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制作

推荐阅读:七零:真千金断亲后,全家磕头求原谅挖剑骨,夺灵根,重生师姐不干了孔雀石与疯犬十二只SSS级鬼宠,你管这叫差班生我在女子监狱修仙,出狱已无敌穿成古代医仙,开局救下太守千金恋她顶罪五年出狱,断亲后我马甲满级逼疯全家避难所每级一个金词条?黑丝女神跪求收留!高武:武是这么练的?

    秦朗则心满意足地看着旁边那袋“战利品”,脑海里系统的提示音也响了起来:

    【叮!支线任务【非凡材质的探索】完成!

    宿主成功收集到:锈蚀齿轮、碎裂玻璃、废弃电路板、扭曲拉环、自行车链条、异色瓶盖等六种独特材料。

    苏浅夏对宿主‘艺术理念’的接受度+5,。奖励艺术家积分300点已发放。】

    废品站大冒险,这也算是圆满结束了

    经历了那场堪称“精神污染”的废品站大冒险之后。

    苏浅夏单方面宣布需要“冷静”两天,来消化这次冲击性的经历,并对他们所谓的“合作”进行重新评估。

    秦朗对此表示理解,实则乐见其成,因为这样正好就可以摸鱼了

    于是两人暂时休战。

    回到宿舍后,苏浅夏感觉自己像经历了一场生化洗礼,整整两天都处于一种:

    “我是谁?我在哪?我为什么要跟一个疯子捡垃圾?”的灵魂拷问状态。

    她甚至开始怀疑人生,怀疑自己当初选择珠宝设计这个专业,是不是就是为了最终沦落到与废铜烂铁为伍。

    而那袋散发着复杂气味的“战利品”,则被秦朗如获至宝般带回了他的工作室

    考虑到艺术学院设计室里其他同学和老师可能投来的异样目光,以及苏浅夏强烈拒绝在专业场所处理“垃圾”的态度

    秦朗的“工作室”最终被定在了,他那本就略显杂乱的男生宿舍书桌区域。

    当苏浅夏再次被秦朗“请”到他的宿舍,准备正式开始将那些“非凡材料”转化为参赛作品时。

    她看着书桌上摊开的那堆锈迹斑斑、形态各异的“垃圾”,胃里又是一阵翻江倒海。

    齿轮上的油污,电路板的铜绿,碎玻璃的尖锐边缘

    “就用这些……东西?”苏浅夏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混合些许的绝望和难以置信

    她甚至不愿意用“材料”这个词来称呼它们。

    “当然!”秦朗却显得异常兴奋,眼睛里闪烁着些许创作的光芒

    这么看来,看来秦朗是真的喜欢创作

    他搓了搓手,一副准备大干一场的样子,

    “苏同学,你马上就要见证奇迹了!”

    说着,他便在心中默念道:‘系统,启动【点石成金(伪)lv1】!’

    【叮!技能【点石成金(伪)lv1】已启动。

    效果:通过独特的组合与概念包装,能让廉价或废弃材料在短时间内呈现出超乎寻常的“艺术感”与“价值感”

    提示:对懂行的人效果会减弱。

    持续时间:1小时。冷却时间:24小时。

    注意:本技能主要作用于视觉和概念层面,不改变材料本身物理属性。】

    随着技能启动,秦朗感觉自己的双手仿佛被注入了一股奇异的“灵感电流”。

    他看待眼前这堆废料的眼神也变了,不再是单纯的垃圾,而是充满了无限可能的“艺术胚胎”?

    他首先拿起那块锈迹斑斑的齿轮,没有像苏浅夏想象中那样去清洗打磨,反而找来一把小锉刀。

    在锈迹上刻意地划出几道交错的痕迹,然后用一种透明的、带着点荧光感的特殊胶水涂抹在表面。

    接着奇异的事情发生了。

    在胶水的作用下,那原本暗淡的锈迹竟然泛起一种类似古铜器包浆般的、深沉而富有层次的光泽?

    齿轮边缘的磨损,在刻痕的映衬下,仿佛不再是破败,而是一种充满了力量感的“工业肌理”

    苏浅夏在一旁看得目瞪口呆。

    她揉了揉眼睛,怀疑自己是不是因为心理冲击过大产生了幻觉。

    那齿轮好像真的没那么难看了?

