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皇帝垂问

推荐阅读:宇宙的终极意义都市阴阳圣医灾后第六年,我靠发豆芽攒下农场春衫寒修真界甩锅第一参加高考,开局公布可控核聚变研大唐:超时空,闺蜜晋阳小公主!人在截教写日记,通天被玩坏了这个杀手我不当了以庶换嫡?重生嫡女艳冠满京都

    一定是赤县决堤的消息来了!

    宋慧心里暗暗想着,迫不及待地汲着鞋子去开房门。

    章氏也跟着下了床。

    外头雨下得太大,她忧心丈夫,和衣躺在床上,一直没睡着。

    母女俩当走到外间,点着蜡烛。

    砰。

    房门被人从外面推开。

    轰隆隆的雷声伴随着电闪,赵鸿和宋侍郎两人犹如落汤鸡一般,跌跌撞撞地摔进来。

    两人浑身的衣裳都湿透了,披头散发,宛如野鬼一般。

    “老爷。”

    “夫君。”

    章氏和宋慧大吃已经,连忙上前搀扶自己的丈夫。

    赵鸿直起身子,死死抓住宋慧的手臂。

    沙哑着嗓子质问:“为什么是长垣决堤了?不是说赤县吗?为什么会变?”

    因为淋了太久的雨,他的手指泡发得满是褶皱,指尖的冷意令宋慧不由自主打了个寒战。

    赵鸿的话犹如外面的响雷一般,炸得她耳畔嗡嗡作响。

    “什么?长垣决堤了?那赤县呢?赤县没有决堤吗?”

    赵鸿急速喘息着,一双眼睛死死盯着她。

    “你说呢?要是赤县决堤了,我和岳父还用回来吗?”

    宋慧跌坐在地上,脸色瞬间变得煞白。

    “不,这不可能,这绝对不可能。”

    “怎么会是长垣呢?我明明记得就是赤县啊。”

    一股巨大的恐慌袭击了她,仿佛突然从平地上坠入冰窟一般,她整个人惊慌得浑身发抖。

    她明明记得前世决堤的就是赤县啊,怎么会变成长垣了?

    难道她记错了?

    宋慧用力抱住脑袋,拼命回想前世的事情。

    一旁的宋侍郎靠坐在地上,眼巴巴地看着宋慧,仿佛抓到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一般。

    “慧儿你快想想办法,不然我和贤婿这次肯定就要完了。”

    这时,外面传来管家惊慌的叫声。

    “老爷,宫里来人了。”

    宋侍郎惊喘一声,倏然坐直了身子。

    “完啦,宫里不会派人来降罪?”

    赵鸿脸色十分难看。

    内侍穿着蓑衣打着伞站在廊下,尖声道:“陛下宣赵鸿立刻进宫。”

    宋侍郎隐隐松了口气,又跌坐回去。

    “只只是召贤婿的,贤婿进宫记得要为我求情啊。”

    赵鸿强撑着站起来,朝着内侍躬身行礼。

    “还请公公去花厅稍坐,容我换身衣裳就随公公一起进宫。”

    内侍点点头,随着管家去了花厅。

    赵鸿去了隔壁换衣裳。

    他需要一点时间来梳理目前的情况,也需要时间思考。

    一盏茶的时间,当他换好衣裳,整个人也冷静下来。

    转身去了花厅,塞了一张银票给内侍。

    “这么大的雨,劳烦公公了,不知目前宫里的情形如何?”

    内侍将银票迅速收进袖子里,脸上带出一抹笑。

    压低声音道:“赵大人,左相的意思是”

    与此同时

    宫中。

    皇帝凌厉的目光扫了一眼大殿内。

    “朕听说信国公府,右相府你们几家都提前做了防水措施?就连庄子上的粮食都提前收了。

    怎么?你们是提前就知道要下暴雨了?”

