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 生意爆棚!赚个盆满钵满
推荐阅读:天工开物,我在古代养妻儿、抢我人生?重生七零,我嫁军少走巅峰!、傲世狂帝恩仇录、禅境觅心:修行之路、诡玲珑、历史风口,我率领军队统一全球、都市:开局送金砖,秒升大宗师、大师兄万岁!、摆烂后,满级大佬成了团宠真千金、穿成唯一远古圣雌被强制索爱、
龚雪见自家男人这么心疼自己,也就不说什么了,片刻后才道:“那被子今天收回来,今天就给大哥大嫂?”
陈河点头:“给,天气要冷了,正好让他们把旧被子拆补了,当褥子用。”
听到这话,杨桂英和陈雄不由面面相觑。
二弟竟然也没告诉他们一声,就给他们做了一床棉被?
还是七斤的棉被。
这得多少钱?
要知道在秦家屯,多少人家一辈子也就只能在结婚的时候买一床新的棉被。
很多人家甚至就算是结婚都没有新的棉被用,只能继承父母的旧被子。
陈河却忽然给他们一床新被子。
这对她们来说,是多么大的惊喜?
但有惊喜,也有负担。
他们欠陈河的人人情实在是太多太大了,都不知道怎么还了。
两人就商量了起来。
“大河是不在乎的,但咱们不能厚着脸皮不还,他爹,你说,咱们怎么才能跟大河表示表示新意?”
陈雄就闷着气不吭声。
他怎么想得出来?
他能给出来的东西,无非就是工分和力气。
但他的力气,帮不上陈河的忙。
他的工分,陈河根本看不上。
他还能给出什么来?
好在他是个心气很沉的人,即便觉得对陈河有亏欠,也不至于在他的面前低头。
良久才道:“日子还长,不愁没有还人情的机会,慢慢来。”
杨桂英就点点头。
是这个理。
只要陈河不嫌弃他们,他们就可以慢慢等机会报答陈河。
但这一天,杨桂英还是把家里的大小活儿全给包了。
明明她上午还要下地干活的,却在干活之前,把猪饲料鸡饲料什么的都给准备好了。
到了时间,龚雪只需要放进饲料槽就行了。
干完这些活儿,她才匆匆跟着陈雄离开,下地干活挣工分。
另一边,陈河摸着黑就来到了山上。
本来他今年的资金已经赚够了,剩下的日子不用上山,直接猫冬就行了。
但一来猫冬之前也得抓点小畜生放在家里,等着过年吃。
二来他还惦记着马庆鹏的生意。
只靠摆摊,实在是赚不了几个钱。
尤其是马庆鹏的面摊所在的地段还不是什么好地段,陈河就想着,帮他搞点野鸡野兔的,到时候出个特色鸡汤面,兔肉面之类的新鲜玩意,帮他拉拉客户。
这年头连很多饭店都无法长期供肉,何况那些摊贩了。
就是有钱都不知道上哪儿买去。
只要马庆鹏的面摊上有肉,甭管他的面条做得怎么样,都会有不少人来吃。
所以他在抓了两只野鸡三只野兔之后,就全部带到了镇上,交给了马庆鹏。
他过来的时候还不到上午十点,马庆鹏才刚刚出摊,正在那收拾东西呢,看到陈河过来,已经是满脸惊讶。
及至他拿出来带来的东西,马庆鹏就更惊讶了。
“陈哥,这我不能收……”
“别往自己脸上贴金!”
不等马庆鹏拒绝,陈河就冷言冷语打断了他。
“我可没说这些东西都是送给你的,我是要卖给你,就按照市场价来卖,野鸡一斤一毛二,野兔一斤八毛,你要不要?”
马庆鹏就沉默了。
他是做餐饮生意的,怎么会不知道鸡肉表面上是一毛二一斤,实际上有价无市,因为根本就没人卖,想买也买不到。
所以真正想买的时候,要么是运气好赶巧在供销社看到直接买下,要么就得花高价去收购。
真正的市场价,怎么也得一块五一斤了。
陈河又想帮他,又不想给他压力。
说真的,就是亲生父母也没有做到这么贴心,这么细致,这么完美的。
马庆鹏当真是感动得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但他犹豫了片刻,还是掏出粮票和钱,按照陈河说的市场价,把钱给了他。
“行了,看你一下子买这么多,给你打个八折,这些钱退给你。”
陈河最后只收了八折的钱,就不肯耽误他做生意,直接回了秦家屯。
他怕留下来让马庆鹏尴尬。
他不知道的是,他前脚刚走,马庆鹏后脚就流出了男儿的热泪。
在马庆鹏的眼里,陈河就像是那救世主。
每次都在他最走投无路,最徘徊最不知所措的时候出现,解救他的困境。
他连之前借陈河的六十块钱都没能还上,这份人情,更不知道怎么还了。
好在他的病治好了,来日方长!
