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人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宋:三元及第 > 第208章 荣耀时刻

第208章 荣耀时刻

推荐阅读:离家后,我的医圣身份曝光了都市逍遥邪医极恶仙人传穿越贝利亚,我洗白了灵卡杂货铺饥荒年,我囤货娇养了古代大将军一人之下:我自红尘逍遥神颜爱豆,他只想活命纵她生欢热血传奇:天灾道主

    御辇缓缓驶入汴京城门,瞬间被山呼海啸般的声浪吞没。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振武军威武!黄相公威武!”

    “燕云光复!大宋万胜!”

    街道两侧人山人海,人头攒动,禁军士兵们手挽手,用尽全力维持着秩序,却依旧被汹涌的热情推挤得摇摇晃晃。

    鲜花、红纸、甚至铜钱如雨点般抛向凯旋的队伍,空气中弥漫着狂热与崇拜。

    黄忠嗣坐在皇帝身侧。

    他微微倾身,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赵顼耳中,盖过了些许喧嚣:“官家,请恕臣僭越。

    待会儿车驾入城深处,百姓聚拢之时,您不妨站于车头,向万民挥手致意。

    臣自会令振武军齐声颂唱,为陛下造势增威。”

    赵顼闻言,龙颜大悦,眼中是毫不掩饰的亲近与信任:“允承此言甚妙!

    来,与朕一同站出去,让汴京子民看看我大宋的擎天之柱!”

    他伸手便要拉黄忠嗣起身。

    黄忠嗣却如同被火烫到一般,身体猛地后缩,脸上瞬间写满惶恐与坚决,声音也拔高了几分:“官家!万万不可!”

    这突兀的反应让赵顼一愣。

    黄忠嗣深吸一口气,语速极快,带着不容置疑的恳切:“官家对臣的恩宠,已如烈日悬空,炽盛难当!

    臣若再不知进退,与陛下同立车头,共受万民瞻仰……

    待今日过后,臣那府邸门槛,怕是要被趋炎附势、攀龙附凤之徒踏破!

    更要命的是,朝堂之上,弹劾臣‘恃宠生骄’、‘结党营私’、甚至‘图谋不轨’的奏章,怕是要如雪片般飞入政事堂!”

    他目光扫过车外那些激动到近乎狂热的百姓面孔,又飞快地看向赵顼,眼中是真切的忧虑:“官家信任臣,臣铭感五内,粉身难报!

    但正因为如此,臣更不能将自己置于炭火之上,更不能让这份信任成为陛下受人非议的由头!

    臣……只想为大宋做事,只想好好过日子,不想整日陷于这些无谓的猜忌攻讦之中!

    官家……恕臣……抗旨了!”

    话音未落,黄忠嗣竟不等赵顼回应,猛地起身,一把掀开厚重的御辇车帘,

    在赵顼错愕的目光和随行内侍、侍卫的惊呼声中,动作迅捷地跳下车去!

    他落地一个踉跄,稳住身形后,头也不回地快步奔向自己的战马,

    翻身而上,动作一气呵成,迅速将自己重新“埋”进了玄甲骑兵的队伍里。

    “允承!你……”赵顼看着黄忠嗣近乎“落荒而逃”的背影,伸出的手僵在半空,

    最终化作一声无奈又带着点心疼的叹息,缓缓摇头苦笑:“这个黄允承啊……”

    他终究是理解黄忠嗣的顾虑,那份如履薄冰的清醒,让他既欣慰又有些酸涩。

    他整理了一下龙袍,依言独自站到了御辇车头那最显眼的位置。

    “陛下!陛下出来了!”

    “快看!是官家!”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皇帝的现身,瞬间将百姓的情绪推向了新的高潮,欢呼声浪几乎掀翻了汴京城的屋瓦。

    人群沸腾着,无数目光聚焦在年轻帝王身上,充满了敬仰与狂热。

    “瞧见没!那就是振武军!乖乖,这精气神!”

