见可立世子李溰为王!”

    藩国之事就该礼部管,刘宗周自然得积极表态。

    “臣附议!”

    “臣附议!”

    部分臣子拱手,多半为礼部、吏部官员。

    也有一些人唯唯诺诺,似乎在随波逐流。

    望了眼才从诏狱出来两个月的倪元璐,只见其眉头紧锁,崇祯问道:

    “倪侍郎,你有不同意见吗?”

    倪元璐一怔,出班道:

    “陛下,臣没有意见,只是只是”

    “支支吾吾作甚,直说!”

    “陛下恕罪,臣遵旨!”

    倪元璐深吸一口气,天子前段时日单独召见过他,说的话令他无地自容。

    天子还不计前嫌,升他成礼部右侍郎兼京师大学堂祭酒,这份大度再度令他汗颜不已。

    这一年来自己种种作为实在迂腐不堪,诏狱里他想了很多,大明翻天覆地日新月异,旧思维早已行不通了。

    “陛下,朝鲜臣服我大明近三百年,我朝于此国耗费人力、物力、财力无数。

    神宗朝两度抗日援朝,大明儿郎流血牺牲,国库消耗殆尽,还直接引发奴儿崛起,此等藩国若再行国祚有失偏颇!”

    “那依卿之见不该立新王啰?”

    崇祯淡淡道。

    “臣没有想好,然不立肯定胜过新立!”

    “陛下,臣以为倪侍郎所言极是,如今朱总督经略朝鲜,此国之西人党势必处于上风!

    为以绝后患,完全可以撤销朝鲜王室,改成我大明之行省!”

    新任兵部尚书吴珄慷慨陈词,这一番话让朝堂瞬间炸锅。

    大明原本无行省一词,各地都称为承宣布政使司,这个词是皇帝上个月才提出来的,算是承接蒙元旧制。

    崇祯心中暗笑,这吴珄有点意思,是个刺头啊。

    在他心目中将朝鲜变为行省只是时间问题,今日之所以要把这档子事儿放在朝会上讨论,便是想看一看朝堂舆论走向。

    “陛下,臣以为万万不可!”

    “陛下,我大明虽乃堂堂宗主,然一旦收为行省即代表侵吞他国,于汉家礼仪不符啊。”

    “有何不可,身为宗主便有行事之权,岂是小国能够左右!”

    “李倧瞻前顾后虚与委蛇,建奴墙则投建奴,大明儿郎强势登陆则重依大明,此等不忠不义之徒,拿来何用!”

    “”

    一众大小文官叽叽喳喳,瞬间分成两派。

    内阁、军机处、其它各部尚书侍郎们冷眼旁观,尤其了解天子的人,更是默不作声。

    要论大明花在朝鲜身上的心血,确实超过任何一个行省。

    别说收入囊中,即便将朝鲜国永世为奴作补偿都实属应该。

    要争论就争论,崇祯无动于衷,让喜欢辩论的臣子找回点曾经的感觉,就当过过嘴瘾。

    天子有纵容的意思,皇家事务司礼官也没有过问,文官们开始表演了。

    足足两刻钟过去,两派互不相让,唇枪舌战愈演愈烈。

    大明文官真特么带劲,崇祯终于听厌烦了,给蒋德璟使了一个眼色。

    “肃静!肃静!”

    争论声渐渐停息下来,不少人粗气直喘,先前可累得够呛。

    “朕也不想多说,老规矩,认可收回李氏职权设朝鲜为行省者站左边,反之则站右边!”

    崇祯眯着双眼,听臣子吵架没点免疫力还真不行,真不知以前是怎样熬过来的。

    十余息功夫后,朝堂上泾渭分明。

    赞成者超过八成,嚷嚷半天就是十来个小官瞎逼逼。

    摇头自嘲,崇祯笑道:

    “看来朕确立新律法一点无错,按新律法之规定,今后朝廷将设立明镜台衙门。

    尔等想提出治国之策,想要发表高论,明镜台便是尔等大展拳脚之地!”

    内阁及六部少数知情者忍俊不已,佩服天子果然睿智。

    大明朝堂吵了两百多年了,光靠堵并非长久之计,天子也不是听不进忠言之君。

    设一个衙门供他们吵,看究竟吵成个啥样。

    “不过朕有言在先,往后无论争辩结果如何,均需以投票表决为准,就像你们现在这般。

    朕允许不同意见,然若想靠少数人之意撼动大事,以致无限期拖延不了了之,朕绝不容许!”

    一众臣子听得懵懵的。

    又是明镜台又是投票,天子语气不善说得非常清楚,只有静待下文了。

    “孙先生!”

    “臣在!”

    “即刻向朝鲜国下旨,收回敕封金册大印,贬朝鲜王室为民,将朝鲜设为我大明最新行省!

    由朱大典担任朝鲜首任总督,总领朝鲜一切军、政事务,改朱大典部为禁军第七军!

    即日起撤销山东都督府,由东征都督府全盘接管山东军务!”

    “臣遵旨!”

    “朕看就由倪侍郎跑一趟,去宣扬我天朝国威!”

    “臣遵旨!”

    朝堂喧闹尘埃落地,崇祯一锤定音。

    那些持反对意见者也不好再多说什么,天子此般想来绝非一时兴起,恐怕早都在酝酿了。

    二十多人对阵七十多人,天子和高官全站一方,以所谓礼仪去左右政事,真的行得通吗?

本文网址:http://www.lazytxt.top:8081/xs/144/144796/6141204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lazytxt.top:8081/144/144796/61412044.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