    信国公和王右相对视一眼,连忙出列。

    信国公:“启禀陛下,臣的老母亲有很严重的老寒腿,前几日两腿酸疼得无法下地。

    前日安平侯世子夫人抢收庄稼,派人和臣庄子的庄头提点了两句,说怕天气有变。

    臣的老母亲听后便信了,也跟着安排人收了庄稼,并在家中安排了防水措施。”

    王右相附和道:“臣家也是受了安平侯世子夫人的提点,家中老母提前做了安排。”

    皇帝皱眉,神色有一瞬间的茫然。

    “安平侯府?哪一家?”

    王右相道:“半个月前,安平侯世子被人举报贪墨,后调查发现他没去过衙门,系人陷害。

    陛下便罚了他半年的俸禄,人至今还在御史台关着呢。”

    皇帝对这事儿有印象,顿时想起来了。

    “哦,就是那个请人代签到的李慕啊。”

    “没错,正是他家。”

    皇帝捻了捻胡须。

    “安平侯府如何知道天气有变?”

    这个问题没人能回答皇帝。

    皇帝又问:“卫言何在?”

    卫言连忙出列。

    “臣在。”

    “朕听说你提前在城内加挖了不少排水沟,还派人帮城中百姓修葺了房顶。

    这次汴京城内百姓极少受灾,你当居首功。”

    皇帝忽然话锋一转,“卫卿为何会在暴雨来之前就先加挖水渠,修葺房顶?

    莫非你也提前得到了安平侯府的提点?”

    卫言迟疑一瞬。

    这么说似乎也没错。

    他的消息来源于沈琮,而沈琮的消息来源于安平侯府的那位南柯小姑娘。

    正要开口,外面忽然传来一道虚弱的声音。

    “他是听我说的。”

    沈琮裹着厚厚的披风走进来,头发上还带着湿漉漉的水汽,脸色白到近乎透明。

    皇帝皱眉,起身大步走下台阶。

    “胡闹,这么大的雨你不在家里安心躲雨,跑宫里做什么?”

    一边摸了一下他的手,又试了试他手里的小暖炉。

    “你看看你的手跟淬了冰碴子似的,暖炉也不热了,丁旺,立刻去换个新暖炉来,再给宣王那把椅子过来,上面铺个毛毯子。”

    “是,陛下。”

    沈琮笑了笑,“皇兄,不用这么麻烦。”

    皇帝瞪了他一眼。

    “你闭嘴,自己身子什么样没一点数吗?”

    众位大臣对此情形见怪不怪。

    皇帝对沈琮这位年纪比他小二十四岁的弟弟宠爱备至。

    十二年前,太后那时还是皇后,生下沈琮后,身体虚弱,无暇顾及幼子,便将他交给了长子。

    沈琮可以说是由皇帝一手带大的。

    一阵忙碌后,沈琮被安置在铺了毛毯子的椅子上,手里还抱着热乎乎的手炉。

    主动说起刚才的话题,“皇兄送给我的庄子在赤县,恰好挨着安平侯世子夫人的嫁妆田。

    安平侯世子夫人派人来告知抢收庄稼的事,恰好我也在庄子上休养,卫言去探望我,听了几句。”

    卫言连忙点头。

    “是,臣抱着宁可信其有的想法,回城安排人加挖了排水沟,修葺房屋,想着万一有暴雨也能应对一二。

    即便没有暴雨,加挖排水沟,修葺房屋,也是造福于民嘛。”

    皇帝听了更加糊涂了。

    “连钦天监都没算出来的消息,安平侯府怎么会知道有暴雨?”

    目光落在刚被内侍捡了放在桌子上的奏折。

    奏折是赵鸿写的。

    “臣查赤县堤坝年久失修,今天气有变,恐有决堤之险。”

    赵鸿也提前知道天气有变的事

    这年头,什么人都比钦天监的人厉害了?

    赵鸿就是这个时候被内侍引着进了大殿。

    “臣赵鸿拜见陛下。”

本文网址:http://www.lazytxt.top:8081/xs/143/143682/6081780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lazytxt.top:8081/143/143682/60817808.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