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人小说 > 都市言情 > 凡心入局 > 第158章 全网崩点前一夜

第158章 全网崩点前一夜

推荐阅读:一千零一个诡异夜重生到60年代被过继叶罗丽:遁后所有人穷追不舍仙界消失:诸仙恐慌杀穿万界不好啦大佬们又在装柔弱白莲青春莫流意外中奖后,爱情也跟着来了宝可梦:从真新镇开始让你重生当辅助,没让你当主角啊九天太清宫

    我是在接到林澈的讯息时,意识到整个世界要变了。

    “明早六点,全网编号屏蔽系统将上线。你们还有六小时。”

    短信很短,像一枚冰冷的子弹,嵌进脑中神经最脆弱的部位。

    我盯着屏幕,手机自动跳出一个弹窗:系统更新提示。那正是“全网编号屏蔽系统”的前缀版本,在多数人还未察觉时,它已像阴影一样铺天盖地。而其最大功能,就是将任何形式的“编号”视为敏感字符,在文字识别层即被替换为无意义的乱码组合,无法发布、无法保存、无法识别。

    简单说——从明天起,编号者将彻底被“词语抹除”。

    这比“封号”还要彻底,因为它抹去的是语言本身的通道。是某种“语义灭绝”。

    我起身时,整栋“回音者中枢站”还沉浸在最后一丝夜的平静之中。打印机的轰鸣声断断续续传来,那是志愿者在为“信息纪念墙”印制新的实名名单。每页名单上,密密麻麻的,是一个个编号和名字之间的并列:

    q-a112 林初

    q-d081 唐仁杰

    q-w911 江明亮

    ……

    而这些文字,从明天起,就会在屏幕上一律显示为:

    连“他们存在过”这件事,都会被技术手段否定。

    我推开会议室的门,发现钟若谣、老隋、阿妹和宋隐都已坐在椭圆会议桌前,神情空洞中透着压抑的怒火。墙角的电子钟跳动到00:04,我们距离系统上线还有不到六小时。

    “都知道了?”我问。

    钟若谣点头,“我们收到五十多个技术节点的报告,屏蔽测试已经在多个社交平台后台实施。ai识别编号后将自动调用系统屏蔽api,编号将变成乱码字符流。”

    “具体形式?”

    “数字+字母组合,全部编码为css-f废弃段,显示乱码符号。”宋隐叹息,“这是信息灭绝最典型的形式之一,甚至比图灵识别阈值还低。是彻底不允许编号存在的意思。”

    阿妹开口,“我们该怎么办?难道眼睁睁看他们把编号者的名字一个个删掉?”

    没有人回答。因为所有人都知道,靠技术反制几乎是不可能的。我们没有权限,无法逆向他们的新系统。我们甚至无法阻止那些更新按钮在屏幕上弹出。

    我沉默片刻,点开了那封我始终没有删掉的匿名邮件。

    那是七天前,一个自称“图像预言者”的陌生人发来的加密文档。文档中提出一种思路:将编号者数据压缩为高密度图像矩阵,嵌入开放视觉平台的缓存层,使其成为“非语义图像病毒”——即无法被文字识别系统检测,却无法清除、也难以察觉其真正内容。

    “图像病毒是一种最原始的记忆对抗方式。”老隋那晚看完之后只说了一句,“它不能传播观点,但能传播沉默。”

    我现在终于明白那句话的意义。

    沉默,本身就是对抗。

    我站起身,向众人宣布:“从现在起,启动代号‘废光’计划。我们不再依赖文字——我们用图像,把他们的名字刻在没人能删掉的地方。”

    钟若谣眼中浮起一丝疑问:“图像,怎么做?”

    我示意宋隐展开墙上的草图。那是一幅完整的图像病毒工程草图。我们将每位编号者的文字资料压缩为最小化矢量符号块,形成视觉图层编码,通过嵌入式视觉方式植入各类平台系统。它不会触发敏感词过滤,不会被文本扫描检测,但图像中每一帧都隐藏着一个名字、一段编号、一个故事。

    “这不是艺术,这是记忆工程。”宋隐淡淡道。

    “也不是传播,是存活。”我补了一句。

    凌晨一点,基地灯光全部亮起。三十台图像工作站同时启动,处理编号者信息,转换为图层。数百名志愿者加入整理与打码流程,每个人只负责一组编号与名字,写下他们的时间、遭遇、人生的片段。

    阿妹在复读一段音频素材,声音来自一个叫唐姝的女孩:

    “我是q-z087,我四岁被编号,只因为我妈在论坛上提了一句‘我们该谈谈儿童编号的影响’。我从没用过任何实名app,也没上过学。我今年十四岁,刚学会拼音。但我不恨你们,我只是想留下我的名字。”

    阿妹一边听,一边落泪,然后把这段音频转码为波形图像,并命名为:

    【编号q-z087_唐姝_存在波形jpg】

    她的手在颤抖,我却知道,这样的图像,明天将会出现在数百万个网页缓存里,后台页面里,甚至是一张点击即闭的广告图角落里。

    因为我们要让这些名字——“无法删除”。

    凌晨两点半,林澈发来一条最后的更新提醒:

    “你们还有三个小时。”

    我回了两个字:“够了。”

    三点零四分,第一批“废光图像病毒”发布。我们选定了十个开放api平台,八个独立缓存服务器和六个地下浏览器核心代码层。所有图像通过分段技术散布嵌入,每个图像都藏有一组编号与姓名。

    净空、q-s001;钟若谣、q-l078;许真、q-r303;唐仁杰、q-d081……

    我们的名字,在图像里游走。

    凌晨四点,一组编号者亲属发来一个短片。内容只有一张照片,是一个母亲把写有女儿名字的红纸贴在自家窗上。

    纸上写着:“她是q-h016,她叫吕晓芳。我不怕邻居知道,因为如果我不写下她的名字,连我都可能忘了。”

    我看着那照片,突然眼眶发热。

    “我们快没时间了。”老隋低声说。

    我点头,“最后一轮同步,发布所有残留图像。”

    四点三十八分,城市天线之上,信号波开始闪动。

    那是回音者通过“光回线”最后同步编号图像的时刻。二十七个节点,每个节点同步一组图像,包含编号、姓名与三句人生描述。

    没有背景音乐,只有无声图片在屏幕上一个个闪现:

    【q-b244 叶星】——“我不是罪犯,也不是疯子。我只是说出了自己是谁。”

    【q-w911 江明亮】——“我没疯。我只是没被听见。”

    【q-s001 净空】——“我是编号,也是人。我留下的是命。”

    ……

    清晨五点二十四分,我们完成了最后一轮上传。

    五点五十六分,林澈发来语音:

    “系统开始倒计时。”

    我望着窗外,天色泛白,东方裂开一丝光芒。

    六点整,全网编号屏蔽系统正式上线。

    平台上,所有编号被替换为乱码。

    但我们知道,这场战争还没结束。

    因为有一种记忆,藏在图像里。它们不说话,但永远存在。

    它们不会解释自己,却永远不容否定。

    我点开一个网页,页面上只有一张图,图上是孩子般涂鸦的数字与字母。

    我知道,那是一个名字。

    她叫吕晓芳,q-h016。

    她还在。

本文网址:http://www.lazytxt.top:8081/xs/144/144412/6121185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lazytxt.top:8081/144/144412/61211857.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