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人小说 > 都市言情 > 权力巅峰:从中医开始问鼎青云 > 第十二章 省台记者震撼采访

第十二章 省台记者震撼采访

推荐阅读:文娱:开局反串最美贵妃全网爆红重生我要复仇我恨的人七零:霍团长,你媳妇被国家收编啦!变身女剑仙,她们总想当我道侣五年内必死?我选择速通修仙界!大夏世子,从一介书生开始重回60年代不遗憾杀疯!真千金横冲直撞整顿豪门!红楼:贾琮崛起当欧皇穿成七零年代大佬的团宠妻

    王思琪微微眯起杏眼,红唇轻启:

    “陈医生,既然您这么自信,不如让我们全程记录您今天的诊疗过程?让观众看看,中医到底有没有您说的这么神奇。”

    她话音刚落,围观群众顿时炸开了锅,有人扯着嗓子喊:

    “拍!让全天下都看看咱小陈大夫的本事!”

    也有大爷大妈紧张地拽着自家孩子往后缩:

    “别拍别拍,我这病可丢不起人!”

    陈铭看着人群中此起彼伏的脑袋,不由笑了。

    此情此景,倒有几分前世国医堂的气派,他点头:“拍可以,但得约法三章。”

    “你说。”王思琪扬起俏丽的下颌。

    陈铭屈指一弹,桌上的黄铜针匣叮当作响,

    “第一,病人隐私必须打码,谁要是把周大爷的前列腺照片传出去,我就给谁扎‘失语穴’;”

    “第二,采访别影响我看病,王记者要是敢在诊脉时问‘你有什么感言’,我可不保证扎针的手不抖;第三……”

    他故意拖长尾音,“拍摄组得请我们科室喝奶茶,珍珠要双倍的。”

    围观群众笑得前仰后合。

    王思琪也忍不住嘴角上扬,冲摄像师使了个眼色:“开始录制。”

    摄像机镜头对准了陈铭,他依旧坐在那里,神情平静,仿佛早已习惯了这种“审视”。

    镜头一转,对准陈铭给一位抱着啼哭婴儿的年轻母亲问诊。

    孩子小脸烧得通红,母亲急得直抹眼泪。

    陈铭却像变魔术般从白大褂口袋掏出个木制拨浪鼓,“咯咯”摇晃两声,婴儿瞬间止住哭声,瞪着湿漉漉的眼睛盯着拨浪鼓上的红绸。

    “食积化热,小儿推拿比吃药管用。”陈铭一边说,一边用拇指在孩子掌心轻轻推揉,手法轻得像羽毛拂过。

    王思琪举着话筒凑近,摄影师的镜头里清晰拍下他腕间青筋随着力道起伏。

    “看好了,这是清天河水,从腕横纹推到肘横纹,能解表清热。”陈铭一边推,一边讲解。

    围观群众里突然冒出句东北大碴子味的惊叹:

    “哎呀妈呀!这比哄孙子还得劲儿!”

    第二位患者是个六十多岁的老大爷,佝偻着腰,走路都费劲。

    “小陈大夫,我这腰疼了好几年了,县医院说要做手术,可我这把年纪……”

    陈铭让他趴在诊疗床上,手指在他腰椎处轻轻按压,随后取出银针,在腰阳关、肾俞等穴位精准下针。

    “大爷,您这腰不是骨头问题,是寒湿淤堵,扎几次针就好。”

    王思琪站在一旁,摄像机对准陈铭的手,镜头里,他的动作行云流水,银针在他指尖仿佛有了生命。

    五分钟后,老大爷突然“哎哟”一声,猛地坐了起来。

    “神了!真神了!我这腰……不疼了?!”

    他试着扭了扭腰,又站起来走了两步,满脸不可思议。

    王思琪的瞳孔微微放大,她下意识地看向摄像机,确认刚才的画面确实录下来了。

    这不是剪辑,不是特效,而是真实发生的!

    接下来的两个小时,王思琪亲眼见证了陈铭的医术——

    一个常年失眠的中年妇女,被扎了几针后,当场在诊疗床上睡着,鼾声像个爷们儿。

    一个面瘫三年的小伙子,陈铭用“透针法”从颊车穴穿到地仓穴,十分钟后,他的嘴角竟然能动了!

    甚至,一个急匆匆被人抬进来被蛇咬伤的村民,陈铭用三棱针放血,再敷上自制的解毒药膏,肿胀的小腿肉眼可见地消了下去。

    王思琪从一开始的质疑,到后来的震惊,再到最后的沉默。

    她突然意识到——自己可能真的碰到了一个不得了的人物。

    诊室里温度渐高,陈铭额角沁出薄汗,白大褂后背映出深色痕迹。

    王思琪看着他连续三个小时没喝一口水,却仍能精准说出每个病人的症状,忍不住问:“您不累吗?”

    “累啊。”陈铭头也不抬地写药方,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

    “但你看张婶儿省下买降压药的钱给孙子买书包,李叔拄着拐杖走十里山路来看风湿,我要是喊累,良心能安吗?”

    这话让王思琪握着话筒的手微微发紧,镜头不自觉地从诊疗细节转向陈铭的侧脸。

    阳光穿透窗棂,在他睫毛上投下细碎阴影,那张年轻的脸上写满与年龄不符的沉静。

    当他用银针为一位中风后遗症患者扎完最后一针,患者颤巍巍地迈出第一步时,人群中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王思琪突然听见自己心跳如擂鼓。

    午休时分,食堂飘来炖菜的香气。

    王思琪端着盒饭坐到陈铭对面,高跟鞋早被她踢到桌底,露出沾着灰尘的白色袜子。

    “陈医生,我为我早上的态度道歉。”她难得地放低了姿态,“您的医术……确实让我大开眼界。”

    陈铭夹了一块排骨,笑道:“王记者现在信了?”

    “不仅信了,我还想为您做一期专题报道。”王思琪的眼睛晶莹雪亮,“《小镇神医:银针背后的传奇》,您觉得怎么样?”

    陈铭摇头:“我没兴趣当什么传奇,治病救人是本分。”

    “但您不觉得,让更多人了解真正的中医,也是一件好事吗?”王思琪步步紧逼,“您刚才说的,中医的地位不是靠嘴巴说出来的,而是靠疗效证明。那为什么不借助媒体的力量,让更多人看到?”

    陈铭放下筷子,看了她一眼:“王记者,你是想帮我,还是想拿我当收视率的噱头?”

    王思琪被问得一愣,随即笑了,为陈铭的精明:“都有。但更重要的是——我觉得您值得被更多人知道。”

    陈铭沉默片刻,终于点头:“可以,但我有三个条件。”

    “又是三个?”王思琪不由和摄影师交换了一下眼神。

    “第一,不夸大疗效,不神话我个人。”

    “第二,报道必须真实,不剪辑、不断章取义。”

    “第三,主基调必须为中医正名,为下一步推进医疗改革呐喊。”

    王思琪伸出纤细的手:“成交。”

    两人的手掌击在一起,王思琪突然发现——这个乡镇医生的手掌,比她想象中要宽厚有力得多。

    不远处,林小满端着餐盘,眼睛死死盯着王思琪击向陈铭的手。

    “小满,你筷子掰断了……”旁边的护士小声提醒。

    林小满低头一看,手里的筷子不知何时已经断成两截。

    她咬了咬嘴唇,心里突然涌起一股前所未有的危机感。

本文网址:http://www.lazytxt.top:8081/xs/144/144621/6129657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lazytxt.top:8081/144/144621/61296577.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