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重启旧案,朝堂争议

推荐阅读:一千零一个诡异夜重生到60年代被过继叶罗丽:遁后所有人穷追不舍仙界消失:诸仙恐慌杀穿万界不好啦大佬们又在装柔弱白莲青春莫流意外中奖后,爱情也跟着来了宝可梦:从真新镇开始让你重生当辅助,没让你当主角啊九天太清宫

    翌日清晨,苍穹初白,寒霜染金。

    天光自云层斜洒而下,将整座皇城覆上淡淡的银辉。

    宫墙巍峨,宫阙高耸,金瓦在朝阳照耀下反射出淡淡光泽。

    远处钟鼓之声隐约传来。

    低沉悠远,仿佛唤醒沉眠的神明。

    宫中御道之上,朱漆大门缓缓开启,护卫两侧列阵,百官身着朝服依序入殿。

    金銮殿之中檀香袅袅,赤金雕龙的梁柱在晨光下泛着淡光。

    玉阶之前,御座高设,宁龙身着玄袍,端坐其上,神色肃然。

    今日是年关前为数不多的早朝,百官齐聚,气氛虽称不上肃杀,却也不似寻常那般轻松。

    新年将至,本应是喜乐祥和之时,但所有人都知道,一桩牵动诸皇子命运的事情,终究要在今日落下帷幕。

    随着仪仗礼成,百官伏地,齐声高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宁龙微抬手:“平身——”

    众臣依令起身,站立两侧。

    例行的朝政奏报先行进行。

    礼部尚书上前,陈述年宴筹备情况。

    户部奏报粮仓收支、税赋缴纳进展。

    兵部则简述边境冬防布置,皆井然有序。

    这些本是平常事务,但百官之心并未集中于此。

    他们心中清楚,今日真正要关注的,是有关五皇子宁林的最终处置。

    果不其然,待得众臣汇报完毕,丞相王恒自班列中缓步而出,长揖一礼,声音平稳而庄重:

    “启禀陛下,关于五皇子宁林私通佛光寺一事,已彻查清楚。“

    ”此子心志不坚,轻信邪僧之言,妄图以外力左右朝局,虽未酿成大祸,但行迹已实。“

    ”臣等商议,拟以惩前毖后、警示诸皇子为主,恳请陛下定夺。”

    宁龙缓缓点头,目光扫过满殿群臣,最终淡然道:

    “此事,确有其过。”

    “但终究未造成实际之害。“

    ”朕念其初犯,且无实据谋逆之意,赐封‘临江王’。”

    “即日迁往恭亲王封地,听调不听宣,不得参与朝政,不得掌兵,不得入京。”

    话音落下,大殿内陷入一瞬的沉寂,继而众臣纷纷拱手称是,神色各异。

    站在左侧的几位重臣目光交汇,心中却皆有默契。

    ——虽是封王,却远赴边地,听调不听宣、不得掌兵……

    表面风光,实为流放。

    众人心中皆明:宁林,这位曾一度被大臣们给予厚望的五皇子。

    从今日起,已被彻底排除在权力旋涡之外。

    殿中诸皇子俱在,大皇子宁昭高坐一隅,神情沉稳。

    三皇子宁武目露冷光,袖中双拳紧握。

    四皇子宁无缺还是如往常一样,仿佛对所有事情都不在意,

    而宁凡,则始终神色平静,目光深邃。

    这些皇子无一人出言为宁林求情,哪怕是昔日与其亲近的宁武,也未开口。

    因为他们都清楚,少一人,便多一分胜算。

    至于那些曾隶属宁林一脉的大臣,如今也皆噤若寒蝉——

    没有皇子作靠山,他们连自保都难,更无力为其开口。

    这一刻,所有人都明白,如今尚有皇位希望者,不过三人——大皇子、二皇子、六皇子。

    而接下来的局势,将围绕这三人真正展开。

    殿中气氛在沉默中流转,各方心思活跃。

    那些此前仍在观望之臣,此刻也终于意识到,是时候重新站队了。

    就在众臣以为此番朝议已然结束之时,宁凡却缓缓迈步出列。

    步履稳健,衣袍无风自起,在金銮殿内划出一道静谧的弧线。

    他在玉阶之下站定,拱手一拜,朗声道:

    “启禀父皇,儿臣有要事启奏。”

    这声音不高,却清晰有力,顿时将全殿注意力再次拉拢回来。

    宁龙原本心情尚好,今日朝议顺利,大皇子归朝、诸事安排妥帖,脸上也难得浮现几分温和。

    闻言便笑道:“说。”

    宁凡抬头,目光灼灼:

    “儿臣请求,重查前户部尚书李晖贪污一案。”

    话音落地,殿中轰然炸开!

