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人小说 > 历史军事 > 天工开物,我在古代养妻儿 > 第79章 分家之后第一新年

第79章 分家之后第一新年

推荐阅读:狼群行动山村孩子王穿越成小姑娘,圣上封我为大国师穿成温柔炮灰大师姐噬锤快穿大佬的灭世日记重生之青樱回来后整顿后宫星穹铁道:仗着师父华为所欲为!兵王令武龙青春烙印

    呼啸了一整个冬日的北风,仿佛也知晓了年关将至的喜庆。

    在这除夕的前一晚,悄然收敛了它的凛冽。

    天空难得地放晴,清冷的月光洒满了寂静的青石村。

    也给村西头那间孤零零的、修补过的牛棚,披上了一层银霜般的清辉。

    棚屋里,却是一片与屋外寒冷截然不同的忙碌与温暖。

    明天,就是除夕了。

    这是张大山一家,自分家出来、独立门户之后,过的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新年。

    意义之重,不言而喻。

    全家人都卯足了劲,要让这个年,过得有盼头,有生气。

    一大早,天还没亮透。

    王氏和花儿就带着弟弟妹妹们,开始了彻底的大扫除。

    棚屋本就狭小,东西也少,按理说没什么可收拾的。

    但她们却做得格外认真。

    墙角的蛛网被仔仔细细地扫了下来。

    地面被清扫得干干净净,甚至还用湿布擦了几遍。

    那几件粗糙的木桌木凳,也被擦拭得露出了木头本来的颜色。

    就连墙角堆放的柴火,都被重新码放得整整齐齐。

    孩子们也像模像样地拿着小扫帚,或者破布头,跟着忙前忙后。

    栓子和柱子负责把积攒的草木灰仔细地倒进屋后的堆肥坑。

    丫丫则帮着娘亲浆洗衣物,虽然天气寒冷,小手冻得通红,却毫无怨言。

    就连最小的豆子,也拿着一块小抹布,煞有介事地擦着他能够得着的炕沿。

    整个棚屋,虽然依旧简陋,却被收拾得窗明几净,焕然一新。

    下午,最让孩子们期待的时刻到来了——贴春联。

    张大山拿出他早就写好的、字迹依旧算不上工整的春联。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勤劳致富家和事兴”

    横批:“迎春接福”

    他让识字最多的小山,一字一句地念给弟弟妹妹们听。

    孩子们似懂非懂,却都觉得这红纸黑字充满了神奇的魔力。

    王氏则用家里仅有的一点白面,熬了小半碗浓稠的浆糊。

    张大山踩着木凳,小心翼翼地将春联贴在门框两侧和门楣上。

    那鲜艳的红色,如同两簇温暖的火焰,瞬间点亮了这个简陋的家门,也点燃了全家人心中对新年的期盼。

    “爹写的字真好看。”

    柱子仰着小脸,由衷地赞叹道,浑然忘了自己还不认识几个字。

    “那是。以后你们也要好好跟周先生学,写出比爹更好看的字来。”

    张大山笑着摸了摸儿子的头。

    棚屋灶台那边,早已是香气弥漫。

    王氏和花儿正在紧张地准备着年夜饭。

    那块平日里宝贝得不得了的腊肉被切下了一大半。

    昨天铁牛和石头运气好,又套住了一只不算小的野兔,也被收拾干净,放进了锅里。

    最让人期待的,还是饺子。

    白花花的面粉被擀成一张张圆圆的皮。

    肥瘦相间的猪肉混合着白菜野菜剁成的馅料,散发着诱人的香气。

    孩子们都围在旁边,好奇地看着,不时地伸出小手想去偷捏一个,被王氏笑着拍开。

    王氏一边包着饺子,一边嘴里还哼着不成调的乡间小曲。

    她的脸上,带着一种从未有过的、轻松而满足的笑容。

    分家出来,虽然日子苦,但心是安定的。

    不用再看公婆的脸色,不用再担心好东西被二房抢走。

    自己辛苦挣来的,可以明明白白地给自家的孩子吃。

    这种当家做主的感觉,让她觉得所有的辛苦都值了。

    当夜幕终于降临,最后一缕残阳隐没在西山之后。

    棚屋里,那盏昏暗的油灯被点亮。

    桌子上,摆满了热气腾腾的饭菜。

    一大盆白胖诱人的肉馅饺子。

    一大碗香气扑鼻的炖兔肉烧腊肉。

    还有一盘翠绿的炒野菜。

    主食是熬得浓稠金黄的小米粥。

    这绝对是张家有史以来最丰盛的一顿年夜饭。

    “吃饭了。过年了。”

    张大山坐在主位,举起自己的粗瓷碗。

    “爹祝大家,新年身子康健,吃饱穿暖。”

