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人小说 > 历史军事 > 红楼:贾琮崛起 > 第411章 贾母释怀

第411章 贾母释怀

推荐阅读:狼群行动山村孩子王穿越成小姑娘,圣上封我为大国师穿成温柔炮灰大师姐噬锤快穿大佬的灭世日记重生之青樱回来后整顿后宫星穹铁道:仗着师父华为所欲为!兵王令武龙青春烙印

    林如海一番语重心长的叮嘱,如同涓涓细流,浸润着黛玉的心田。

    她望着父亲鬓角微霜,眼中那份深沉的担忧与毫无保留的父爱,让她喉头哽咽,眼中泛起晶莹的泪光。

    这不仅仅是户部侍郎对新任皇后的提点,更是一位父亲在女儿即将踏入人生最巅峰、亦是最复杂艰险的境地前,所能给予的最深沉、最周全的爱护与指引。

    “父亲……”

    黛玉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哽咽,她反手紧紧握住父亲的手,指尖冰凉却用力,

    “女儿……都记下了。谨记父亲的教诲,不敢有忘。女儿定会谨守本分,护好自己,护好孩儿,尽力……做一个不负王爷信任、不负父亲期望、不负天下黎民的皇后。”

    她的话语清泠,却字字千钧,带着破釜沉舟般的决心与担当。

    看着女儿眼中那份超越年龄的沉静与坚定,林如海心中百感交集,有欣慰,有骄傲,更有无尽的心疼。

    他轻轻拍了拍女儿的手背,千言万语最终化作一声长叹和一句。

    “好孩子……为父相信你。”

    父女俩又低声细语了一会儿家常,林如海仔细问了黛玉的饮食起居,又叮嘱了许多孕期需注意的细节,直到看着女儿脸上露出些许倦意,才起身告辞。

    “你好生歇着,不必送。”

    林如海按住要起身的黛玉,“为父过几日再来看你。户部那边还有些未尽事宜,我也需向王爷禀报。”

    黛玉倚在榻上,目送着父亲挺拔却略显孤寂的背影消失在门口。

    殿内恢复了宁静,阳光依旧温暖,空气中安神香的气息似乎更浓郁了些。

    她缓缓抬起手,指尖轻轻拂过发髻上那支温润的羊脂白玉兰簪,那是琮哥哥在她生辰时赠予的珍重,也是他们情意的见证。

    腹中那小小的生命仿佛也感受到了母亲的思绪,传来一丝微弱的悸动。

    皇后……国母……

    父亲的话语犹在耳畔,沉甸甸的,却也让她心中那份朦胧的使命感变得无比清晰。

    前路或许荆棘密布,暗流汹涌,但为了身旁深爱她的夫君,为了腹中孕育的希望,为了父亲深沉的目光,也为了这即将托付于他们手中的万里江山。

    她林黛玉,必将以柔弱之肩,担起这千钧之重。

    她微微侧首,望向窗外那高远澄澈的天空,目光沉静而坚定。

    一个新的时代,正伴随着她腹中的新生命,悄然降临。

    而她,已准备好迎接属于自己的命运与荣光。

    荣国府,荣庆堂。

    贾母歪在正中的软榻上,身上盖着厚厚的锦被,手里捻着一串油光水滑的紫檀佛珠,眼神却有些飘忽,定定地望着窗外枯枝上跳跃的雀鸟,不知在想些什么。

    “唉……”

    良久,一声悠长而沉重的叹息从贾母口中溢出,打破了凝滞的空气。

    她缓缓收回目光,看向下首侍立的儿子贾政,声音带着难以言喻的沧桑与感慨,

    “真真是……世事如棋,乾坤莫测啊。谁能想到,当年那个……东跨院里默默无闻、甚至险些被苛待至死的庶子,今日竟能走到这一步?登临九五,执掌乾坤!”