当天上午,他就宰了一只鸡炖出鸡汤,泡面条做出了特色鸡汤面往外卖。
正如陈河所料,鸡汤味一出来,可以说飘遍了整条街道。
凡是闻着味道的,都找了出来。
得知马庆鹏这里卖鸡汤面后,只要是不至于揭不开锅的,都过来要了一碗面吃。
毕竟这鸡汤,就算是城里人,一年到头也喝不到几回的。
等到八九天后,鸡和野兔都卖得差不多了,马庆鹏的辣椒酱也做出来了。
做的时候,他才瞬间明白为什么陈河宁愿把配方教给他,也不肯自己做。
因为做辣椒酱的过程太他娘的痛苦了!
每次做完,马庆鹏的眼睛和脸颊都要火辣辣地疼上两三天。
但辣椒酱卖得太好了,也实在是太受欢迎了。
即便价格很高,来吃的人也是络绎不绝。
只要供货足,每天卖个十五罐都轻轻松松。
这一个月的时间里,马庆鹏的生意就特别的好。
足足净赚了一百一十八块钱!
这还没完呢。
一个月过去,陈河教他做的大酱也可以开坛直接吃了。
他和母亲尝了尝味道,都觉得很不错。
于是当天马庆鹏就开启了蒸面之旅。
他的母亲也十分支持他,走街串巷,厚着脸皮向每一个认识的不认识的人宣传。
这年头他们也不懂什么宣传口号,也不懂怎么打广告,只知道挨家挨户去敲门拉人头。
好在蒸面的这个吃法确实新鲜,而且还一听就懂。
很多人听说有卖蒸面的,就都好奇过来参观。
参观的人一多,面摊就热闹了,吃面的人就多了,生意越来越好,马庆鹏根本忙不过来。
晚上他就和母亲商量了,得找个伙计帮手了。
一个月给伙计十二块钱,再包一顿饭,肯定有的是人抢着干。
陈河点头:“给,天气要冷了,正好让他们把旧被子拆补了,当褥子用。”
听到这话,杨桂英和陈雄不由面面相觑。
二弟竟然也没告诉他们一声,就给他们做了一床棉被?
还是七斤的棉被。
这得多少钱?
要知道在秦家屯,多少人家一辈子也就只能在结婚的时候买一床新的棉被。
很多人家甚至就算是结婚都没有新的棉被用,只能继承父母的旧被子。
陈河却忽然给他们一床新被子。
这对她们来说,是多么大的惊喜?
但有惊喜,也有负担。
他们欠陈河的人人情实在是太多太大了,都不知道怎么还了。
两人就商量了起来。
“大河是不在乎的,但咱们不能厚着脸皮不还,他爹,你说,咱们怎么才能跟大河表示表示新意?”
陈雄就闷着气不吭声。
他怎么想得出来?
他能给出来的东西,无非就是工分和力气。
但他的力气,帮不上陈河的忙。
他的工分,陈河根本看不上。
他还能给出什么来?
好在他是个心气很沉的人,即便觉得对陈河有亏欠,也不至于在他的面前低头。
良久才道:“日子还长,不愁没有还人情的机会,慢慢来。”
杨桂英就点点头。
是这个理。
只要陈河不嫌弃他们,他们就可以慢慢等机会报答陈河。
但这一天,杨桂英还是把家里的大小活儿全给包了。
明明她上午还要下地干活的,却在干活之前,把猪饲料鸡饲料什么的都给准备好了。
到了时间,龚雪只需要放进饲料槽就行了。
干完这些活儿,她才匆匆跟着陈雄离开,下地干活挣工分。
另一边,陈河摸着黑就来到了山上。
本来他今年的资金已经赚够了,剩下的日子不用上山,直接猫冬就行了。
但一来猫冬之前也得抓点小畜生放在家里,等着过年吃。
二来他还惦记着马庆鹏的生意。
只靠摆摊,实在是赚不了几个钱。
尤其是马庆鹏的面摊所在的地段还不是什么好地段,陈河就想着,帮他搞点野鸡野兔的,到时候出个特色鸡汤面,兔肉面之类的新鲜玩意,帮他拉拉客户。
这年头连很多饭店都无法长期供肉,何况那些摊贩了。
就是有钱都不知道上哪儿买去。
只要马庆鹏的面摊上有肉,甭管他的面条做得怎么样,都会有不少人来吃。
所以他在抓了两只野鸡三只野兔之后,就全部带到了镇上,交给了马庆鹏。
他过来的时候还不到上午十点,马庆鹏才刚刚出摊,正在那收拾东西呢,看到陈河过来,已经是满脸惊讶。
及至他拿出来带来的东西,马庆鹏就更惊讶了。
“陈哥,这我不能收……”
“别往自己脸上贴金!”