    甚至有那么一点点说不清道不明的味道?

    “这这是怎么回事?”她忍不住小声的嘀咕道。

    “天分,纯粹的天分。”

    这时,秦朗耳朵到显得灵光,随口胡诌道,手上动作不停。

    接下来,他拿起那块废弃的电路板。

    他没有试图去修复那些断裂的线路,反而用小钳子将它掰成了几块不规则的碎片。

    然后,他挑选了几块颜色、纹路对比强烈的碎片。

    最后是那些彩色玻璃碎片

    苏浅夏全程在旁边观看,内心经历了一场过山车般的起伏。

    一开始,她是鄙夷的,是抗拒的,是不忍直视的。

    看着秦朗用那种粗暴、反常规的手法处理那些“垃圾”,她觉得这简直是对设计艺术的亵渎。

    她甚至一度想捂住眼睛,或者干脆夺门而出。

    但渐渐地,随着一件件“垃圾”在秦朗手中发生着肉眼可见的变化,虽然依旧怪异的

    她心中的鄙夷逐渐被一种混合了好奇和震惊的情绪取代。

    她不得不承认,虽然秦朗的手法完全不符合任何传统工艺,组合方式也堪称离经叛道。

    但那些原本在她看来一无是处的废料,经过他这么一折腾,竟然真的产生了一种奇异的“艺术感”?

    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美,而是一种粗粝的、怪诞的、却又莫名吸引人眼球的“视觉冲击力”?

    这种感觉让她非常不适,仿佛自己坚守多年的专业壁垒正在被一种蛮横无理的力量强行撬开

    但同时,她又忍不住被这种“化腐朽为神奇”的过程所吸引。

    尽管方向歪得离谱

    当秦朗试图将那个“电路板图腾”固定在一个变形的弹簧上。

    却怎么也找不到合适的角度,急得抓耳挠腮时,苏浅夏几乎是下意识地开口了,

    “不对,重心不稳。

    你应该用结构胶,在图腾背面的第三个焊点和弹簧的第二个弯折处进行点式固定,形成一个三角支撑

    这样虽然看起来更扭曲,但至少不会散架。”

    说完,她自己都愣住了。

    秦朗也惊讶地抬起头,看了她一眼,然后恍然大悟,

    “哦哦!对啊!苏同学你真是天才!”他立刻按照苏浅夏的建议操作,果然稳固多了。

    有了第一次“破冰”,接下来的合作变得稍微顺畅了一些。

    就这样,在秦朗天马行空的“创意”和系统技能的加持

    以及苏浅夏不情不愿但极其专业的“技术指导”下,两人磕磕绊绊,争争吵吵,其实主要是苏浅夏在内心吐槽

    终于在【点石成金(伪)】技能失效前,完成了他们参赛作品的第一个“雏形”。

    那是一件难以定义的物品。

    “这算什么?”苏浅夏看着眼前这个凝聚了,主要是秦朗的心血和她的技术指导的“怪胎”,表情复杂地问。

    “项链?胸针?或者行为艺术装置?”

    秦朗摸着下巴,也有些不确定,

    “管它呢!反正够抽象,够让人困惑就行了!名字嘛就叫《工业废墟的挽歌》怎么样?”

    苏浅夏:“”