    人群中,一个富商模样的中年人指着行进中的玄甲骑兵,啧啧称奇,“眼神跟刀子似的,队列齐得跟尺子量过一样!

    那身板,那甲胄,啧啧,难怪能把辽狗赶出燕云!这才是咱大宋的虎贲!”

    “喏,快看那位骑黑马,穿绯色官袍的人!”

    旁边一个书生激动地指着队伍前方的黄忠嗣,“那就是咱们连中三元的黄经略相公!黄允承!

    我的天,瞧瞧那风姿,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

    关键还如此年轻俊朗!这老天爷也太偏爱了?

    真就是毫无瑕疵,文曲星、武曲星合着一起下凡了!”

    言语间充满了毫不掩饰的崇拜。

    “黄相公!黄相公看这边!”不少大胆的少女更是激动得满脸通红,挥舞着手帕。

    就在这时,在黄忠嗣的示意下,三千振武军将士,无论是骑兵还是步卒,齐齐挺直脊梁,齐声高唱起来。

    那整齐划一、饱含力量的歌声,仿佛带着千军万马冲锋的气势,瞬间压过了鼎沸的人声:

    “你说你是兵,我说你是兵,

    这个兵啊,是咱大宋的百姓兵!

    厢军戍城安黎庶,乡兵共守万家宁,

    不惧西夏烽烟起,敢向辽骑亮剑锋!”

    歌声嘹亮,直冲云霄。歌词简单直白,却蕴含着振武军独特的灵魂,

    不是以前那些兵匪,而是来自田间地头、市井坊间的子弟兵!

    是为守护“黎庶”、“万家宁”而战的兵!

    这前所未有的歌声,这“百姓兵”的称呼,瞬间击中了所有汴京百姓的心坎。

    “大宋百姓兵!你听到了吗?他们唱的是‘大宋百姓兵’!”

    一个老者激动地抓着身边儿子的胳膊,老泪纵横,“我的天!老头子活了六十多年,头一回听说这样的兵!

    头一回有军队这样唱自己!”

    “哈哈!老丈,您不知道?”

    旁边一个操着浓重河北大名府口音的汉子,

    脸上满是自豪的红光,嗓门洪亮地解释道,“振武军!那就是真正的百姓兵!

    在咱河北,给老百姓干农活,挑水劈柴,修墙补路,那都是常事!

    而且!人家军法严着呢!拿老百姓一根针线都得挨鞭子,还得加倍赔钱!

    这就是咱河北练出来的兵,大名府走出来的子弟兵!”

    他旁边一个汴京本地人听得热血沸腾,却又忍不住带着点酸意和更宏大的认同感反驳道:“什么河北的兵、大名府的兵!兄弟,格局小了!

    你听听这歌——‘是咱大宋的百姓兵’!这是咱全大宋的兵!是咱所有人的子弟兵!”

    那河北汉子先是一愣,随即拍着大腿哈哈大笑起来:“哈哈哈!对对对!兄弟说得对!

    瞧我这嘴!是大宋!是咱全大宋的百姓兵!是咱所有人的兵!”

    两人相视大笑,眼中都是骄傲的光芒。

    在《大宋百姓兵》那雄浑有力、饱含深情的歌声中,在万千百姓愈发炽热、

    充满归属感的欢呼和议论声中,浩荡的仪仗队伍缓缓穿行过汴京最繁华的街道。

    金色的阳光洒在皇帝威严的身影上,洒在振武军将士闪亮的甲胄上,洒在每一张洋溢着自豪与希望的笑脸上。

    当队伍最终抵达象征着帝国权力核心的东华门前时,歌声渐歇,

    黄忠嗣与萧承弼、张承岳等将领勒住战马,三千振武军如同磐石般瞬间静止,肃然无声。

本文网址:http://www.lazytxt.top:8081/xs/143/143844/6090805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lazytxt.top:8081/143/143844/60908052.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