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人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开局割据一个州! > 第112章 朱厚熜:记住,能让百姓吃饱饭的,才是祖宗真正的规矩!

第112章 朱厚熜:记住,能让百姓吃饱饭的,才是祖宗真正的规矩!

推荐阅读:一千零一个诡异夜重生到60年代被过继叶罗丽:遁后所有人穷追不舍仙界消失:诸仙恐慌杀穿万界不好啦大佬们又在装柔弱白莲青春莫流意外中奖后,爱情也跟着来了宝可梦:从真新镇开始让你重生当辅助,没让你当主角啊九天太清宫

    “就连往年贫瘠的山西,冬小麦产量也比去岁激增两成!”

    他抬手抹了把额角的汗珠,将泛黄的户籍册铺陈在御案:

    \"自摊丁入亩、兴修水利以来,流民复业者逾百万,各地粮仓皆堆至仓顶!”

    “连往年需漕运接济的陕西,今岁都有余粮三十万石待售!\"

    朱厚熜的指尖重重按在舆图上的粮仓标记处,仿佛能透过宣纸触摸到堆积如山的粮垛。

    记忆突然翻涌刚刚穿越过来的隆冬。

    他曾见过冻毙在城下的老妪,百姓易子而食……

    而此刻,钱有庆展开的捷报里,字字句句皆是丰年盛景。

    苏州府新筑的粮仓用上等楠木搭建。

    扬州漕船满载的不再是赈灾粮,而是运往北方的丝绸茶叶。

    \"陛下,更有奇事!\"

    钱有庆压低声音,从袖中掏出一卷画轴:

    \"山东布政使命人绘了《丰年行乐图》,百姓在打谷场载歌载舞,孩童捧着白米团子嬉笑,老叟醉卧谷堆旁\"

    画中,穿着粗布麻衣的农人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

    晒谷场的竹匾里,金黄的稻谷堆成小山。

    远处炊烟袅袅升起,好一幅太平盛世的画卷。

    殿外的风雪突然变得温柔起来。

    那些曾激烈反对变法的清流们,此刻面面相觑,脸色比檐角的残雪还要苍白。

    都察院御史张俜捏着谏章的手微微发抖,纸上\"变法祸国\"的墨迹被冷汗晕开?

    翰林院编修王夫子望着御案上堆积的丰收奏疏。

    终究将到嘴边的反驳咽了回去。

    朱厚熜缓缓起身,走到殿前石阶。

    雪不知何时停了,京城万家灯火渐次亮起。

    飘来阵阵新麦馒头的香气。

    他想起推行青苗法时,多少官员暗中抵制。

    疏浚运河,黄河时,又有多少人上书阻拦。

    而如今,这些努力终于化作百姓粮仓里的稻米。

    化作孩童手中的热食,化作天下无饥民的盛世图景。

    \"传朕旨意。\"

    着礼部祭天,告慰列祖列宗;开仓放粮,赈济邻邦!”

    “凡在变法中兴修水利、劝课农桑的官员,皆可升迁!\"

    朱厚熜转身看向阶下群臣。

    目光扫过钱有庆通红的面庞、杨一清欣慰的笑意。

    最后落在那些低垂着头的清流身上:

    \"记住,能让百姓吃饱饭的,才是祖宗真正的规矩!\"

    ……

    宣政殿内。

    朱厚熜盯着舆图上交趾与鞑靼,女真盘踞的疆域。

    \"陛下,漕运衙门已备好千艘粮船。\"钱有庆的声音打断了朱厚熜的思绪。

    \"江南新收的稻米,可分三路运往九边重镇。”

    “徐州粮仓作为枢纽,可囤积百万石粮食,足够二十万大军三月之需。\"

    首辅杨廷和展开一卷羊皮地图,上面用朱砂标满密密麻麻的标记:

    \"交趾地处湿热,冬季瘴气稍歇,正是用兵良机。

    “臣已命广西总兵暗中集结五万精兵,只待粮草一到,便可直取升龙府。至于女真\"

    他顿了顿,手指移向东北方向:

    \"奴儿干都司的将士们已在结冰的松花江畔打造战船,待来年开春,水陆并进。\"

    朱厚熜微微颔首,目光转向窗外纷飞的大雪。

    这场雪,或许正是天赐良机。

    交趾的叛军在冬日必定放松警惕,而女真部落也会因严寒龟缩在营帐之中。

    \"传旨!”

    “命工部连夜打造三万副棉衣,务必在十日内送往广西前线。”

    “再令锦衣卫密切监视交趾的动向,但凡有异动,立刻奏报。\"

    又转头对钱有庆道:\"粮食转运事关重大,沿途增设驿站,每百里设一粮库。”

    “若有贪污克扣者,斩无赦!\"

    群臣见朱厚熜如此雷厉风行,心中暗自赞叹。

    他们深知,这场战争不仅是领土的扩张,更是变法成果的试金石。

    ……

    当夜,京城的漕运码头灯火通明。

    满载粮食的船只一艘接一艘驶出港口,船头的灯笼在风雪中摇曳。

    岸边,交趾俘虏们在明军的监视下搬运粮袋。

    他们低声咒骂着寒冷,却不知,一场灭顶之灾正悄然逼近自己的故土。

    与此同时,海西,野人女真还沉浸在冬日的安逸之中。

    他们围着火堆烤肉饮酒,丝毫没有察觉,大明的军队已经在松花江畔厉兵秣马。

    只等冰雪消融的那一刻,便会如猛虎下山般扑来。

    ……

    而在紫禁城的书房里,朱厚熜仍在彻夜谋划。

    他看着舆图上的每一处细节,计算着粮草的供应、军队的调动。

    甚至连战后的治理都已在心中勾勒出蓝图。

    这几场战争,他志在必得。

    烛火在蟠龙纹烛台上明明灭灭。

    朱厚熜的目光却始终钉在舆图上纵横交错的黄河水纹处。

    当鎏金托盘叩在黄花梨书案的脆响惊破寂静,他才发现窗外月色已浸透雕花木棂。

    \"陛下,高丽使团今晨刚抵应天府。”

    太监佝偻着腰,托盘里的玉牌泛着温润的光。

    最末那枚嵌着东珠的玉牌尤其夺目,

    \"这位金氏公主年方二八,据说是高丽王最宠爱的幺女。\"

    朱厚熜指尖摩挲着玉牌边缘的缠枝纹,忽然想起三日前兵部奏折里提到的高丽局势。

    北风裹挟的湿气似已漫进养心殿。

    他望着舆图上隔海相望的疆域,那里是进攻两大女真的咽喉要道。

    而高丽的粮草补给或许能成为扭转战局的关键。

    寝殿里垂落的鲛绡帐幔浮动着沉水香,金氏公主跪坐在波斯绒毯上,发间步摇随着颤抖的肩线轻晃。

    当明黄衣角掠过眼前时,她抬眸望见帝王。

    \"陛下,臣妾自幼习汉礼……\"

    她刻意放缓的汉语里带着海盐的味道。

    \"曾临摹过陛下御笔亲书的《敬一箴》。\"

    朱厚熜解开盘扣动动作微顿。

    案头那卷《敬一箴》是他上月才赐给内阁的训诫。

    指尖拂过她后颈细腻的肌肤,他忽然想起舆图上那些尚未标注的港口。

    或许该让李东阳命工匠绘制新的海图了。

    金氏公主枕着龙纹锦被,望着帐顶金线绣的五爪金龙。

    朱厚熜上了龙床,直接把金氏公主搂进怀里。

本文网址:http://www.lazytxt.top:8081/xs/143/143131/6049233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lazytxt.top:8081/143/143131/60492336.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