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人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洪武帝的崩溃瞬间 > 第133章 此事定然充满趣味!

第133章 此事定然充满趣味!

推荐阅读:六十年代,开局就要我娶媳妇恶雌娇又软,众兽夫轮流跪求我宠双修夜,天书说它附错身了?我不是小混混之三人行欢迎来到枉死城黑欲人生阿姨别动,您女儿还欠我高利贷呢为了英雄老婆,成为邪恶大反派金丹重生,校花却要悔婚长生从仙武同修开始

    值得一提的是,永乐帝的第十九子谷王朱橞,由于他在守卫金川门期间与李景隆共同开关迎敌,认为自己立下了赫赫战功。

    尽管永乐帝事后给予了一定奖励,却也将他的封地从上谷郡迁至长沙。前者地处偏远,尚可掌控军权;后者则位于内地,诸多不便。

    因此,谷王对永乐帝渐生怨恨。加之自认功高,行为愈发嚣张跋扈,甚至无故杀害一名伯爵,又在封地内欺压百姓,强占民田。

    最终,他还试图策划更进一步的行动,但因顾虑重重,便设计了一番曲折的阴谋。

    谷王与蜀王朱椿同为一母所出,他希望拉拢兄长参与密谋,却又担心对方不同意。恰在此时,蜀王第三子朱悦燇因与父王关系恶化,投奔谷王。

    谷王随即声称朱悦燇实为建文帝化身,建文帝并未真正去世。并暗示当年正是他在金川门放走了建文帝,意在迫使蜀王与其合谋造反。

    然而,这反而成了误导。

    面对谷王的挑衅,蜀王迅速派遣密使向永乐帝报告了谷王的诸多不轨之举。永乐帝派员处置,将谷王废为平民,终身监禁。

    此事本与朱允熥毫无干系,但因谷王谎称朱悦燇为建文帝,永乐帝对此始终耿耿于怀,视作心腹之患。

    相比谷王谋反之举,永乐帝更为忧虑的是“建文帝未亡”这一传闻。

    朱橞的行为让朱允熥感到了深深的不安。

    于是,被软禁在凤阳的朱允熥很快染病,突然离世。

    韩成说完这句话,不禁感慨,朱允熥确实命苦。

    纯属倒霉透顶,什么好处都没捞到,尽遇坏事。

    幼年丧母。

    原本他是朱标的第二个嫡子,朱雄英死后,皇位本应属于他。

    然而由于吕氏被扶正,朱允炆成了嫡次子,排在他前面。

    朱允熥从老二变成老三,与皇位无缘。

    再加上他是原太子妃常氏唯一的幸存儿子,一直遭到吕氏等人的猜忌和防范。

    建文元年,他被朱允炆封为吴王。

    还没来得及赴任,靖难就爆发了。

    朱允炆战败。

    朱允熥虽无过错,但因身份关系,连同朱标成年的四儿子一道,被朱棣以未能辅佐兄长的罪名废为庶人。

    从此被囚禁在凤阳。

    原本囚禁生活尚可,谁知半路冒出个谷王,使了个手段。

    远在凤阳的朱允熥糊里糊涂便死了……

    这般命运,实在难以言表。

    只能说,他的身份让他从小锦衣玉食,却从出生到死亡都受制于命运。

    朱元璋听韩成述说朱允熥的结局后,呼吸变得粗重,仿佛愤怒的公牛呼气。

    身子微微发抖。

    老四太过分!

    他本只是怀疑,没想到一问韩成,发现自己的怀疑竟成真!

    这个老四,真是对朱允熥下狠手,连活路都不留!

    这么多年过去,朱允熥已被囚禁多年,朱棣依然不肯放过他!

    给他条生路又有何妨?!

    至于朱标,此刻痛苦地闭上双眼,泪水滑落脸颊……

    气氛沉重至极。

    换作他人,此时早已停止追问。

    但朱元璋显然不同。

    尽管心痛,他还是要刨根问底。

    他想知道这个老四究竟狠到何种程度,能做出如此无情之事!

    朱元璋强压怒火,目光如炬,直视韩成问道:“韩成,你曾言及标儿另有两子。”

    “他们二人如今何在?”

    韩成深知朱元璋性烈,却也不再劝阻,直言道:“殿下长子四郎与允熥同囚凤阳,先于允熥三载亡故,病逝。”

    “至于五郎,彼时年幼,永乐帝入京那会,尚未成年。”

    “母子二人居于东陵,为殿下陵寝守墓。”

    “永乐二年,五郎受封瓯宁王,但未遣赴封地,仅令侍奉太子妃。”

    “永乐四年,五郎府邸失火,不幸罹难,年仅十六……”

    至此,朱标诸子皆亡。

    若论生死次序,实则五郎先逝,继而四郎,最后方是允熥这位三郎。

    允熥虽排行第三,却是殿下与原太子妃常氏所出,其结局亦可料想,假使不曾遭谷王朱橞暗中构陷,恐不会猝然毙命,当能安稳存活。

    至于四郎、五郎之死,史料并无确证系朱棣授意,但从诸多迹象推测,即便非朱棣所为,此责亦难辞其咎。

    朱元璋双目赤红,激动之下胡须颤动。

    太过分了!

    简直无法容忍!

    老四怎会如此冷血无情!

    这是要将标儿血脉彻底断绝啊!

    他如何忍心做出此事!

    如何忍心!

    “混账!”

