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人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这个刘备不对劲 > 第273章 长安的十二时辰

第273章 长安的十二时辰

推荐阅读:社恐我装的,凶手我追的从小媳妇要传宗接代开始全民船娘:我的船娘全是BUG级!大佬十代单传,我为他一胎生四宝和前女友分手后!天降京都大小姐剑道仙宗睡觉就能升级,我成至尊懒鸟开局流放:从罪囚营杀到天下之主太虚剑主!和离后,矜贵夫君跪求我原谅

    昭武十三年,寅时三刻。

    太极宫承天门的青铜钟轰然鸣响,声震九霄。晨光穿透终南山的薄雾,洒在长安城棋盘般的坊市间。金吾卫的玄甲在朝阳下泛着冷光,朱雀大街的青石板上,马蹄声由远及近,那是各坊的官吏正赶往皇城点卯。

    务本坊内,王铁匠家的炉火已经燃起,风箱呼哧作响,火星溅在潮湿的砖地上,发出滋滋的声响。隔壁蔡大娘的孙女揉着惺忪的睡眼,正在灶前蒸饼,热气裹着胡麻的香气,飘过窄巷。

    长安的一天,就这样开始了。

    辰时,东市“锦绣行”的胡商安澜刚卸下门板,便见几位贵妇已在店外等候。柜台上,蜀锦流光溢彩,吴绫薄如蝉翼,一匹匹时兴的蹙金绣在晨光中熠熠生辉。

    “这纹样可是成都新出的?”一位头戴金步摇的贵妇抚过锦面。

    胡商安澜笑道,“夫人慧眼,此乃蜀中巧匠仿汉宫旧样所织,一匹值五十贯。”

    隔壁“胡姬酒肆”内,龟兹乐师调试着凤首箜篌,店中飘出烤馕与葡萄酒的香气。街角,卖冷淘的小贩支起摊子,木桶里盛着冰镇的酱汁,引得行人驻足。

    巳时,国子监内,郑玄手持自己所着的【毛诗笺】,立于辟雍中央。太学生们青衿如林,跪坐于蒲团上,案前竹简与线装书堆积如山。

    “《诗》云:‘民之秉彝,好是懿德。’”郑玄声音浑厚,“治国之道,首在教化。陛下重开太学,广纳寒门,正是为此。”

    廊下,几位交州来的士子低声讨论着新颁的【农桑辑要】,其中一人叹道:“此书详载耕作之法,真乃百姓之福也!”

    午时的曲江池畔,新科进士王粲正与同窗流觞赋诗。漆耳杯顺水漂流,停在他面前,众人哄笑:“该你了!”

    王粲提笔蘸墨,在剡溪藤纸上挥毫。

    “曲江波暖凫鹥戏,舜琴声里麦秋至。 汉家新制昭武历,四海升平无战事。”

    掌声未落,教坊使已率梨园弟子奏起新编的【汉王破阵乐】,为那位正在北逐匈奴,鲜卑的圣君刘备贺,等着他凯旋归来时,奏响这曲大气磅礴的破阵乐。

    琵琶艺伎裴兴奴指尖轮转,弦上迸出金戈之音,惊起荷丛中的白鹭。

    未时,西市“波斯邸”内,大食珠宝商伊本正用星盘向长安富商演示商路吉凶。铜盘上的希腊字母在阳光下闪烁,投影在【西域舆图】上,与龟兹方位重合。

    街对角,被卖到长安的龟兹少女兜售着葡萄干和瑟瑟(绿松石),一个梳双髻的小娘趁乱顺走两枚无花果,被市吏逮个正着。

    “求您了……”小娘掏出怀里的【急就章】抄本,“我是平康坊学童,就想让阿爷尝尝……”

    市吏瞥见册页上工整的“稻粱菽,麦黍稷”,叹了口气,往她手里又塞了把胡麻饼:“快走!如有下次,就让你的夫子,或者你父母亲自来领。”

    小姑娘朝着市吏吐了吐舌头,随后飞一般似的跑了,后者想起自家的丫头,无奈的笑了笑,随后从衣服里摸出六枚昭武通宝,给了那个都快哭出来的龟兹少女。

    “给,虽说身份不同,俺们汉人高你们一等,可俺们有自己的骄傲,又怎会真的偷拿你这奴仆的东西。”

    “那小姑娘不懂事,这胡果的钱俺付了。”

    龟兹少女哪敢分辩,汉人的大军已经击败匈奴、西鲜卑诸部,达成了继封狼居胥、勒石燕然之后的另一个成就,饮马阴山。

    如今的兵威之胜,早已令西域诸国瑟瑟发抖,眼看着那位绝世雄主、圣君,上天庇佑的紫薇帝君就要带着铁骑西出玉门,马踏西域诸国,她这种即将国破家亡的卑微奴仆,又怎敢与高贵的汉人起冲突。

    申时,忙碌的渭水码头上,脚夫们扛着蜀锦、瓷器、茶叶装船。一艘岭南商船正启航,船头某个商人怀中的鹦鹉突然叫道。

    “天下太平,天下太平!”

    水门闸楼缓缓闭合,铁索绞动声沉闷如雷。

    酉时,金光门的暮鼓声传遍全城,坊门开始关闭。

    巡市吏敲着铜锣高喊,“闭市前三刻,闭市前三刻……”

    商贾们匆忙收起货物,井然有序的出了坊市的大门。

    务本坊内,蔡大娘的孙女终于抄完那位远亲,已经嫁入皇宫的才女小蔡氏,蔡琰所写,而后由皇后糜氏推行的【女诫】。

    揉着酸胀的手腕,望向坊墙外太学的“长明灯”。

    灯影透过格窗,在青石板上投下菱花纹样——这是黄承彦设计的“省油灯台”,灯盏悬于水盆之上,可减烟省油。

    戌时,平康坊内,教坊使正排练新制的【丰年谣】。

    琵琶、箜篌、羯鼓交织,歌伎清亮的嗓音穿透夜色,“黍稷盈畴仓廪实,路不拾遗夜不闭……”

    隔壁酒肆中,几位诗人醉眼朦胧,挥毫题壁。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亥时,夜阑人静。更夫的梆子声渐行渐远,务本坊陷入沉睡。

    唯有皇城内的灯火依旧明亮,大汉的监国太子,常务副皇帝刘平叹了一口气,而后合上最后一卷奏疏,望向窗外繁星。

    “父皇,这如画江山,如诗美眷,你怎么一点都不眷恋呢,反倒对土地有着那般执念。”

    夜风送来隐约的歌声,似是【丰年谣】的余韵。刘平苦笑一声,而后轻声念道。

    “汉家新制昭武历,四海升平无战事。”

    “唉……无个鬼战事,那些胡人都被打哭了呦……”

    太子刘平案头那【长安营缮图】上,朱笔勾画的漕渠如血脉般延伸,将这座永续之城的生机,传递到大汉疆域的每个角落。

    长安的一天,始于晨钟,终于夜漏。在这十二时辰里,宫阙巍峨,市井喧嚣,文教昌明,商旅络绎。

    这个耗时六年,在铁与火中重生的长安,不再是乱世中的废墟,而是盛世里的明珠。

    当更夫的梆子声最后一次敲响,长安城在星辉下沉沉睡去。明日,晨钟再起,盛世依旧。

本文网址:http://www.lazytxt.top:8081/xs/144/144309/6116121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lazytxt.top:8081/144/144309/61161212.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