    “也祝咱们家,来年的日子,像这锅里的肉一样,越过越有滋味。”

    “好。”

    孩子们齐声欢呼,纷纷举起自己的碗。

    “谢谢爹。”

    “爹娘过年好。”

    “哥哥姐姐过年好。”

    稚嫩的声音里,充满了纯粹的喜悦。

    然后,便是风卷残云般的“战斗”。

    孩子们的小嘴几乎没有停过。

    饺子一个接一个地消失。

    肉块一块接一块地被消灭。

    就连平日里不怎么受欢迎的小米粥,似乎也因为这过年的气氛,变得格外香甜。

    栓子和柱子吃得满嘴流油,互相比赛着谁吃得多。

    丫丫小口地吃着,不时给旁边的豆子夹一小块剔了骨头的兔肉。

    豆子则抱着一个大饺子,啃得不亦乐乎,小脸上沾满了馅料。

    花儿和石头则相对文静些,但碗里的食物也在飞快地减少。

    铁牛依旧是吃得最实在的那个,默默地往嘴里扒拉着,仿佛要把一年的辛苦都补回来。

    王氏看着孩子们满足的样子,脸上笑开了花,不停地给他们添菜盛粥,自己却舍不得多吃几口肉。

    张大山默默地将自己碗里最大的一块腊肉夹给了妻子。

    “你也吃。忙了一年了。”

    王氏看了丈夫一眼,眼圈微红,却没有再推辞,小口地吃了起来。

    这顿年夜饭,吃得热闹,吃得满足,吃得酣畅淋漓。

    吃完饭,收拾好碗筷。

    张大山又拿出了他准备好的“压岁钱”。

    依旧是每人三文钱。

    但这三文钱,却承载着父亲对孩子们新年的祝福和期盼。

    孩子们小心翼翼地接过铜钱,有的立刻塞进贴身的口袋,有的则互相比较着,小脸上洋溢着得到礼物的纯粹快乐。

    接下来,是守岁的时间。

    一家人围坐在烧得暖烘烘的土炕上。

    张大山继续给孩子们讲着那些来自另一个世界的神奇故事。

    孙悟空如何七十二变,猪八戒如何贪吃好色,沙和尚如何忠厚老实……

    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时而惊呼,时而大笑。

    棚屋里充满了快活的气氛。

    王氏和花儿则拿出针线笸箩,借着灯光缝补着衣物,脸上带着恬静的笑容,偶尔也会被故事逗乐。

    张大山讲得口干舌燥,便让小山给大家背诵一段新学的《三字经》。

    小山虽然还有些生涩,但声音清亮,吐字清晰,俨然一副小读书人的模样。

    引来了哥哥姐姐们的阵阵夸赞。

    时间在温馨的氛围中悄悄流逝。

    窗外夜色深沉,寒星闪烁。

    棚屋内灯火摇曳,暖意融融。

    张大山看着眼前这幅景象,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宁静和满足。

    他想起了往年在老宅过年的情景。

    同样的除夕夜,他们大房却总是小心翼翼,如履薄冰。

    年夜饭桌上,他们是末座,是陪衬。

    压岁钱更是想都不敢想。

    守岁时,也只有听着二房那边传来的欢声笑语、自己这边却冷冷清清的份。

    那种寄人篱下、仰人鼻息的滋味,如同烙印般刻在他的灵魂深处。

    而现在,一切都不同了。

    虽然住的是破屋,吃的是粗食。

    但他们是自由的,是平等的,是有尊严的。

    这个家,是他们自己当家做主。

    这份感觉,千金不换。

    夜渐渐深了。

    年幼的豆子和柱子,早已抵挡不住困意,依偎在母亲怀里沉沉睡去。

    栓子和丫丫也上下眼皮打架。

    只有铁牛、石头、花儿和小山,还强撑着精神,陪着爹娘守岁。

    “好了,都去睡。”

    张大山看着孩子们困倦的样子,温和地说道。

    “年,咱们就算过完了。”

    “明天起来,又是新的一天,新的开始。”

    孩子们听话地各自找地方躺下。

    很快,棚屋内便响起了均匀的呼吸声。

    张大山吹熄了油灯。

    黑暗中,他轻轻握住了身边妻子粗糙的手。

    “孩儿他娘,辛苦你了。”

    “说啥傻话呢,当家的。”

    王氏的声音在黑暗中显得格外温柔。

    “有你在,有孩子们在,过啥样的日子,俺都觉得甜。”

    两人依偎在一起,没有再多说什么。

    窗外,几声零落的爆竹,宣告着旧岁的结束,新年的到来。

本文网址:http://www.lazytxt.top:8081/xs/144/144738/6137682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lazytxt.top:8081/144/144738/61376828.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