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瀚海烽烟

推荐阅读:叶无尘退婚夜,我被公主捡尸了文娱:开局反串最美贵妃全网爆红重生我要复仇我恨的人七零:霍团长,你媳妇被国家收编啦!变身女剑仙,她们总想当我道侣五年内必死?我选择速通修仙界!大夏世子,从一介书生开始重回60年代不遗憾杀疯!真千金横冲直撞整顿豪门!

    贞观十三年深秋,碎叶城的胡杨染成血色。

    麴文泰攥着欲谷设的密信,指节在羊皮纸上碾出褶皱。

    帐外寒风裹挟着突厥骑兵的马蹄声,帐内萨满巫师的铜铃发出不祥的震颤。

    \"大汗说了,若不截断丝绸之路\"使者的弯刀挑开毡帘,月光映得刀刃泛起冷蓝,\"高昌的葡萄藤,可经不起铁骑践踏。\"

    长安太极殿内,李世民将焉耆使者的血书重重拍在龙案上。

    烛火在\"高昌闭道,商旅暴骨\"八字上跳动,映得帝王眼中的怒火几乎要破出眼眶。

    \"传令下去,\"他扯下腰间玄铁令箭,龙袍扫落案上《氏族志》修订稿,

    \"命侯君集为交河道行军大总管,薛万均为副,点兵十五万西进!\"

    西域戈壁,黄沙蔽日。侯君集的玄甲军如黑色洪流漫过火焰山,马蹄踏碎千年的驼铃古道。

    麴文泰的求和使者跪在唐军阵前,捧着镶金的葡萄酒坛瑟瑟发抖,却见侯君集冷笑一声,马鞭径直抽碎酒坛:\"回去告诉麴文泰,天可汗的怒火,不是美酒能浇灭的!\"

    消息传回高昌王城,麴文泰咳着血瘫倒在胡杨木王座上。

    他望着宫墙外渐渐染红的天际,忽然想起二十年前随父入朝时,长安朱雀大街的灯火曾如何照亮自己的眼睛。

    \"罢了\"他将传国玉印塞进儿子麴智盛怀中,喉间发出濒死的喘息,\"开城降了\"

    当侯君集踏着漫天黄沙进入高昌时,城门已挂起大唐的赤旗。麴智盛素衣白幡出降,身后是捧着图籍印玺的群臣。

    将军马鞭轻点少年的额头,玄铁护腕撞出清响: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他身后,士兵们正将\"西州都督府\"的匾额挂上城门,风卷旌旗,猎猎作响。

    得胜还朝那日,长安百姓夹道相迎。侯君集身披缴获的突厥金缕战甲,在欢呼声中仰头饮尽御赐美酒。

    贞观十四年暮春,李世民看着弹劾侯君集的奏章,像雪片般飞至御前:

    \"侯君集私吞高昌珍宝纵容士兵劫掠目无朝廷威仪\"太极殿内,李世民望着堆积如山的奏疏,忽然想起出征前,那员大将在军帐中说的\"不灭突厥,誓不还朝\"。

    烛火摇曳间,他提笔写下朱批,墨迹在\"功过相抵\"四字上晕开,宛如瀚海落日的余晖。

    案头《氏族志》修订本下压着西域进贡的夜光杯,酒液已在晨光中凝成暗红。

    当侯君集跪伏在地时,帝王忽然将奏章掷入铜鹤香炉,火苗瞬间吞噬了满纸弹劾:

    \"念你西征有功,此事便罢了。\"

    夜幕降临时,侯府的海棠花影在窗棂上摇曳。贺兰楚石捧着西域进贡的乳香,膝行至岳父身前:\"太子殿下常说,若得将军辅佐\"他刻意压低声音,袖中滑出的密信上,

    \"玄武之变\"四字被朱砂圈得血红,\"如今魏王势大,圣上又偏爱《括地志》,殿下实在\"

    侯君集捏着白玉镇纸的手骤然收紧。武德九年的血色突然涌现在眼前——玄武门前的箭雨、兄长喉间喷涌的热血、还有那个雨夜,他亲手为秦王披上染血的玄甲。\"