    贾政站在贾母榻前,身姿依旧挺拔,但鬓角的白霜已清晰可见,眉宇间那份古板的严肃被一种沉静的豁达所取代。

    他听闻母亲的话,脸上并未有太多波澜,只是微微躬身,平静地回应道。

    “母亲所言极是。琮哥儿……不,如今该称陛下了。陛下能有今日,全凭自身惊才绝艳,运筹帷幄,于国于民立下不世之功。”

    “此乃天命所归,非人力可强求。我贾家能出此等麒麟儿,纵然……未曾依附其翼,亦是祖宗积德,门楣有幸。”

    “门楣有幸……”

    贾母喃喃重复着这四个字,目光再次投向窗外,眼神却更加黯淡,带着浓浓的忧虑,

    “宝玉……宝玉他如今还在那‘静心斋’里……也不知陛下……新皇登基,大赦天下,可能……能否念在骨肉至亲的份上,放他出来?”

    这才是她心中最深的牵挂。

    提到宝玉,贾政的脸上掠过一丝复杂,但很快又被一种近乎冷酷的平静覆盖。

    他沉默了片刻,才缓缓开口,声音低沉却清晰。

    “母亲,宝玉之事,陛下自有圣裁。将他拘于静心斋,已是陛下看在血脉亲情、顾全贾府颜面下的格外开恩。若非如此,以其当初口出狂言、几陷阖府于灭顶之灾的罪过……后果不堪设想。”

    他看着贾母瞬间苍白的脸色,语气放缓和了些,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

    “母亲,宝玉秉性如何,您比谁都清楚。他自幼厌恶经济仕途,不通世务,只知沉溺于风花雪月、儿女情长,更兼耳根子软,极易受人蛊惑。琪官之事,便是明证!”

    “这等性情,即便放他出来,于他自身,于贾府,又岂是福气?不过是徒惹祸端罢了。陛下让他‘静思己过’,隔绝内外纷扰,未尝不是一种保全。”

    贾政顿了顿,目光中透出一种贾母从未见过的决绝。

    “与其将心思系于一块……一块难以雕琢的璞玉,不如着眼于未来。环儿虽资质平平,但已见刻苦,兰儿更是聪慧异常,勤勉好学,颇有乃父遗风。”

    “儿子如今,已将心力倾注于教导环儿与兰儿身上,督促他们读书明理,习得安身立命之本。不求他们能如陛下般光耀门楣,但求能支撑门户,不辱没祖宗清名,做个于国有用的读书人。这才是贾府延续的根本之道啊!”

    这番话,如同一盆冷水,浇醒了贾母沉浸在忧虑中的心。

    她怔怔地看着眼前这个似乎脱胎换骨的儿子。

    曾几何时,贾政对宝玉恨铁不成钢,对贾环视若无睹,对贾兰虽看重却隔了一层。

    如今,他竟能如此冷静地分析宝玉的“无用”,并将希望寄托于庶子和隔房的孙儿身上?

    是啊,宝玉……那个被宠坏了的孩子,他担不起振兴家族的重任,甚至保全自身都困难。

    而贾环、贾兰……或许,这才是贾府在新时代下,能抓住的一线生机?

    贾政上前一步,声音更加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

    “母亲,陛下登基,黛玉封后,此乃天大喜事,亦是天下大势。我贾府,当顺应天时,安守本分。宝玉之事,交给天意与圣心。您要保重身体,看着环儿、兰儿长大成人,看着贾府……安安稳稳地走下去。这,才是最重要的。”

    贾母沉默了许久,手中的佛珠捻动得越来越慢。

    她疲惫地闭上眼,靠在引枕上,长长地呼出一口气。

    “罢了……罢了……”

    她摆摆手,声音带着挥之不去的疲惫,却不再有之前的尖锐,

    “你说得对。宝玉……是他的命数。环儿和兰儿……你要好生教导。我老了……管不动了,也……不想管了。只求个安稳。”

    荣庆堂内,檀香依旧袅袅,阳光依旧温暖。

    只是宝玉的身影,在贾母的心头,终究化作了那抹挥之不去的、带着遗憾的余晖。

本文网址:http://www.lazytxt.top:8081/xs/144/144688/6134513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lazytxt.top:8081/144/144688/61345134.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