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人小说 > 历史军事 > 天工开物,我在古代养妻儿 > 第48章 《水利》构思,水车之梦

第48章 《水利》构思,水车之梦

推荐阅读:一不小心掉到富贵人家穿书后成了顶流女明星和男配HE了四大家族:禁欲大佬宠上天我在暴力城市当刑警小师妹天生神力,一拳就能捶破天我靠表情包杀成一字并肩王!一人之下:带着十四亿人成仙笔友来信重生红楼之庶子贾环撩你又不肯,我死遁后你疯什么?

    春日渐深,阳光也日渐毒辣起来。

    前些日子播下的种子,靠着初春时节土壤里残存的那点湿气,倒是勉强钻出了一些嫩黄的细苗。

    可这远远不够。

    粟米、麦子、豆子,哪一样生长不需要水的滋养?

    尤其是那片被他寄予厚望的、尝试种植水稻的试验田,更是离不开水。

    他每天都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力气,从不远处那口刚挖好没多久的浅井里,一桶一桶地往外提水。

    然后颤巍巍地挑着水桶,一步一步挪到地头,小心翼翼地浇灌那些脆弱的幼苗。

    可井里的水量毕竟有限,仅够勉强维持水稻田不干涸,以及给其他旱地作物最干渴的时候“吊吊命”。

    想要让这五亩地都喝足水,靠这口井,无异于杯水车薪。

    好几次,他站在田埂上,望着那些因为缺水而显得有些萎靡、叶片发蔫的禾苗,心头都如同被烈日炙烤般焦灼。

    难道,辛辛苦苦开垦出来的土地,撒下的希望种子,最终还是要因为这该死的干旱而功亏一篑?

    他不甘心。

    他的目光,不由自主地投向了村子南边那条蜿蜒流淌的清河。

    清河的水量虽然不算特别丰沛,但常年不断。

    河水清澈,是村里人主要的饮用水源。

    若是能将这河水引到自家的田地里来……

    这个念头一旦升起,便如同疯狂滋长的藤蔓,瞬间缠绕了他的整个心房。

    可是,怎么引?

    他家的地势,比河滩要高出不少。

    直接挖沟渠引水,根本不可能。

    用人力挑水?

    那更是天方夜谭,别说五亩地,就是半亩地也浇不过来。

    必须要有工具。

    一种能够将低处的水,提升到高处的工具。

    他的脑海里,如同按下了搜索键。

    无数来自《天工开物》的记忆碎片开始翻腾、组合。

    关于农业、关于水利的部分,尤其清晰。

    他想起了书中《水利》篇的记载。

    那里面,详细描绘了各种古代中国用于提水灌溉的精巧机械。

    翻车,也就是龙骨水车。

    结构相对简单,用人力或畜力驱动,通过链条带动木制刮板,将水从低处提升到高处,效率颇高,适合大面积灌溉。

    筒车。

    利用水流冲击转动,竹筒自动舀水提升,无需人力,昼夜不息,尤其适合河流落差较大的地方。

    还有桔槔、辘轳……

    一个个曾经只存在于古籍图谱中的名字和形象,此刻在他的脑海中变得无比生动和具体。

    他仿佛能看到那些木制的齿轮如何啮合转动。

    能听到链条刮板哗啦啦的提水声。

    能感受到水流冲击筒车带来的勃勃生机。

    水车。

    对。

    就是水车。

    这或许就是解决他家土地干旱问题的关键所在。

    他蹲在地头,捡起一根树枝,开始在干裂的土地上勾勒起来。

    他的眉头时而紧锁,时而舒展。

    他在计算。

    计算着清河的水流速度和自家田地的高度差。

    计算着制作水车所需要的材料——木材、竹子、绳索、或许还需要一点铁器?

    计算着以他目前掌握的工具和手艺,哪种水车更容易实现。

    龙骨水车似乎更实用,提水量大,但结构相对复杂,需要的部件多,对木工的要求也高。

    筒车结构简单些,可以就地取材用竹子制作,但对水流的冲击力有要求,清河的水流似乎不够湍急。

    桔槔和辘轳虽然简单,但提水量太小,效率太低,不适合灌溉农田。

    思来想去,他觉得龙骨水车或许是更合适的选择。

    虽然难度大些,但一旦建成,效益也最大。

    他仿佛已经看到了。

    在那清河岸边,一架巨大的木制水车缓缓转动。

    清澈的河水被一节节刮板带起,沿着长长的龙骨输送到高处。

    然后哗啦啦地倾泻而出,流进新挖的水渠。

    滋润着他家那五亩原本贫瘠干旱的土地。

    禾苗在水的滋养下茁壮成长,变得绿油油一片。

    秋天,金黄的稻穗、饱满的麦粒、沉甸甸的豆荚压弯了枝头。

    丰收的喜悦洋溢在每一个家人的脸上。

    那将是怎样一幅动人的景象啊。

    这不仅仅是一个灌溉工具。

    这是一个梦想。

    一个用智慧和汗水,将荒漠变为良田的梦想。

    一个让家人彻底摆脱饥饿,过上丰衣足食好日子的梦想。

    一个让他这个来自异世的灵魂,在这个时代真正扎下根、挺起腰杆的梦想。

    他的眼中,迸发出前所未有的、炽热的光芒。

    一定要把它做出来。

    无论有多难。

    无论需要付出多少代价。

    傍晚回到家。

    张大山将自己关于水车的构思,简单地跟王氏和铁牛、石头说了。

    他没有讲太多复杂的原理,只是描述了水车如何能将河水引到地里,让庄稼不再受干旱之苦。

    王氏听得似懂非懂,但看到丈夫眼中那从未有过的兴奋和笃定,她便无条件地选择相信。

    “当家的,你要是觉得行,那咱就试试。”

    她说道,语气一如既往地温顺而支持。

    铁牛则被父亲描述的景象所吸引,憨厚的脸上也露出了向往。

    “爹,那东西……真能把河里的水弄上来?”

    石头更是激动得两眼放光,围着父亲不停地追问。

    “爹,那水车长啥样?是不是跟磨坊里那个大轮子差不多?”

    “得用多少木头啊?咱们去山上砍吗?”

    “做好了,咱们家的地是不是就能跟刘员外家那水浇地一样了?”

    看着家人眼中重新燃起的希望和好奇。

    张大山的心中充满了力量。

    他知道,这个“水车之梦”,不仅仅是他一个人的梦。

    更是承载了全家人对美好未来的期盼。

    他拍了拍石头的脑袋,笑着说道:“别急。这可是个大工程,得一步一步来。”

    “咱们得先有图纸,得准备材料,还得找合适的工具……”

    “这第一步嘛……”

    他的目光,投向了村子另一头,那个烟囱里偶尔会冒出黑烟的、低矮的院落。

    “咱们或许得先去拜访一下村里的老铁匠了。”

本文网址:http://www.lazytxt.top:8081/xs/144/144738/6137679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lazytxt.top:8081/144/144738/61376797.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