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章 规矩

推荐阅读:一千零一个诡异夜重生到60年代被过继叶罗丽:遁后所有人穷追不舍仙界消失:诸仙恐慌杀穿万界不好啦大佬们又在装柔弱白莲青春莫流意外中奖后,爱情也跟着来了宝可梦:从真新镇开始让你重生当辅助,没让你当主角啊九天太清宫

    \"看见前面那片林子了吗?\"山脚下郑老爷子停下脚步,指着前方一片茂密的松柏林,\"那里是咱们这一带有名的参地,可有些讲究,你们得听仔细了。\"

    李向阳和王二狗连忙点头,竖起耳朵。

    \"采人参啊,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干的活,有很多规矩。\"郑老爷子摸了摸胡子,眼神变得严肃,\"首先,进山前要先祭拜山神,求个平安。\"

    说着,老人从腰间的布袋里掏出三根香,递给李向阳和王二狗各一根,自己留一根。

    \"点上。\"

    李向阳接过香,从兜里掏出火柴,小心翼翼地点燃了三根香。

    \"对着山头,三鞠躬。\"郑老爷子神情肃穆,对着远处山头深深鞠躬,口中念念有词,\"山神爷在上,今日我郑德发带两个后生来找寻宝贝,还请山神爷保佑平安顺遂,若有收获,必当重谢。\"

    李向阳和王二狗也跟着鞠躬,把香插在路边一块平整的石头前。

    \"好了,这第一道规矩完成了。\"郑老爷子满意地点点头,\"记住,山神爷最忌讳的就是不敬和贪心。每次进山,都得祭拜一番,取了东西,还得谢恩。\"

    李向阳点头:\"郑爷爷,除了这点呢?还有其他需要注意的么?。\"

    郑老爷子看了他一眼,笑道:\"当然,山里的规矩,可不是迷信,都是祖辈们用血的教训换来的经验。\"

    三人继续前行,郑老爷子边走边说:\"采参还有第二条规矩,就是语言规矩。进了山,可不能乱说话,特别是不吉利的话,比如死啊、断啊、倒啊这些,都不能说。\"

    \"那要是碰上这些事儿呢?\"王二狗好奇地问。

    \"有行话!\"郑老爷子扳着手指头数,\"比如不能说''死'',就说''西'';不能说''倒'',就说''歪'';不能说''回去'',就说''转盘''。人参这东西,我们也不直呼其名,都叫它''棒槌''。\"

    李向阳和王二狗静静听着。

    \"还有啊,\"郑老爷子继续说道,\"看到人参千万别大声喊,得小声告诉同伴,''棒槌露头了''。大声喊容易惊动山神,人参会跑。\"

    \"人参还会跑?\"王二狗瞪大了眼睛。

    郑老爷子笃定道:\"当然,人参成精了可不得了,活了百八十年的老山参,传说能幻化人形呢。\"

    看着王二狗惊讶的表情,郑老爷子哈哈大笑:\"信不信由你,反正我是信的。这山里的东西,有很多是咱们道不明、说不清的。\"

    李向阳若有所思:\"郑爷爷,人参通常生长在什么地方?\"

    \"好问题!\"郑老爷子眼睛一亮,\"人参啊,喜欢生长在背阴的山坡上,特别是松柏林下,土质要疏松,湿度要适中。寻参有几个重要的标志:一看植被,二看土色,三找''伴生草''。\"

    他指着前方的一片林子:\"你们看那边的松树林,下面长着的那种叶子有五瓣的小草,那就是''五加皮'',是人参的好伙伴。哪里有五加皮,附近可能就有人参。\"

    王二狗连忙朝老人指的方向望去,却只看到一片绿油油的草丛,根本分辨不出什么五加皮。

    \"别着急,\"郑老爷子看出了他的困惑,\"这些东西得慢慢学,一时半会儿学不会。走,我带你们去看看。\"

    三人拐过一道山脊,来到了一片茂密的松林前。郑老爷子放慢脚步,认真观察着地面上的植被。

    \"你们看,\"他蹲下身,轻轻拨开一丛草,指着一种叶子分五瓣的小植物,\"这就是五加皮。\"

    李向阳和王二狗凑上前,仔细观察着这种植物的样子,默默记在心里。

    \"有了五加皮,再看土色,\"郑老爷子抓起一把土,放在鼻子前闻了闻,\"棒槌喜欢生长在黑褐色、微微发腥的土里,就像这样的。\"

    李向阳也抓起一把土,学着老人的样子闻了闻,确实有一股特殊的气味。

    郑老爷子站起身,说道:\"接下来咱们就沿着这片林子慢慢找,记住,要仔细观察,不要放过任何一个角落。\"

    三人散开,每人负责一片区域,开始了漫长的寻找过程。

    约莫过了两个小时,王二狗突然小声叫道:\"向阳哥,郑爷爷,快来看!\"

    李向阳和郑老爷子迅速赶过去,只见王二狗指着一株不起眼的小草,激动得直跺脚。

    \"别急,我看看。\"郑老爷子蹲下身,仔细观察着,眼中闪过一丝喜色,\"没错,这是棒槌,虽然年份不大,估计也就三四年,不过这是个好兆头,说明这一带有。\"

    李向阳也看清楚了,那是一株茎秆翠绿,顶部分出五片叶子的小植物,看起来并不起眼,如果不仔细看,很容易与周围的杂草混淆。

    \"怎么处理,郑爷爷?\"王二狗小声问道。

    \"这株太小,咱们不挖,\"郑老爷子慈祥地笑了,\"小棒槌要留着,这叫''养山''。只有这样,来年才有更多可采。\"

    他从口袋里掏出一根红线,轻轻地在人参周围的几棵树上各系了一小段,说道:\"这是标记,告诉其他人这里已经被人发现了,请尊重规矩,不要挖。\"

    李向阳对这种尊重自然、可持续采集的方式感到敬佩。

    继续前行,郑老爷子又给他们讲解了许多采参的知识:如何判断人参的年份,挖参的工具与技巧,以及采参过程中的各种禁忌。

    \"工具最好是木质或者骨头做的,忌用铁器直接触碰根部,伤灵气。\"老人边走边说,\"挖的时候要从周围开始,慢慢向中间挖,千万不能伤了根须。\"

    中午时分,三人找了一处平坦的地方坐下,拿出带来的干粮吃了起来。

    \"你们别着急,\"郑老爷子笑着说,\"好东西不是那么容易找到的。今天咱们主要是来学规矩,认识路,熟悉环境,下次再来就知道怎么找了。\"

    兜兜转转,在山上忙乎一下午,但所见不多,且年份都很低,三人原路返回,临近傍晚才回到村子。

    一路上,郑老爷子又教给他们许多辨别人参真伪、存储人参的方法,以及如何判断人参的品质与价值。

    临走前,郑老爷子又叮嘱道:\"记住,采参这事,得尊重规矩,尊重山林。见小不挖,留种养山。\"

本文网址:http://www.lazytxt.top:8081/xs/143/143777/6086953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lazytxt.top:8081/143/143777/60869538.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