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一刀两断

推荐阅读:社恐我装的,凶手我追的从小媳妇要传宗接代开始全民船娘:我的船娘全是BUG级!大佬十代单传,我为他一胎生四宝和前女友分手后!天降京都大小姐剑道仙宗睡觉就能升级,我成至尊懒鸟开局流放:从罪囚营杀到天下之主太虚剑主!和离后,矜贵夫君跪求我原谅

    又怎会跟你这种卑鄙无耻之徒同流合污!”

    他一边说一边仰天哀叹,露出极度失望的神情,连连摇头道:“谁能想到啊,这么些年,

    我竟然还认你做兄弟。

    真是走眼了!

    你也别再啰嗦了。

    今天起,我就跟你一刀两断,绝不再交往!从今往后,形同陌路!

    你滚,我不想再看见你!”话音刚落,

    李景隆毫不迟疑地撕下一块衣袖,扔在地上。

    随即果断转身。

    他义正辞严的姿态,俨然是个心怀天下、疾恶如仇的翩翩君子!见到这出戏,

    朱政忍不住暗暗惊叹:好一个善变的人才啊!

    这翻脸的速度、果断程度以及表演功底,可都称得上顶级水准。

    也难怪能把那愣头青朱允炆骗得团团转了。

    另一边的李鸾,则被李景隆的表现刺激得差点昏过去!他脸色青得发黑,浑身抖个不停。

    伸出手指着李景隆的背影,憋了半天才咬牙切齿道:“好啊,李景隆,你高尚,你是个人物!

    我李鸾算我看错了人,确实高攀不起你!

    不过,你小心点,千万别以后追悔莫及!告辞了!”

    说完,

    李鸾也不再多言,恶狠狠扫了一眼旁边看热闹的朱政后,转身愤恨而去。

    他知道,因为刚才李景隆的一番做派,

    今天的九曲黄河酒是别想到手了!但他心底已暗下决心:

    这事情绝不会就这么结束!李鸾我记住了这笔账!

    房间中,等李鸾离开后。

    李景隆立刻恢复常态。

    之前那一身正气的形象刹那间消失不见,

    随后他快步冲到屏风后面,“噗通”一声跪在老朱面前。

    “臣曹国公李景隆,叩见陛下……陛下万岁万万岁!”

    然而随着他的请安声落下。

    老朱却久久没有任何反应。

    只是静静坐在那里,眼神深邃地注视着李景隆,仿佛在思考什么问题。

    李景隆连大气都不敢喘,

    满心忐忑和不安,在心中暗暗焦急:

    刚才的那套表演是否合格?皇上打算怎么处置自己呢?

    他越想心里越是没底,额角冷汗直流。

    一时间房间里的空气变得无比僵硬,静谧得可怕。

    就在这时,一阵脚步声响起。

    随后朱政缓步走了进来,笑呵呵地喊了一声:“爷爷!”

    “爷、爷爷?”

    趴在地上的李景隆彻底傻眼了——那个他当小商户的小年轻,

    竟然是皇爷的嫡亲孙儿?但不对呀!

    以他的身份背景——皇室贵胄、曹国公世袭之躯,进宫次数多了去了,

    跟宫里的众多皇子王孙都混得很熟络。

    尤其东宫太子朱允炆,

    更是对他推崇备至,对其风采气度十分敬佩。

    他却从未见过眼前这个人!

    “朱政……朱政?难道是那位曾被遗弃的婴儿?”

    李景隆心中默念,猛然间意识到了某些线索,刹那间一切都变得清晰了——原来是他!

    朱政在宫中备受老朱宠爱,哪怕痛打过朱权、以及朱允炆等诸多皇室成员也毫发无损,未受任何惩罚。

    这类事迹李景隆也是略有耳闻,不过当时并未多加留意,也未曾完全相信。

    再者,谁能料到此君竟是这酒楼的老板呢?

    所以,当见到对方面对李鸾的威胁却如此沉着冷静,且信心满满乃至嗤之以鼻的态度时,李景隆彻底震惊了。

    他还一度认为对方是个彻头彻尾的笨蛋,却未曾想到其背后居然站着洪武皇帝!李景隆不由自主地苦笑了起来,怪不得自己一向自认眼力独特,如今看来分明是瞎了眼。

    而此时此刻,老朱完全不理会伏在地上惶恐不安的李景隆,他急忙看向朱政:“麟儿,快来坐下,有没有事?那家伙是否把你吓着了?”话语之中满是关怀之意。

    朱政笑着回答道:“没事的,爷爷你多虑了。

    那只是一出小丑闹剧,我何惧之有呢?”

    “说得对啊,就是个小丑罢了,这话真是贴切!”看见朱政表情淡然自若,老朱内心甚为欣慰,随即眼中闪过一丝寒意冷笑着:

    “李鸾,李善长的小儿子,好得很呀!这下可是给他的父亲争光喽!咱多次强调过,公侯勋贵务必管教好家中子侄仆从,严禁恃势凌人,压迫平民百姓!结果现在看来压根儿没把咱的话放心上!敢在我面前明目张胆地威逼利诱想要抢走人家生意,简直肆无忌惮得很哪!还敢欺负到我孙儿头上来了?简直是胆大包天,以为我们刀钝不成吗?”

    朱元璋话越说越生气,周身充满杀机。

    李鸾行为就已令他极度厌恶,更何况牵连到朱政身上,这一情况正好击中了老朱敏感的神经区域,他已经暗暗将李鸾判了死刑。

    然而,朱元璋并没有立刻命令锦衣卫去缉拿李鸾过来治罪。

    而是转身询问朱政,带着些许考察语气问道:

    “麟儿,你怎么看这个李鸾该接受什么样的处罚?要不要马上派人帮你捉了出去?”

    朱政胸有成竹地笑答:“依我看,不妨暂时装作不知情。”

    “哦?!”

    朱元璋兴趣盎然地继续追问:“讲讲你的具体想法。”

    “爷爷不是教导过我们‘打蛇不死反遭其害’吗?既然要行动,就要做得干干净净。”朱政侃侃而谈:

    “当下李鸾虽说居心叵测打算夺取孙儿我的产业,可终究仅限于口头上的威吓而已,并未真正实施过激行为。

    此时就对他施加重刑恐怕无法让人心服口服!古话讲求‘将欲取之必先予之’。

    据我观察,这位李兄似乎是爱憎分明,一旦有所仇隙定要报复。

    那么不如略施放手给他一些自由和空间,让他自食恶果。

    等到适当的时机一击致命,则无论谁都不会再挑毛病,即使是韩国公也会缄口不言,不知爷爷可否赞同此法?”

    “妙哉!好个策略!”听后朱元璋心情极为愉悦,连连称许点头。

    他岂会是个容易被情绪左右便莽撞行事的人,开国以来历经千辛万苦建立明朝,凭的便是深思熟虑和果断决策的能力呀。

本文网址:http://www.lazytxt.top:8081/xs/143/143320/6062024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lazytxt.top:8081/143/143320/60620244.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