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顾命大臣

推荐阅读:仙界小师叔大秦:我酒鬼皇子?出世陆地神仙战神你清醒点,我不是你的猫薄荷这年头谁还不是个武者啊重生成狗之护农重托天上掉下个眼珠般的林妹妹督军爹爹开门,福气包来噜!穿越杜荷,开局李承乾谋反历史的回响:那些震撼人心的话语小明的生意经

    贞观二十二年,太极宫甘露殿内药气弥漫。

    李世民斜倚在龙纹榻上,骨节嶙峋的手指摩挲着案头新刻的《帝范》,泛黄的宣纸在烛火下泛着微光。

    窗外的海棠开得正艳,却掩不住帝王眼中的倦意——自东征归来,他的咳疾愈发严重,每说一句话都要喘上好一阵。

    \"雉奴,过来。\"

    他朝跪在榻前的李治招了招手,将《帝范》递过去。当儿子触到父亲冰凉的指尖时,忍不住打了个寒颤。

    李世民望着李治年轻的面庞,恍惚间又回到玄武门那个血色清晨:\"此书字字皆朕毕生心血,治国之道、修身之要,尽在其中。\"

    他剧烈咳嗽起来,指缝间渗出暗红血迹,

    \"记住,奢靡是亡国之兆,朕一生虽喜巡幸,却从不敢\"

    殿外忽然传来更鼓声,惊得檐下铜铃叮当作响。

    李世民喘息着抓住李治的手腕:

    \"你与朕不同,没有亲历乱世征伐,更要如履薄冰。\"

    他想起自己少年时纵横沙场的豪情,再看看眼前温润仁厚的太子,心中泛起复杂的滋味,

    \"统一天下靠的是刀剑,守住江山却要靠仁德。\"

    待李治退下后,李世民屏退众人,独召长孙无忌入殿。

    老臣踏入殿内时,看见帝王形容枯槁,龙袍松垮地挂在身上,心中猛地一痛。

    \"朕怕是撑不了多久了。\"

    李世民指了指御案上堆积如山的奏章,

    \"稚奴仁厚有余,魄力不足,这江山\"

    长孙无忌扑通跪倒,蟒袍在青砖上拖出沉闷的声响:

    \"臣愿肝脑涂地,辅佐太子!只是\"他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忧虑,\"

    房玄龄执掌中枢多年,门生故吏遍布朝堂。若有差池,责任难辨\"

    李世民闭上眼,想起房玄龄伏案疾书的身影。

    那个跟随自己多年的谋臣,确实将\"用人唯亲\"做到极致——杜如晦离世后,玄龄提拔的多是山东士族。

    可此刻,他需要的不是一个能臣,而是一个能震慑各方的权臣。

    \"朕信你。\"

    帝王睁开眼,目光如炬,

    \"房玄龄是治国良相,但制衡之道\"他剧烈喘息着,\"

    稚奴需要的,是一把能斩断乱麻的刀。\"

    他抓起榻边的玉玺,重重按在空白圣旨上,朱红印泥溅在龙纹黄绫上,宛如点点血痕。

    长孙无忌望着御案上尚未凝固的印泥,突然想起玄武门之变那夜,李世民也是这般果决。

    殿外春雨淅淅沥沥,打在琉璃瓦上发出细碎声响,却掩不住老臣心中翻涌的暗潮——从今日起,他将站在权力漩涡的最中心,成为新君最锋利的爪牙,也可能是最危险的威胁。

    于是贞观二十二年正月二十六,

    李世民的声音略显沙哑,\"朕命长孙无忌为检校中书令,总领中书、门下两省事务。军国大事,悉由你决断。\"

    长孙无忌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激动与忐忑:

    \"臣承蒙陛下信任,定当尽心竭力,辅佐太子,不负圣恩!\"

    李世民微微点头,说:

    \"朕信得过你。从今日起,凡军国要事,先奏无忌,再呈朕览。\"

    诏书宣读完毕,长孙无忌起身接过印绶。

    这一刻,他站在权力的巅峰,回望过去的岁月——从玄武门之变时的生死相随,到贞观年间的出谋划策,这一路走来,终于迎来了最辉煌的时刻。

    退朝后,长孙无忌站在太极殿前,望着纷飞的雪花。

    寒风中,他握紧手中的印绶,心中暗自发誓:定要辅佐太子,守住这来之不易的大唐江山。

    而此时的他还不知道,这份无上的权力,将带给他怎样的荣耀与危机。

    当长孙无忌退出甘露殿时,正撞见武媚娘捧着药碗候在廊下。

    四目相对的瞬间,他从那双妩媚的丹凤眼里,看到了与自己相似的野心。

    太极宫的夜色愈发深沉,一场关于权力交接的风暴,正在大唐的朝堂上空悄然酝酿。

    暮色如血,将麒麟侯府的青砖黛瓦染成暗红色。

    袁天罡的玄色披风在寒风中猎猎作响,腰间的青铜罗盘泛着幽光,每走一步,罗盘上的星轨便随之转动。

    他刚踏入侯府,便见张起灵斜倚在廊下,发带松散,袖口还沾着些许油渍。

    \"起灵,你这是\"

    袁天罡挑眉,目光扫过张起灵疲惫的面容。

    张起灵苦笑一声,指了指厨房方向:

    \"师父有所不知,近日高阳公主日日来府用膳,臣既要防备玄鸣阁异动,又要应付公主\"

    话音未落,远处突然传来清脆的马蹄声和女子的娇笑。

    袁天罡顺着声音望去,正见高阳公主一袭绯色罗裙,手持马鞭,旁若无人地闯入侯府。

    她瞥见袁天罡,先是一怔,随即笑道:

    \"原来麒麟侯的师父国师大人,倒是有趣。

    \"说罢,径直往膳厅走去,留下一阵馥郁的龙脑香。 袁天罡说道:

    “公主殿下”。

    待高阳离去,张起灵长舒一口气,将事情原委细细道来。袁天罡听后,抚掌大笑:

    \"没想到我这徒弟,竟成了长安城里最抢手的厨子!\"

    笑声渐歇,他神色一凛,从袖中取出一个檀木盒,

    \"不过,比起公主的纠缠,漠北之事才更棘手。\"

    盒中八块跋灵石散发着诡异的幽光,与墙壁上的烛火交相辉映。

    袁天罡缓缓讲述在漠北的经历:古契丹八部的祭坛、石壁上的神秘符文、跋灵石与巫女血脉的关联

    说到激动处,他猛地一拍桌案,震得青铜罗盘嗡嗡作响。

    张起灵眉头紧锁:

    \"若多阔霍真的开启九垓圣地,后果不堪设想。\"

    袁天罡负手而立,眼中闪过一丝锋芒。

    他望着窗外渐浓的夜色,衣袂在风中翻飞,宛如一尊俯瞰众生的神明:

    \"放心,一切皆在本帅掌握之中。\"

    罗盘上的北斗七星突然大放光芒,映得他面容冷峻而威严。

    张起灵望着师父的背影,心中涌起一阵敬佩。

    不愧是后世无敌三百年的罡子,啊不对,是袁大帅。

本文网址:http://www.lazytxt.top:8081/xs/144/144474/6123939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lazytxt.top:8081/144/144474/61239392.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