    她觉得自己的艺术生涯,可能真的要在这条歪路上走到黑了。

    设计大赛的中期评审,是决定哪些队伍能继续走下去,哪些只能提前打包回家的关键环节。

    评审形式是每个小组向评委团展示初步的设计理念、草图以及最重要的——作品模型或雏形。

    当轮到jd-07小组,也就是秦朗和苏浅夏上台时,整个评审教室的气氛都变得有些微妙。

    毕竟,关于数学系学神跨界搞珠宝设计,还搭档冰山校花,并且要去废品站取材的传闻,早已在艺术学院内部传得沸沸扬扬。

    苏浅夏深吸一口气,脸上恢复了往日的清冷。

    但只有她自己知道,此刻她的手心全是冷汗,内心更是忐忑不安到了极点。

    她甚至不敢去看评委席上,那些熟悉或不熟悉的教授们的脸。

    她旁边的秦朗,倒是显得轻松自在,甚至还对台下几个相熟的同学眨了眨眼。

    按照事先的分工其实主要是秦朗强行要求的

    苏浅夏负责展示ppt上那些“相对正常”的设计草图和灵感来源,而秦朗则负责核心环节——解说他们那个“惊世骇俗”的作品雏形。

    当秦朗小心翼翼地将那个由齿轮、电路板、碎玻璃和链条组成的“怪胎”放到展示台上时,整个教室陷入了一片诡异的寂静。

    评委席上的几位老师,表情各异。

    一位戴着眼镜、看起来比较古板的中年女教授,眉头瞬间皱成了川字,眼神里充满了不解和一丝嫌弃

    旁边一位以商业设计见长的男教授,嘴角抽搐了一下,似乎在极力忍耐着什么,眼神飘忽。

    还有一位年轻的讲师,则瞪大了眼睛,嘴巴微张,脸上写满了“这t是什么玩意儿”的震惊。

    只有坐在正中间的一位头发花白、气质儒雅的老教授,表情还算平静,只是眼中也充满了浓厚的困惑,他推了推眼镜,仔细地端详着那个“作品”。

    教室后排也传来几声压抑不住的低低的嗤笑声,其中以唐薇薇那边的方向最为明显。

    苏浅夏感觉自己的脸颊在发烫,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她甚至开始后悔,当初为什么没有更坚决地拒绝秦朗,或者干脆申请更换搭档。

    就在这尴尬到极点的气氛中,秦朗清了清嗓子,开始了他的表演。

    “各位老师,同学们,”

    他脸上露出了庄重而肃穆的表情,仿佛正在介绍一件价值连城的艺术瑰宝。

    同时,他暗中调动了【演员的自我修养lv3】技能,整个人的气场瞬间变得“高深莫测”起来。

    “我们这件作品,暂定名为《都市回响》。”

    他的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带着一种蛊惑人心的力量,

    “它不是一件简单的饰品,而是一首关于现代工业文明的诗,一曲献给被遗忘角落的挽歌。”

    他指着那个锈迹斑斑的齿轮道,

    “这枚饱经沧桑的齿轮,象征着工业时代冰冷的运转与最终的停滞,锈迹是时间的泪痕,记录着辉煌与落寞。”

    他又指向那些电路板碎片,

    “这些看似破碎的电子元件,代表着信息时代的碎片化与科技异化,迷幻的光泽下。

    隐藏着人类在数据洪流中的迷失与焦虑。”

    接着是那些闪烁着怪异光芒的碎玻璃链条,

    “这破碎的彩色玻璃,如同都市夜晚的霓虹,折射出繁华背后的空虚与易碎。

    它们与冰冷的链条结合,象征着个体在僵硬社会结构中的挣扎与闪光。”

    最后,他拈起那个变形的易拉罐拉环:

    “而这个不起眼的拉环,则是日常生活中最微小的符号,代表着消费主义浪潮下被忽视的个体价值,它的扭曲,正是对标准化、模式化审美的无声反抗!”

    秦朗的解说抑扬顿挫,声情并茂,眼神时而忧郁,时而激昂,配合着各种哲学名词和艺术术语,愣是把一堆破烂说得意义深远、内涵丰富,仿佛不是垃圾,而是思想的结晶。

    评委老师们被他这一通天花乱坠的“概念轰炸”说得一愣一愣的,脸上的表情从最初的嫌弃,忍笑,震惊,逐渐转变为一种茫然和困惑。

    他们看看台上那个实实在在的“怪东西”,又看看秦朗那副一本正经、充满“艺术哲思”的表情,大脑一时间有些宕机。

    “所以”那位古板的女教授忍不住开口,语气带着些许迟疑,

    “你们的设计理念是批判现实主义?”

    “老师,您说得都对,但又不完全对。”秦朗立刻接话,笑容倒显得有些高深莫测,

    “艺术的魅力就在于它的多义性。

    我们更希望将解读权交给观众,让每个人从中看到不同的‘回响’。”

    这话说得,简直是滴水不漏,充满了“虽然我也不知道我在说啥但感觉很厉害”的气息。

本文网址:http://www.lazytxt.top:8081/xs/143/143361/6064147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lazytxt.top:8081/143/143361/60641471.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