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人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伪君子 > 第九十章 春闱传说

第九十章 春闱传说

推荐阅读:至尊玉人人都说我是死神剑魂,让你灭鬼,你毁我干什么?北冥有予崩坏:游历四方站在高岗上发家致富觉醒吧,恋爱脑!ME兔谢总他是初恋,请多多关照将军夫人会医术

    春闱考场在贡院,共分三场

    一场四书义三道,经义四道。

    二场试论一道,判语五条,诏,诰,表内选答一道

    三场经史策五道。

    本次恩科乃是为故江都郡公赵昇祈福,天子明旨免去复试,只考四书经义,故此会试只需三天。

    虽然时间减少了三分之二,可该有的流程依旧一点没少。

    特别搜身之时,将人扒的精光,全无一丝举人的威严。

    别说衣物了,就是干粮都掰开揉碎了。

    陈牧领了三根蜡烛,夹着笔墨砚,抱着被掰成小块的干粮,进了号房。

    “嘎嘣”一声锁响过后,陈牧看着长五尺宽四尺高八尺的号房,不由得叹息道:“国朝就不能把这地弄得好一点么?”

    “诏狱里都比这宽敞”

    不过转念一想也就明白了。

    毕竟官儿们这辈子是不会进考场了,然而昭狱可就说不准了。

    “天下乌鸦一般黑呐”

    陈牧将东西放下,干噎了块干粮,将有些年头的棉被一裹,开始呼呼大睡。

    他身子还没养好,此时脑子还有些混沌,想做好文章,脑子不清楚是万万不行的。

    不多时差役过来发放考题,一看顿时乐了。

    “诶呦,这位举人倒是心大呀”

    一传十,十传百,陈牧不知不觉间,倒是成了此次恩科一景,就连新任主考督查院右都御史纪诚也得知了这个消息,特意路过看了一眼,不禁摇头不已。

    “现在的举子呀”

    陈牧这一觉就睡到了当夜子时,晃晃头起来吃了点东西,倒头继续睡。

    好家伙把不住巡视的差役们都看傻了。

    “敢情这位爷是来贡院补觉来了?”

    到了第二日正午,陈牧总算睡够了,简单吃了点东西,撕开了那装着考题的袋子。

    打开考题只看了一眼,陈牧便是两眼一黑。

    “乃是人而可以不如鸟乎?诗云:穆穆文王”

    “狗,又是截搭题?”

    正常科举出题,都是从四书五经中抽出一句作为考题。

    可随着时间推移,四书五经中能抽出的字句渐渐稀少,总不能用前朝的题考本朝举子。

    最后也不知哪位大聪明想了个办法,分别从两本书中各抽出半句放在一起,是为截搭题!

    此方法一出,立刻大受欢迎。

    无论哪级科考,主考官都不用再为考题发愁了。

    只是苦了应届的考生们了。

    陈牧虽然吐槽,可也只能无奈的开始破题。

    “乃是人而可以不知鸟乎?”

    “对了,出自大学,原句是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

    “后一句穆穆文王,穆穆?”

    “出自诗经,穆穆文王,与缉熙敬止”

    “诶,堂堂周文王,和鸟放到一起,不亦悲乎”

    既然找到了出处,接下来就要把两句话给联系起来。

    当然说一句胡扯也不为过。

    陈牧经过上次会试以及这些时日的苦读,其实有了一丝那隐晦的心得。

    那些会试高中的文章之中,并非都是精品,甚至有些同年份的文章,很容易便能区分出高下。

    然而事实却是高下颠倒,为何?

    盖因主考官个人意志决定的。

    具体到本次科举,陈牧对如今的主考官不甚了解。

    可他了解朝局呀!

    如今可以说是小皇帝对太师党徐徐清算之时。

    而太师党失去了顶梁柱,虽然依旧势力庞大,却如无头巨人,根本无法有效反击,甚至根本无从反击。

    老太师赵昇为官数十年,政敌无数。

    可有一点哪怕是死仇也是认可的,那就是此人绝无司马仲达之嫌,可谓一心为国之人辈。

    他留下的庞大势力,自然从根本上就失去了对抗皇权的底气,被清洗分化,只是时间上的问题。

    如此朝局之下,不管这个主考官现在是哪一派的人,总归大不过皇帝的人!

    “既然如此,我文章中就突出一个忠,忠君的忠!”

    主意既定,剩下的便是仔细推敲,在八股文的框架内,将文章堆砌的华美。

    此事自然难不倒陈牧,思量片刻便在稿纸之上开始写就初稿,修修改改了一日光景,终于写就了一篇满意的八股文章。

    “好,有此文,不说会元,中个贡士还不是探囊取物!”

    “我就不信,满朝公卿谁敢把我这文章罢落”

    这位爷在文中极尽忠君之言,对国朝之赞美自己看了都有些脸红。

    要知道这可是陈牧!

    脸皮厚如城墙的陈牧!

    可想而知此文已到何种程度。

    修改好了初稿,陈牧便郑重的提起笔,以标准的馆阁体将文章书写到答卷之上。

    一篇八股文不过五百字,陈牧愣是写了整整一下午。

    写完之后不放心,又仔细检查了两遍,确认无一处不妥,这方长出一口气。

    “成了!”

    陈牧又蒙头大睡了一夜,醒来后将最后一点吃食消灭干净,等差役收走了答卷,拍拍屁股溜达出了贡院。

    他人虽然走了,却永远留下了春闱睡神的传说。

    很多很多年之后,有一名叫袁牧的读书人闻听此间传闻,当即挥毫泼墨成诗一首。

    槐烟三日烬,烛泪五更残。

    梦去登云易,酣于得月难。

    莫言稽古力,鼾睡亦弹冠。

    且看燕京道,金鞍耀日寒。

本文网址:http://www.lazytxt.top:8081/xs/143/143703/6082538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lazytxt.top:8081/143/143703/60825382.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