    明日带话给太子。\"他望着窗外高悬的冷月,喉结艰难地滚动,\"就说老臣愿为前驱。\"

    东宫偏殿内,李承乾将鎏金酒盏重重砸在案上,溅出的葡萄酒在《贞观政要》书页上蜿蜒如血。

    \"当年父皇能在玄武门成事,\"他眼中跳动着狂热的光,玉冠上的东珠随着动作轻晃,\"

    如今我有将军相助,何愁不能效仿?\"

    侯君集望着太子腰间新换的螭纹玉佩,忽然想起李泰前日佩戴的同款,后背渗出冷汗。

    \"殿下可知,\"侯君集的声音混着龙涎香,在殿内泛起回音,\"

    玄武门之变最险处,不在刀剑,而在人心。\"他展开泛黄的舆图,指尖划过太极宫与东宫的连线,\"

    当年齐王麾下的八百死士话音未落,李承乾已猛然起身:

    \"无需多言!明日便按将军之计,联络禁卫军!\"

    夜风卷着牡丹残瓣扑进殿内,侯君集望着太子离去的背影,忽然发现那袭玄色锦袍竟与当年的秦王如此相似。

    他颤抖着摸向怀中的兵符,想起出征高昌时,李世民在灞桥亲赐的壮行酒。

    香炉中青烟袅袅,恍惚间竟化作玄武门的硝烟,将他困在永无止境的轮回里。

    东宫偏殿的铜鹤香炉吞吐着龙脑香,袅袅青烟在李承乾苍白的脸上投下斑驳阴影。

    张起灵垂眸立于蟠龙柱侧,玄色劲装下的铠甲泛起冷光,与案头摇曳的烛火相映成辉。

    太子转动着青玉扳指,骨节因用力而泛白,绣着金线龙纹的锦袍下,伤腿不自然地蜷曲着。

    \"张师觉得,本宫当真疯了?\"李承乾忽然轻笑,笑声里带着久病之人的沙哑,指尖抚过案上《孝子传》的书脊,

    \"你可知,自母后崩逝那日起,这东宫的每一寸地砖,都浸着我的冷汗。

    \"他猛地掀开袍角,绷带层层缠绕的右腿在烛光下狰狞可怖,\"这跛足之疾,本是围猎时意外,却成了朝堂上下的笑柄——连教坊司的优伶,都敢编唱''瘸龙难登九五''的曲子!\"

    窗外传来更夫梆子声,张起灵望着太子眼中翻涌的血丝,想起那日校场比武时,李泰刻意投向伤腿的轻蔑目光。

    殿外的夜风吹动纱幔,将李承乾的声音撕扯得支离破碎:\"看看魏王府!

    父皇赐他良田千顷,特许''仪同三司'';他编纂《括地志》,车马出入竟比本宫的仪仗还煊赫!\"

    太子抓起案上的夜光杯,琥珀色酒液泼在墙上,宛如未干的血迹。

    张起灵默运麒麟诀,平息着周身翻涌的气血。他忽然想起袁天罡的谶语,想起太极殿上李世民凝视《兰亭序》时的痴狂——在这金碧辉煌的宫阙里,每个人都困在自己的执念中。\"殿下,\"他上前半步,玄铁护腕撞出轻响,\"玄武门的血\"

    \"够了!\"李承乾猛然起身,却因伤腿不稳踉跄着扶住龙椅,\"你以为我想走这一步?\"他的喘息声混着香雾弥漫在殿内,

    \"父皇宠爱魏王,满朝文武见风使舵若不先下手为强,他日我李承乾,怕是连做阶下囚的资格都没有!\"

    更漏滴答,烛芯突然爆开一朵灯花。张起灵望着太子在阴影中扭曲的面容,终于明白这看似尊贵的储君之位,不过是悬在头顶的千钧巨石。

    当李承乾跌坐回蟠龙椅,袍角扫落案上的《贞观政要》时,书页恰好停在\"民为邦本\"那一页,墨迹被酒液晕染,变得模糊不清。

本文网址:http://www.lazytxt.top:8081/xs/144/144474/6123935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lazytxt.top:8081/144/144474/61239359.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