    “什么?”

    “重查李晖?”

    “那不是早就定罪了吗?!”

    “对啊,当年可是陛下亲自裁决的案子……”

    一时间,群臣交头接耳,面露惊疑,更多的是难以置信。

    殿内嗡嗡声响起,如浪涛翻涌,而各位大臣的心中,亦各自掀起波澜。

    ——宁凡竟然在这个时候,提出重查旧案!

    更关键的是,这桩案子,乃是由皇帝宁龙亲自定下的!

    这是在挑战皇权?还是……另有目的?

    果不其然,宁龙原本温和的面色瞬间冷却,眼中寒意浮现,沉声问道:

    “为何重查?”

    宁凡依旧不卑不亢,语气平稳:

    “近日查案之中,儿臣发现此案存在诸多疑点,且已有初步线索,指向当年或有冤情。”

    宁龙未作声,却一旁的丞相王恒脸色骤变,急忙出列,拱手道:

    “陛下万万不可!此案早年已有定论,人证物证俱全。”

    当时更是兵部、户部、御史台三家联审,若此时翻案,岂不寒了朝纲!”

    “皇子怎可三言两语便推翻国法!”

    他言辞激烈,面上肃然,但心底已泛起滔天波澜:

    ——这宁凡……

    他竟查到了什么?!

    他怎么会突然提起李晖?!

    不远处的大皇子宁昭眉头亦皱起,神色微凝,心中暗忖:

    ——李晖一案,确由王恒主持,王武递上人证物证。

    他虽未亲自参与,但王恒曾多次言明李晖不服调令,且与他拉拢不成。

    他未曾阻拦,甚至默许了王武施压。

    这一刻,连宁昭都意识到,宁凡此举,恐怕并非胡言乱语。

    朝堂之上,一时群臣皆劝,王恒带头,王武、陆青岩紧随其后,皆劝皇帝以国法为重。

    甚至宁昭亦上前道:“父皇,臣弟之意或有不妥,此案若重查,恐令朝堂震动,实不可取。”

    宁龙听着群臣言语,眉头越皱越紧,未作回应。

    然而,下一刻,宁凡再度上前一步,声音沉稳而坚定:

    “父皇,儿臣敢立下军令状。”

    “七日之内,若查不出实证,儿臣甘愿前往封地就藩,永不入京。”

    这番话落地,全殿鸦雀无声。

    宁昭亦是一怔,心中泛起波澜:

    ——就番?这可不是说着玩的。

    这意味着彻底退出皇权争夺!他竟以此为誓……

    那他手里,定是真有东西!

    群臣闻言,面面相觑,心中皆震。

    大殿之内,刑部尚书顾庭之与兵部尚书梁肃对视一眼,齐齐出列:

    “陛下,既有疑点,自当调查明晰,六皇子此举并非为私,且已有决断之志。”

    臣等亦愿协助调查。”

    两人身份尊崇,乃丞相之下最重之臣,话一出口,朝中局势顿时生变。

    王恒脸色再变,心头惊骇:

    ——他们二人为何站在宁凡一边?这……

    什么时候勾连上的?

    难道,宁凡暗中拉拢了他们?

    宁龙盯着宁凡,良久不语,殿内死寂,仿佛连空气都凝结。

    随着宁凡的军令状和几位大臣们的话落下。

    其他大臣们,哪怕是王恒一脉也很少反驳。

    毕竟宁凡都说了查不出来就去就藩,他们还能说什么?

    良久,他终是开口,声音低沉如雷:

    “此事……就依你所言。”

    “七日之期,若真查不出,便自行就藩。”

    说罢,他拂袖而起,淡声道:“朕乏了,退朝。”

    言罢,转身离去,背影之上,神色阴沉如云压皇天。

    金銮殿内,一众朝臣依礼伏地:“恭送陛下。”

    只是当宁龙离去的背影消失在重重帘幕后,众人皆明白——

    这一朝,不再平静。

    而宁凡,已然正式拔剑出鞘,刺向那盘根错节的旧案与庞然大物。

    同时朝臣们也都不再停留,纷纷打算回去找亲近大臣们商议接下来该如何站队?

    ……

本文网址:http://www.lazytxt.top:8081/xs/144/144563/6126922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lazytxt.top:8081/144/144563/61269223.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