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有所预料

推荐阅读:六十年代,开局就要我娶媳妇恶雌娇又软,众兽夫轮流跪求我宠双修夜,天书说它附错身了?我不是小混混之三人行欢迎来到枉死城黑欲人生阿姨别动,您女儿还欠我高利贷呢为了英雄老婆,成为邪恶大反派金丹重生,校花却要悔婚长生从仙武同修开始

    两人的身影重重,时而近身肉搏,时而远距离对攻,每一次交锋都惊心动魄。周围的空气似乎也被他们的气势所感染,变得紧张起来。

    胡轩向前一步想去劝架,容胥却拦住了他,摇摇头。

    洛晟准确地击中了卫凌横的下巴,卫凌横的腿亦踢在对方的膝盖上,算是两败俱伤、不分胜负。

    洛晟只被激得退后半步,好似不会感到痛,怒道:“你个狼心狗肺的东西,阿元和冯冼交手的时候你在哪?!”若不是卫凌横失责,或许阿元就不会被引至崖边。

    “我是得殿下之命,去救那些妇女孩童了!”卫凌横挡住他的攻击,继续说:“殿下的死是意外,或许也是必然!是她只带上我这一队人马上山,其余所有人留下来对付那群皇宫里的上位者和禁卫军!

    冯冼大肆杀捕孩童,殿下愧疚在心,便要我带兵去救,或许她早就做好了只一个人带着数百兵对付冯冼及护卫队的准备!”

    他也万没想到家门被破的冯冼,没有选择在宫中自尽或带着剩下兵力奋起反抗,而是在这后山设了一局,让殿下同他陪葬。

    其实,如果众人能早点识破,就不会落得这般结局了。

    但哪有什么如果。

    卫凌横的拳头握紧了又松,松了又握。洛晟却再没有心思同他打架了。

    盛启的大雪下了三天三夜,冰冻的冷空气却不及洛晟的心凉。

    他想起一年前,菩山上的篝火边,长芸说

    「晟,若我身死,你会如何?

    我只是假设,你给我个答复」

    她就好像预料到今日这一般。

    巨大的悲痛迟钝地涌生而来,但迅速地,又被自己欺压下去。

    他的手里紧紧攥着一块红玉扳指,那是阿元松手之际被扯落的。

    “狐玖、容胥、胡轩,你们带队分开搜索,我生要见人,死要……见尸。”洛晟颤着声音,说下最后两个字,拾起地上的剑就要离开。

    就在洛晟想起身之际,忽然双腿一软,将要摔倒,他用长剑往地上一拄,勉强撑了会,眸瞳灰暗,却终是重摔在了地上。

    “大王——” 胡轩他们瞧见,吓得脸上毫无血色,连忙跑过去。

    …

    …

    三日后,

    苍芸帝与盛启王齐坠山崖、尸骨无存的巨大阴霾久久笼罩在芸神皇城的上空。

    金銮殿,朝堂内。

    两岁大的宗政灼华像个小大人般,在金殿的上方正襟危坐。

    但见她穿着一袭玄黑深衣,相称肤色更加白净,深黑的瞳孔下透着些许蓝色,天生上挑的眼尾此时却耷拉了些,恹然地紧抿下唇。

    朝下众臣亦悄声无言,像是被困在这一方昏沉压抑的天地。

    前一天,前线的传令兵奔赶而来,将苍芸帝身死沙场的噩耗传到了宫内。

    消息一出,天下哗然,众人惊变。

    一时之间芸神国上下 群龙无首、纷乱无序。

    所以今日,有众多大臣签字上书,请朝廷以大局为重,推举宗政灼华为帝,稳固国家。

    “臣认为,小殿下既是先帝唯一的遗珠,便该早日登基,安民心,保社稷。切莫让先帝付出血与命构筑的巍巍山河埋下隐患。”国子监祭酒严子渊走前一步,第一个打破僵局。

    “不可,殿下如今尚还年幼,且芸神五百年建国史,没有哪位帝王登基是小于十岁的。”太仆寺卿薛狄,也就是薛家旁系的人,站出来提出反对。

    “可让辅政大臣辅助处理政务也。事已至此,若要墨守成规,如何能稳社稷、成大业?”崎亲王微抬玉板,不咸不淡地瞥了薛狄一眼。

    “主意虽好,但这辅政大臣由谁担任呢?朝中怕是除了两年前告老还乡的薛右相,没人有能力担此重任?”微生泠淡声道,以她先帝钦定的右相身份,压制住了朝内某些蠢蠢欲动的人心。