不等马庆鹏拒绝,陈河就冷言冷语打断了他。
“我可没说这些东西都是送给你的,我是要卖给你,就按照市场价来卖,野鸡一斤一毛二,野兔一斤八毛,你要不要?”
马庆鹏就沉默了。
他是做餐饮生意的,怎么会不知道鸡肉表面上是一毛二一斤,实际上有价无市,因为根本就没人卖,想买也买不到。
所以真正想买的时候,要么是运气好赶巧在供销社看到直接买下,要么就得花高价去收购。
真正的市场价,怎么也得一块五一斤了。
陈河又想帮他,又不想给他压力。
说真的,就是亲生父母也没有做到这么贴心,这么细致,这么完美的。
马庆鹏当真是感动得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但他犹豫了片刻,还是掏出粮票和钱,按照陈河说的市场价,把钱给了他。
“行了,看你一下子买这么多,给你打个八折,这些钱退给你。”
陈河最后只收了八折的钱,就不肯耽误他做生意,直接回了秦家屯。
他怕留下来让马庆鹏尴尬。
他不知道的是,他前脚刚走,马庆鹏后脚就流出了男儿的热泪。
在马庆鹏的眼里,陈河就像是那救世主。
每次都在他最走投无路,最徘徊最不知所措的时候出现,解救他的困境。
他连之前借陈河的六十块钱都没能还上,这份人情,更不知道怎么还了。
好在他的病治好了,来日方长!
当天上午,他就宰了一只鸡炖出鸡汤,泡面条做出了特色鸡汤面往外卖。
正如陈河所料,鸡汤味一出来,可以说飘遍了整条街道。
凡是闻着味道的,都找了出来。
得知马庆鹏这里卖鸡汤面后,只要是不至于揭不开锅的,都过来要了一碗面吃。
毕竟这鸡汤,就算是城里人,一年到头也喝不到几回的。
等到八九天后,鸡和野兔都卖得差不多了,马庆鹏的辣椒酱也做出来了。
做的时候,他才瞬间明白为什么陈河宁愿把配方教给他,也不肯自己做。
因为做辣椒酱的过程太他娘的痛苦了!
每次做完,马庆鹏的眼睛和脸颊都要火辣辣地疼上两三天。
但辣椒酱卖得太好了,也实在是太受欢迎了。
即便价格很高,来吃的人也是络绎不绝。
只要供货足,每天卖个十五罐都轻轻松松。
这一个月的时间里,马庆鹏的生意就特别的好。
足足净赚了一百一十八块钱!
这还没完呢。
一个月过去,陈河教他做的大酱也可以开坛直接吃了。
他和母亲尝了尝味道,都觉得很不错。
于是当天马庆鹏就开启了蒸面之旅。
他的母亲也十分支持他,走街串巷,厚着脸皮向每一个认识的不认识的人宣传。
这年头他们也不懂什么宣传口号,也不懂怎么打广告,只知道挨家挨户去敲门拉人头。
好在蒸面的这个吃法确实新鲜,而且还一听就懂。
很多人听说有卖蒸面的,就都好奇过来参观。
参观的人一多,面摊就热闹了,吃面的人就多了,生意越来越好,马庆鹏根本忙不过来。
晚上他就和母亲商量了,得找个伙计帮手了。
一个月给伙计十二块钱,再包一顿饭,肯定有的是人抢着干。
本文网址:http://www.lazytxt.top:8081/xs/144/144729/6137108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lazytxt.top:8081/144/144729/61371082.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