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人小说 > 历史军事 > 红楼之皇权枯骨 > 第75章 年关难过三

第75章 年关难过三

推荐阅读:一不小心掉到富贵人家穿书后成了顶流女明星和男配HE了四大家族:禁欲大佬宠上天我在暴力城市当刑警小师妹天生神力,一拳就能捶破天我靠表情包杀成一字并肩王!一人之下:带着十四亿人成仙笔友来信重生红楼之庶子贾环撩你又不肯,我死遁后你疯什么?

    王宁远也不管老人家的脸色,笑着指指身边的木槿。

    ‘负责砖瓦窑就是这位木大人。

    你们也算海甸的老人,到时候给受灾迁来的百姓,流民们立规矩的事可要拜托你们。’

    虽然这十几户人家被压榨了两年,可在他们心里恶事都是上林苑官员干的。

    皇家对他们有活命之恩,皇上是好皇上,官员自然都不是好东西。

    这就是普通百姓最朴实的情感,心底永远抱着英明的皇上带他们走向新生活。

    这也是老人家给后辈们灌输的人生信条。

    生活中不能放弃希望,没了希望,没了盼头日子可就真的过不去了。

    ‘皇上仁慈给我等容身之处,没想到临死之前还能给皇家效力。’

    说完几位老人转身就面向皇宫的方向磕起头来。

    这是一群可怜人被乡绅踢出家乡,守护了千年的乡约瞬间崩塌。

    好在他们还有底线,这些人缺了管束是真的会闹事。

    管束过于苛刻,甚至会有逼反他们的可能。

    看到老人家们的动作,木槿对着王宁远拱拱手表示感谢。

    在即将到来的流民和他之间竖起一道隔墙。

    王宁远已经示范了如何在流民和负责人之间建立抗推位,至于怎么用,只要有点政治头脑都会用。

    几位老人谢恩完,精气神立马一变。

    瞬间有了一种主人翁的意识,也算是另外一种意义上的论资排辈。

    ‘贵人,这是去干嘛?’

    王宁远摇摇头,快走两步,让木槿自己个解释去。

    田和自然紧跟在王宁远身后,小声的说道。

    ‘大人,选地建窑,看土配料我们兄弟俩当仁不让。

    哪怕内官监或者工部大匠来我们兄弟俩也敢比斗一番。

    只是这耕地,湖泊,园林的规划实在不是我们兄弟俩的所长。’

    王宁远点点头,‘墨家不是对地质,水利颇有研究嘛,怎么这会又打退堂鼓!’

    田和一脸的苦涩,其中辛酸也只有他们自己清楚。

    ‘大人,墨家被打压千年,能将学术流传下来已是不易,几代巨子探的地质水文着作更是所剩无几。

    手握巨着的墨家后人偶有出世也必然是惊才绝艳,可最后也落的一身骂名!’

    看到王宁远怀疑的眼神,田和摇摇头。

    ‘前朝脱脱丞相治河有名,可大人知道他手下治黄大将为何人?’

    这个问题还真把王宁远难住了,一时之间还真想不起来。

    王宁远只知道脱脱上任前黄河连续泛滥七年之久。

    元朝的民不聊生不止有人祸,天灾也是祸首之一。

    田和对着西边恭敬的拱手施礼。

    ‘是山西人贾鲁,七个月十五万民夫,两万军士,共疏浚河道280余里,大小决口100余处,修筑堤坝770余里,一举控住为祸七年的黄河。

    我朝盛世,可黄河灾害不断,却也在没有大修河道之举。

    脱脱被诬陷毒死后,贾鲁贾尚书更是落的家破人亡。

    从遗留不多的着作和手稿中我们才确认他为墨家传人。’

    十七万人的调配,各处工地还能按时按质的完成。

    不,应该说是完美的完工,用惊才绝艳都稍显贬低。

    ‘贾鲁还有后人在世?’

    田和点点头,‘就在兖州府,我等也是看到大人的所作所为这才投奔。

    现在墨家没落,只能和农家合流。’

    王宁远脚步一停,转身盯着田和问道。

    ‘农家,这么说微山湖附近的屯田开淤也有你们的参与?’

    看到田和点头,王宁远抬头看看灰蒙蒙的天空。

    这是又阴上了,估计这两天还有大雪。

    真是讽刺,王宁远以为自己在微山湖附近开垦水田怎么都算神来之笔。

    没想到暗地里还沾了农家和墨家的光。

    突然王宁远哈哈大笑起来,到底是灯下黑。

    儒家千年来不断的融合百家之长。

    没想到最后有人会托庇于孔家治下。

    确实是孔家治下,历朝历代只要还封孔家为衍圣公,曲阜的县令就是孔家人。

    俨然一副国中之国的态势,这才是流水的江山铁打的孔家。

    王家不也和农家墨家有异曲同工之妙。

    王家一脉相传法家之学,也托庇于儒家之下。

    孟圣人的家乡到底也算儒林鼎盛之地。

    ‘墨家建造之学,伯兴会不通地质之学,莫不是如今还谦虚谨慎?’

    田和拱拱手,‘伯兴也只是略懂皮毛,地质之学的大家首推金陵徐家。’

    王宁远捋着胡须,满脑子都是官司。

    要说没找过本该出现在这个时代的名人那是骗人。

    为了从更多的角度确认时间轴,王宁远没少寻找。

    只是红楼这个架空时代,模模糊糊让王宁远抓狂。

    最后还是决定离贾家近点,进入中枢才能更好的抓住时代的脉搏。

    ‘金陵徐家,也是家学?’

    说起徐家王宁远首先想到的就是徐霞客。

    只是三年了,王宁远没有听到一点关于《徐霞客游记》的声音。

    田和拱拱手,‘正式,当初伯兴有幸在有勉公门下学习过两年。

    只是有勉公去世,我们这才留下钱财流落在外。’

    是徐家没跑了,好人家谁家里会有详细的舆图,更别说那些珍贵的天文资料是一般人家能有的。

    徐家在金陵,徐霞客又醉心家学,难怪在功名一途上会那么坎坷。

    可从后世流传下来的书籍上能看出这才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地理学家,旅行家,探险家,文学家!

    ‘徐家的后人呢?’

    说起徐家的后人,田和黝黑的脸上难得的露出一丝温柔。

    ‘振之贤弟更是潇洒,已经离家去云游四海,伯兴也遥首期盼着他的巨着问世。’

    王宁远听到自己想要的也安心不少,只要确认了是徐霞客就好。

    等在川南三省动手时,少不了需要这位大家的帮助。

    ‘邹县王家有没有农家的人?’

    田和点点头,‘有,更多的是在微山湖。

    大人有何吩咐!’

    吩咐,王宁远现在可不敢如此托大。

    ‘请伯兴兄去信,让他们的当家人来京城一叙。

    愚有大事托付!

    伯兴可知辽东黑土地?’

    田和点点头,明显是知道。

本文网址:http://www.lazytxt.top:8081/xs/143/143572/6075560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lazytxt.top:8081/143/143572/60755606.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