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2 如兰的幸福生活

推荐阅读:六十年代,开局就要我娶媳妇恶雌娇又软,众兽夫轮流跪求我宠双修夜,天书说它附错身了?我不是小混混之三人行欢迎来到枉死城黑欲人生阿姨别动,您女儿还欠我高利贷呢为了英雄老婆,成为邪恶大反派金丹重生,校花却要悔婚长生从仙武同修开始

    晨起的阳光透过雕花窗棂洒进屋内,如兰坐在梳妆台前,望着铜镜中自己圆润的脸庞,嘴角不自觉地上扬。

    她轻轻抚过发髻上那支金镶玉的簪子,这是前几日婆婆特意命人打造的,说是奖励她又为曾家添了个健康的嫡孙。

    “大将军,姑娘醒了,正闹着要见您呢。”丫鬟喜鹊在门外轻声禀报。

    如兰连忙起身,快步走向隔壁的房间。

    刚推开门,就听见小女儿响亮的哭声。

    她熟练地从乳母怀中接过那个粉雕玉琢的小团子,轻声哄着:“乖,娘在这儿呢,不哭不哭。”

    说来也怪,小娃娃一到如兰怀里就止住了哭声,睁着一双乌溜溜的大眼睛好奇地看着她,小手胡乱抓着她的衣襟。

    如兰心中涌起一阵暖流,低头亲了亲女儿的小脸蛋。

    “大将军,主君回来了,正在前厅等您一起用早膳。”另一个丫鬟进来通报。

    如兰将孩子交还给乳母,整理了一下衣襟,便向前厅走去。

    一路上,她的心情格外轻快。

    自从生下嫡子后,她在曾家的地位水涨船高,公公婆婆对她几乎有求必应,连带着下人们对她也更加恭敬了。

    前厅里,曾桂正在吩咐管家今日的事务。

    见如兰进来,他立刻停下话头,脸上露出温柔的笑容:“娘子来了,快坐下用膳,粥要凉了。”

    如兰福了福身,在曾桂身旁坐下。

    桌上摆满了她爱吃的点心和小菜,曾桂亲自为她盛了一碗红枣莲子粥,轻声道:“昨夜孩子闹得厉害,你定是没睡好,这粥补气血,你多喝些。”

    如兰心头一热,接过粥碗小口啜饮。

    红枣的甜香在口中化开,就像她现在的生活一般甜蜜。

    她抬眼偷瞄丈夫的侧脸,曾桂今年已三十有八,眼角有了细纹,却依然俊朗如初,尤其是看她时那温柔的眼神,从未变过。

    “今日天气好,不如带孩子们去园子里走走?”

    曾桂提议道:“听说院里的西府海棠开得正好。”

    如兰刚要答应,忽然想起什么,犹豫道:“可是妹妹她今日要回门……”

    曾桂的笑容淡了些,握住如兰的手:“无妨,她如今已是王家的人,回来也是客。你若不想见,我们避开便是。”

    如兰摇摇头,展颜一笑:“都是一家人,哪有避开的道理,再说……”

    她压低声音:“如今她可不敢再像从前那般对我了。”

    曾桂会意,眼中闪过一丝心疼,轻轻捏了捏她的手。

    用完早膳,如兰回到房中,看着窗外明媚的春光,思绪不由飘回了刚嫁入曾家时的日子。

    那时的她,不过是个十六岁的少女,满心憧憬着婚后生活。

    谁知一进门就遇到了曾淇这个难缠的小姑子。

    曾淇比她大两岁,因自幼体弱多病,备受父母宠爱,性格骄纵。

    见哥哥娶了如兰这样貌美如花的妻子,心中嫉妒,便处处刁难。

    记得有一年冬日,曾淇故意打翻如兰亲手熬给婆婆的参汤,还反咬一口说是如兰不小心。

    婆婆心疼女儿,不问青红皂白就罚如兰在祠堂跪了一夜。

    那夜寒风刺骨,如兰跪得膝盖青紫,是曾桂偷偷给她送来了厚衣裳和热汤。

    还有一次,如兰精心绣了一幅刺绣准备送给婆母,曾淇却趁她不备,用剪刀将绣品剪得粉碎。

    如兰气得浑身发抖,却碍于新妇身份不敢发作,只能躲在房里偷偷抹泪。

    是曾桂发现后,亲自去向妹妹讨说法,逼着她向如兰道歉。

    后来,曾淇又害如兰流产,失去了第一个孩子。若不是贺老太太,只怕她就再无子女缘了。

    那些日子,如兰常常在夜深人静时偷偷哭泣,甚至怀疑自己嫁错了人家。

    每每这时,曾桂都会将她搂在怀中,轻声安慰:“娘子忍忍,淇儿总有出嫁的一日。”

    终于,在如兰嫁入曾家第三年,曾淇被许配给了城东王家的二公子。

    出嫁那天,如兰站在曾桂身旁,看着花轿远去,心中五味杂陈。她本以为会感到解脱,却意外地有些怅然——毕竟是一起生活了三年的小姑子,虽有龃龉,却也有过欢笑。

    曾淇出嫁后,曾家的气氛果然轻松了许多。

    婆婆不再事事偏袒女儿,开始真正把如兰当作儿媳看待。尤其是当如兰生下长子后,婆婆对她的态度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几乎把她当成了掌上明珠。

    “大娘子,姑娘吵着要您教她绣花呢。”喜鹊的声音将如兰从回忆中拉回。

    不一会儿,一个五六岁的小姑娘蹦蹦跳跳地跑进来,扑进如兰怀里:“娘亲,您答应今天教我绣荷包的!”

    如兰爱怜地摸摸女儿的头:“好好好,娘这就教你。”

    她取出绣绷和丝线,耐心地指导女儿如何下针。

    看着女儿认真的小脸,如兰心中满是幸福。

    午后,曾淇果然带着丈夫回门了。如兰整理好衣装,随曾桂一同去前厅见客。

    几年不见,曾淇丰腴了不少,眉宇间的骄纵之气也淡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沉稳。

    见到如兰,她竟主动上前行礼:“嫂嫂别来无恙。”

    如兰有些意外,连忙还礼:“淇姐儿气色真好,看来王家待你不薄呢。”

    曾淇笑了笑,目光落在如兰身后的孩子。

    据说曾淇嫁入王家三年,至今未有身孕,这在重视子嗣的大户人家可不是小事。

    所以,王家已经给曾淇的丈夫纳了两房妾室,以绵延子嗣。曾淇心里虽不愿,却也没法子改变了。

    如兰突然对这位昔日的小姑子,生出一丝同情来,她轻声道:“你还年轻,不急。我这里有张求子的方子,是一位老太医开的,很灵验。你若需要,我让人抄给你。”

    曾莲抬头,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是感激:“多谢嫂嫂。”

    两人相视一笑,往日的芥蒂似乎在这一刻消散了一半。

    晚上,如兰将这事告诉了曾桂。

    曾桂搂着她,欣慰地说:“我的娘子,真是越来越有大妇风范了……”

本文网址:http://www.lazytxt.top:8081/xs/144/144205/6110515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lazytxt.top:8081/144/144205/61105157.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