    朱元璋怒吼出声。

    再也按捺不住胸中怒火。

    恨不得将老四朱棣生剥活剐。

    谁料到,自己从前竟觉得老四可靠可敬。

    结果却……

    允炆的遭遇,是他自作自受。

    可老四这般对待允熥几兄弟,下手如此狠辣,实在悖逆人伦。

    朱标此刻已瘫软靠墙,神情恍惚,似痴若呆,仿佛失了魂魄。

    看得出来,韩成带来的消息让他的情绪彻底崩溃。比起当初知道自己的早逝,也比现在得知永乐帝并非朱允炆,而是老四时的反应都要强烈,痛苦程度更深。

    “标儿。”

    “标儿!”

    朱元璋来到朱标身旁,扶住他,呼唤着他的名字。

    朱标看着父亲几眼后,把视线转向了一边。

    朱标的这个举动立刻让朱元璋感到无比心疼和后悔。

    他后悔自己刚才在气头上,忘了朱标也在场,没让朱标避开,就直接向韩成询问这些事情。连自己都承受不住,更别说朱标这种把亲情看得极重的人了。

    听了老四对他的儿子所做之事,如果还能泰然处之那才奇怪呢。

    “啪!”

    想到这里,朱元璋忍不住给自己一耳光。

    自己真是该死!

    竟然把这事给忘了!

    看看自己把标儿折磨成什么样了!

    朱元璋又喊了一声:“标儿。”

    见朱标依旧没有太多反应,他既心疼又焦急,同时后悔不已,还愤怒至极。

    “标儿,你可别吓唬父皇!快传御医!!”

    看到朱标这般模样,朱元璋是真的慌了。

    “父皇,不用传御医,我真的没事。”

    或许是朱元璋声音太大,或许是他渐渐恢复理智,朱标握住朱元璋的手,让他冷静下来。

    “真的不用传御医?”

    “真的不用。”

    确认朱标无事后,朱元璋那颗仿佛被紧紧揪住的心也放松了许多。

    不再为朱标担心后,怒火瞬间涌上心头。

    “该死!我现在就去把老四那畜生宰了!!”

    朱元璋大声咒骂着,愤怒地转身准备离开。

    “今天也让他暴毙而亡!”

    结果刚迈出一步就被朱标拦住。

    “父皇,不要这样!求您了,父皇!”

    “他都干出这种事了,你还想庇护他?还想替他说好话?!”

    朱元璋瞪着双眼盯着朱标,显得又恨又怜。

    更多的是心疼。

    标儿就是太善良了!

    尤其对亲人而言,这确实是件难以言表的事。

    “父皇,事情并非如此,我已经考虑过,问题不在于允炆,也不在于老四,而是这皇位本身。

    普通人家为了一些碗筷、几斗米都能争得头破血流。

    更何况是关乎天下的至高皇位?

    一旦坐上龙椅,便不愿再下来。

    长期处于皇位之上,人也会被皇位影响。

    不再是单纯的个体。

    即便如唐太宗这般英明神武,为争夺皇位仍做了那些事,老四这么做,也是情理之中。

    父皇,回顾历史,哪一朝哪一代的权力交接不是充满血腥?

    咱们家又怎能例外……”

    朱标的话让朱元璋沉默了一阵。

    但他显然并未被说服,内心的愤怒依旧未消。

    “无论哪朝哪代都有的事,难道就该默认它正确,应该发生?

    老四干出这样的事,难道不该受罚吗?

    绝不可能!

    我绝不饶恕这个畜生!”

    朱元璋大声斥责。

    听到父亲不再提砍杀老四,而是改为惩罚,朱标稍感安心。

    他知道父亲之前的言语多为气话,但也不敢冒险。

    因为他深知父亲的性子,发怒时往往不计后果。

    朱元璋愤愤然离开了寿宁宫,打算去找朱棣好好教训一顿。

    朱标本因韩成所述之事深受触动,此刻只想独处静思。

    然而想到父亲绝不会轻饶老四,他担忧若自己缺席,父亲盛怒之下可能伤及老四性命。

    于是强忍悲痛与复杂情绪,紧随朱元璋而去。

    看着父子俩离去的身影,韩成思绪万千。

    难怪朱标被誉为最稳太子!

    朱标若在世,其他诸王难有异动。

    有这样的兄长,谁能不安心?

    只可惜,他英年早逝。

    想到与朱棣的约定,韩成对即将到来的朱棣受罚之事满怀期待。

    很想知道届时朱棣会如何应对自己。

    倘若非得留在寿宁宫内,朱元璋绝不会让他轻易外出,韩成此刻甚至想跟去看看热闹,瞧瞧朱棣被责罚的模样。

    此事定然充满趣味!

    寿宁宫偏殿中,朱元璋与朱标离开后,再度归于宁静。

    韩成用力揉搓自己的脸颊,努力平复心情,从靖难之事中抽身而出。

    练了一套八部金刚功后,他开始想尽办法在此地打造地球仪。

    这物件必须制成。

    其意义非凡,但要做到尽可能精确却颇为不易。

    若恋人系统里能刷出地球仪就好了。

    如此一来,他就无需这般费力,在此苦思冥想了。

    只需兑换一个,再用做旧功能处理一番,便可大功告成。

    然而,韩成仅是想想罢了,并不敢奢望真能如愿。

本文网址:http://www.lazytxt.top:8081/xs/143/143900/6094124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lazytxt.top:8081/143/143900/60941249.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