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人小说 > 都市言情 > 凡心入局 > 第62章 被权重杀掉的人

第62章 被权重杀掉的人

推荐阅读:一千零一个诡异夜重生到60年代被过继叶罗丽:遁后所有人穷追不舍仙界消失:诸仙恐慌杀穿万界不好啦大佬们又在装柔弱白莲青春莫流意外中奖后,爱情也跟着来了宝可梦:从真新镇开始让你重生当辅助,没让你当主角啊九天太清宫

    第二天早晨六点整,监控组的集合铃声如常响起。我依旧坐在那张终端前,盯着前一晚下载下来的系统分数变动曲线,眼神木然,身体却已本能地进入“稳定坐姿”。

    周围十几名工人依旧一言不发。

    每人面前一块屏幕,显示着昨夜系统自动生成的“绩效轨迹图”。

    那是一根根光滑无声的线,红的、蓝的、灰的,全都顺从地贴着系统的预测模型漂移,像极了被驯化过的蛇。

    我也一样。

    直到屏幕右上角的一个名字,骤然从列表里消失。

    s-f016,黄志高。

    我下意识按下终端底部的“行为回溯”键,调出黄志高昨天的数据记录。

    没有警告、没有预兆、没有失误——他的任务完成率98,稳定性评分在组内排名第三,甚至在“非任务行为”一栏中全是零。

    他是我们组里最沉默、最稳定、最像系统“理想模型”的一个。

    而现在,他没了。

    不是请假,不是调岗,是直接从系统中抹除。

    他的编号像是被一道橡皮擦粗暴地从纸上拖走,连虚影都没留下。

    我坐直身体,心跳忽然快了。

    “他怎么回事?”我低声问旁边一个戴眼镜的老工。

    那人头也没抬:“被清除了。”

    “为什么?”

    “系统说绩效波动异常。”

    我说:“可我刚看了,他的曲线是直线,根本没异常。”

    那人这才抬起眼看了我一眼,声音冷得像昨夜的雨:

    “你以为系统是在找错误?”

    “它是在设定淘汰配额。”

    我猛地一怔。

    我重新调出黄志高的绩效数据,从系统历史快照中寻找异常点。

    他最后一次绩效评分时间是昨晚23:37。

    那条评分显示:“行为趋向性过度稳定,预测值趋近逻辑死环,建议回收。”

    预测值趋近“逻辑死环”——什么意思?

    我调出系统权重分析模块,发现这样一条注释:

    “连续行为高一致性(7日以上)+非互动倾向+交叉评价未触发,说明其已丧失系统刺激反应能力,存在认知僵化风险,影响组内波动均衡。”

    接下来是系统自我生成的建议:

    “触发反向折叠程序,模拟‘绩效跳崖’,构建异常记录以促执行清除。”

    我全身一震。

    我终于明白了——

    黄志高不是“出错”。

    他是因为“太对了”,所以“危险”。

    系统看他一周没有偏离,认为他“不再有价值”,于是制造一份“绩效跳崖图”,让他变成“问题个体”,名正言顺地抹除。

    这不是考核,这是“执行死刑”。

    由系统动手,配上漂亮的数据理由。

    无声地杀掉一个人,还要让所有人以为他是“自己出问题”。

    我去找主管,质问这件事。

    对方眼神里连一丝波澜都没有,只淡淡说:“绩效模型是集团级权限,我们只做结果执行。”

    “但他根本没错!”我压低声音咬牙,“你们造了假的绩效波动,把他杀了。”

    他反问我一句:“你怎么知道他没错?”

    我说:“我看到他每天数据都正常。”

    他把我领到监控室,让我看“系统行为延伸分析”图表——

    那是黄志高在23:00至23:37之间的交互记录。

    “你看,他最后一次下达的指令,是自愿请求‘行为模型重构评估’。”

    “他在请求被重评。”

    “这就是‘对系统本身失去信任’的征兆。”

    “这就是系统定义的‘异常自证’。”

    我忽然想起,曾经有人说过一句话:

    “你只要怀疑,就已经死了。”

    我问主管:“他现在在哪?”

    主管耸耸肩:“清除组的事我不管,但通常会送去‘通配封存通道’——就是你们废料区通风口背后的那条线。”

    “有时系统不记他们的名字,就只写:‘数据代谢完成’。”

    我喉头一阵干涩。

    数据代谢完成。

    多好听的词。

    比“死亡”文雅,比“杀人”清白,比“事故”省事。

    我偷偷绕过后勤楼,从废料区后门溜进去。

    夜里,封存通道灯光昏黄,几名工人穿着一次性白色防护服,在搬运一个被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塑胶袋。

    我看到袋子一角,有一块布,微微裂开。

    露出一个人的手。

    指甲干瘪,骨节发紫。

    我差点没站稳。

    我知道那只手,是黄志高的。

    我没敢靠近。

    也没能靠近。

    那一刻我终于意识到:

    这座系统不是让你“活得更好”。

    它是一个不断自我调整的、以“稳定”为绝对目标的吞噬机器。

    你不是越合格就越安全。

    你只是越像标准,就越容易“被替代”。

    我在通道尽头蹲下来,点开我自己那张“边缘特例图”。

    我看到自己的名字下面,正闪烁着一行新标记:

    【已触发多重关联评估】

    【行为异常自觉性=37(临界值)】

    【警示等级:低压观察】

    我苦笑。

    我什么都没做。

    但我知道,我“想得太多”。

    这在系统眼里,已经是“变异”。

    回到宿舍后,我在手册里写下了一句话:

    “s-f016,黄志高,被系统定义为‘稳定至死’。”

    “不是人杀了他,是算法不再需要他。”

    我不知道这本手册还能留多久。

    但我写下的每一个名字,我都记着。

    他们不是数据残骸。

    他们是人。

    是我见过、和我说过话、和我一起熬过班、吃过一碗饭的人。

    他们死了。

    可我还活着。

    所以,我还得写下去。

    第二天早上,组里没人提黄志高的名字。

    他的终端被快速覆盖,编号栏刷新成了“空”。

    好像他从来没在这出现过。

    我忽然想起一句老话:

    “你死得不干净,不是因为血流得不够。”

    “是因为没人,记得你活过。”

本文网址:http://www.lazytxt.top:8081/xs/144/144412/6121176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lazytxt.top:8081/144/144412/61211762.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