    崎亲王及其他党羽霎时被噎得说不出话来。

    两年前,自从微生泠连跨两阶,拜为丞相后,一身与其清婉外貌毫不联系的凌厉手段尽施。

    强监督、察地方、打贪官、治郡县。光是被她成功搜缴的官员就有数百家。真是凭着一己之力,立即在朝廷立下了建树与威严。

    故微生泠说出今时在朝者,无人有资格担辅政大臣一职的话来时,亦无人敢反驳。

    目前看来,这朝中大多数臣子是站在自己的利益点上,以公事为由说着对自己有利的词话。为此,微生泠心中义愤填膺、百感交织,替长芸的死感到不值。

    先帝为国而死,臣子却趁乱想捞利益,什么两岁幼帝登基、设立辅政大臣,都不过是个幌子。

    对此,严子渊似并不在意事情被微生泠看透,只是转眼望向父亲严於,想要他出面替他说两句。

    严於感受到自己的小儿子投来的目光,却始终目不斜视,只板正看向前方,似是立场中立,不抗拒亦不赞成。

    从头到尾,左相楚穆都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心中似乎早有定论。

    迎着众人的目光,珠帘后的薛太贵妃揉了揉太阳穴,自失去女儿,一夜哀哭后,整个人的精神都憔悴了不少。

    她沉声道:“你们的提议,本宫都已知晓,登基之事,容本宫与小殿下再商议几日,再做定论。”

    “退朝罢。”薛太贵妃说,牵着朝她轻步走来的宗政灼华,便走下身后玉阶。

    身后是万臣跪地,齐道恭送的声音,薛太贵妃却感受不到半分快乐,相反是无尽的疲惫与不堪。

    以至于薛太贵妃低头看着宗政灼华时,一张倾国之容亦沾染上几分悯然。

    这么小的一个孩子,如何能担得起这国家大任?她的丈夫,她的女儿,相继而亡。偌大的芸神山河,为何就这般残忍地留给了这个刚满两岁的女孩?

    “外祖母,你怎么哭了?”宗政灼华低喃道,轻扯薛灵毓的衣袖。

    薛太贵妃微笑,又很快地抹去眼泪,弯腰就将宗政灼华抱起,轻声道:“外祖母没事。”

    她哪里不知宗政灼华虽小,将来却是要担大任的,她不该当她是一个普通的孩子而抱起她。

    但不知为何,看着宗政灼华,她就不由得会想起元沄,想起那个她极少关爱,甚至时常苛责的女儿。

    元沄小时候算不得听话,甚至调皮而倔犟,为此,她抱女儿的次数都很少。更是为了让女儿提前锻炼,走行武之路,将年仅三岁,本该在温室长大的她丢去陌生而艰苦的军营。

    许是她这个母亲将一切事情做得如此决绝,才会让元沄从小就对自己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一次次的带兵,亲征陆国、盛启,最终,再也回不来了。

    原来,一切的果,都是有因的。

    薛灵毓抱着宗政灼华缓步向前走去,昏黄落日下,萧索的影子被拉得好长,好长。

    …

    …

    夜晚,华灯初上,景澜殿内。

    宝顶上悬着的夜明珠,似明月的华光,熠熠耀目。

    古色屏风前,卫澜姬正蹲低身子,拿着一块干净的白色毛巾,仔细地为宗政灼华擦脸。

    “朝堂上还说了些什么吗?”卫澜姬漫不经心地问。

    宗政灼华的一双冰色美眸转了半周,才道:“崎亲王提议立下辅政大臣为我辅政。但泠姨反对,说辅政大臣一职只能由外曾祖父担任,但外曾祖父已然退隐,所以朝中无人配做辅政大臣。”

    卫澜姬听罢,不禁嗤笑一声。

    “父亲笑什么?”宗政灼华问。

    卫澜姬摇摇头,不再言语。

    这时一阵脚步轻声走来,是顾裕。

    他微微躬身道:“澜妃,门外卫鹰求见。”

本文网址:http://www.lazytxt.top:8081/xs/141/141273/5978491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lazytxt.top:8081/141/141273/59784918.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