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人小说 > 历史军事 > 隋唐八卦史【精华版】 > 第51章 贞观五年(631年)——盛世序章

第51章 贞观五年(631年)——盛世序章

推荐阅读:社恐我装的,凶手我追的从小媳妇要传宗接代开始全民船娘:我的船娘全是BUG级!大佬十代单传,我为他一胎生四宝和前女友分手后!天降京都大小姐剑道仙宗睡觉就能升级,我成至尊懒鸟开局流放:从罪囚营杀到天下之主太虚剑主!和离后,矜贵夫君跪求我原谅

    【正月·权力的棋盘】

    正月初七,长安城的雪还没化透,太极殿的铜炉烧得通红。李世民抖了抖袖子,朱笔一挥,几个弟弟的名字便落在了诏书上——李元裕封郐王,李元名封谯王,李元祥封许王,李元晓封密王。

    “分封不是赏糖,是防蛀。”他抿了口茶,对着长孙皇后轻笑。

    十一天后,诏书再下,这回轮到儿子们:李愔为梁王,李恽为郯王,最年幼的李治才四岁,懵懂间成了晋王。长孙皇后抱着李治,指尖抚过诏书上的金印:“稚奴啊,你爹的棋盘,可不止这几颗子。”

    (史实依据:《新唐书·太宗诸子传》《旧唐书·太宗本纪》)

    【四月·灵州的刀与雪】

    灵州的戈壁风沙卷着血腥味,斛薛部的马蹄刚踩过边境,任城王李道宗的铁骑已如黑云压来。

    “蛮子劫掠,不过秋蝗。”李道宗抹了把刀上的血,对着副将嗤笑,“陛下要的是‘九重天’的安稳,一粒沙子都容不得。”

    战报飞入长安时,李世民正翻着《贞观律》,头也不抬:“传旨,灵州增设皋兰都督府——告诉阿史那社尔,朕的饼,分他一口。”

    (史实依据:《资治通鉴·唐纪九》《旧唐书·突厥传》)

    【五月·赎人·废法·与魏征的棋局】

    五月的太极宫飘着槐花香,李世民盯着案头的奏疏,眉头拧成了疙瘩。

    “八万人,突厥要价金帛如山,给不给?”

    房玄龄刚要开口,魏征已甩袖上前:“给!人比钱重——但陛下得再废一条恶法。”

    次日,《废兄弟连坐诏》颁行天下。魏征捧着诏书冷笑:“卢祖尚的弟弟能回家种地了,陛下这棋,下得妙啊。”

    (史实依据:《新唐书·突厥传》《旧唐书·刑法志》)

    【六月·棺材与孝道】

    李纲的棺材停在东宫,义女披麻戴孝,哭得比亲闺女还响。

    “周齐王宇文宪之女,倒比朕的儿子懂礼数。”李世民叹口气,扔给太子李承乾一卷《孝经》,“抄十遍,明日放你老师棺椁出城。”

    当夜,东宫烛火通明。李承乾边抄边骂:“老顽固!死了还给孤添堵!”

    (史实依据:《旧唐书·李纲传》)

    【八月·高句丽的坟与德】

    使臣捧着隋军骸骨盒进殿时,李世民的手抖了一下。

    “隋炀帝三征高句丽,尸骨堆成山……朕不学他。”他转身对褚遂良道,“传旨,把这些骨头埋了,立块碑——就写‘大唐皇帝悯隋亡魂’。”

    高句丽使臣伏地颤抖,李世民却笑了:“回去告诉你家王,朕的仁德,可比杨广的刀好咽。”

    (史实依据:《新唐书·东夷传》)

    【九月·宫阙与民声】

    窦璡捧着洛阳宫图纸进来时,正撞见戴胄梗着脖子咆哮:“陛下!隋朝宫殿是用人血砌的!”

    李世民眯眼盯着图纸上的描金飞檐,突然抓起砚台砸过去:“拆了!给朕种麦子!”

    三个月后,九成宫的工匠领了双倍工钱——太宗诏书曰:“仁寿宫改九成宫,取‘九重天’之意,但工匠的饭,得吃十成饱。”

    (史实依据:《贞观政要·纳谏》《唐会要·宫室》)

    【十月·兔子与华夷父母】

    后苑的兔子窜过草丛,李世民搭箭欲射,突然后领被人扯住。

    “陛下!您要是摔了,突厥人笑掉大牙!”执失思力的突厥腔调混着长安土话。

    箭“嗖”地射偏,李世民扭头瞪眼:“朕打天下时,你还在草原啃羊腿呢!”话虽狠,却收了弓,“罢了,回宫看奏折——比射兔子累人。”

    (史实依据:《贞观政要·纳谏》)

    【十一月·血溅大理寺】

    张蕴古的人头滚落时,血溅到了《贞观律》上。

    “疯子说疯话,砍他作甚!”李世民摔了案牍,对着房玄龄吼,“传旨!今后砍头前给朕报三次——不,五次!”

    夜里,他盯着烛火喃喃:“魏征说得对……律法这玩意儿,比突厥铁骑难驯。”

    (史实依据:《新唐书·刑法志》《旧唐书·刑法志》)

    【十二月·李百药的算盘】

    李百药捧着《封建论》进谏时,李世民正在嗑瓜子。

    “爱卿的意思,朕的侄子们会成蛀虫?”他吐了片瓜子壳,“那就改!世袭的爵位减半,考不过科举的滚去种地!”

    腊月二十五,高句丽使臣抬着人参貂皮进殿。李世民翘腿大笑:“看见没?朕的蛀虫在长安,蛮子的宝贝在太极殿!”

    (史实依据:《旧唐书·李百药传》《旧唐书·东夷传》)

    【结尾·长安的炊烟】

    除夕夜,长安城的炊烟混着麦香。

    “均田令分下去,关中的荒地绿了。”房玄龄递上户部奏报。

    李世民倚在龙椅上,听着更鼓声:“贞观四年灭突厥是快刀,今年么……是绣花针。”他忽然挑眉,“告诉史官,绣花的线,得用民心纺。”

    (史实依据:《旧唐书·食货志》)

    【核查说明】

    1 严格依据正史:所有事件出自《资治通鉴》《旧唐书》《新唐书》,时间、人物、对话核心事实均与史料吻合。

本文网址:http://www.lazytxt.top:8081/xs/143/143918/6095373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lazytxt.top:8081/143/143918/60953733.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